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资本市场造假的“黑天鹅”层出不穷,固然是缘于资本市场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如果我们细数中国A股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财务造假上市公司,若以行业来分析上市公司造假发生的频率,我们会发现,农业股似乎是一枝独秀,而且其每一个造假案例都堪称资本市场的经典。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被曝光,众多投资人、股民、债权人等蒙受巨大损失。人们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财务造假的动机和惯用手法,以及如何识别财务造假越来越关注。文章从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入手,分析了其主要的惯用手法,进而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来防范财务造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近年来出现的琼民源的造假、蓝田股份的欺诈、银广夏的虚幻神话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因此,深入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失真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对广大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对市场监管提出迫切要求。本文介绍了万福生科造假的过程,着重分析财务造假的手段,并借此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加强市场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声誉数据库:防范造假行为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资本市场交易的复杂性以及法律自身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法律在许多情况下对造假行为的惩罚显得无能为力。早期商业贸易发展史表明,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对手对造假者的惩罚是维持交易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对手实施惩罚的前提是有一个有效的声誉传播通道。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上市公司信誉数据库和信用评价系统,使造假者的行为在广大投资者中间广而告之,并形成长期的市场“记忆”,造假者就会付出长期的连续不断的成本。这种依靠交易对手实施的惩罚是治理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建立和运作这样的数据库,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相似文献   

6.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财务造假中,各方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了造假的发生。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是我国近年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文章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万福生科案中会计、管理层、审计等各方人员在造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各方人员提出建议,以期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日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从未停息,欣泰电气财务造假事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就是一个典型。文章从该事件背景出发,分析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手段,包括虚减应收账款、不及时披露关联方资金使用事项和虚增利润,再分析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和其他影响因素,最后得到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造假第一案"的处罚出炉,人们心中的疑惑却更多--创业板的泡沫究竟有多大?欺诈发行的垃圾股怎么就不能退市?该退市却不退市,甚至是退不了市,这样的上市公司被股民称之为"不死鸟"。其实"不死鸟"这个概念对于普通投资者并不陌生,尤其是万福生科案处罚结果公布出来之后,这个概念变得更加熟悉。造假股的"不死之躯"被中国证监会称为"创业板造假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采取多种形式手段进行会计造假,愈演愈烈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已给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治理会计信息造假.  相似文献   

10.
李敏 《特区经济》2007,(3):126-127
会计信息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1993~2002年因会计造假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25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年报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筛选出能够揭示企业会计造假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将之总结归纳,借此为防范会计造假而建立指标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作为一种监管手段,是通过外部审计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扎上一道篱笆。但造假事件表明,注册会计师不仅未能起到审计的作用,还为上市公司造假助纣为虐。既然事后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事前的制度安排,理顺审计关系,促使注册会计师忠实履行独立的审计责任,并扼制上市公司造假冲动。那么,能否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呢?我们来构建这样一套制度:设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保险。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会计监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的财务会计报告已成为企业价值的综合反映,其真实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但目前企业会计报告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从美国的安然造假事件到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造假案件,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市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本的风险与安全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我们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人们抱怨政府干预过多、信息披露不透明、“一股独大”、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恶性炒作等等,不一而足。究其缘由,在于我们对资本...  相似文献   

14.
资本的风险与安全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我们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人们抱怨政府干预过多、信息披露不透明、“一股独大”、上市公司质量低下、恶性炒作等等,不一而足。究其缘由,在于我们对资本...……  相似文献   

15.
披露失真的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近年来出现的琼民源的造假、蓝田股份的欺诈、银广夏的虚幻神话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因此,深入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失真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在业界经常发生,而内部控制对于制约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案例分析法、财务报表法等途径研究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同时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并从内部控制角度为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鹂 《辽宁经济》2007,(9):92-92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际间投资、筹资和贸易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可是,近年来大量的会计造假案件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影响业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因此,挖掘会计造假的诱因及动机,研究会计造假的客观环境,探讨制止会计造假的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殷红 《新疆财经》2003,(4):74-75
近几年,我国以银广夏为代表的一批上市公司造假案导致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与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欺诈的行为也必须结合与其相联系的各方主体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宋昊昱 《辽宁经济》2006,(5):125-125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造假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的失误,还会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甚至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失真的会计信息在不断地困扰着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并以万福生科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环境与动机,提出了防范与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对策。要加快立法进度,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环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公司内部审计与独立第三方的审计监管力度,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证监会要加强监管力度及处罚力度,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