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两年来,我国银行的流动性过剩极大地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邓黎阳  王勇 《金融论坛》2008,13(1):3-10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中日益突现的新问题.出现于中国这样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与传统经济理论描述的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大不相同.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商品供不应求下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也不是资本要素的过剩,而是具有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层面的摩擦型的流动性过剩.其形成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以及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匹配.解决当前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有赖于实体经济非均衡的化解,更有赖于金融体系功能的优化.而实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优化其金融功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应是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一个现实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有着国际传导的效应,国际流动性的过剩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国内的流动性,进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引致通货膨胀.笔者将会从国际流动性过剩对国内流动性的传导机制和途径两个角度来阐述国际流动性过剩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形成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2007年资本市场的繁荣也突显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流动性过剩目前在中国可能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对于实施宏观调控的中央银行来说,调控的对象应该是全社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监管部门和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谈论流动性过剩.寻找流动性过剩的原因.2007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只有积极治理.才能够缚住流动性过剩这条大龙。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了.流动性过剩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货币供应量过多了.如果用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流动性.统计显示.2006年的广义货币达到了  相似文献   

8.
就宏观和整体而言,近两年,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就区域和流动性类别而言,流动性过剩问题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有必要对货币流动性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不一致性进行区域分析,以便在货币当局的流动性管理中有所区别,实现流动性过剩的破解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个问题:流动性过剩是一个伪问题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与外延的伪问题 近年来学界、从业者热议所谓"流动性过剩"问题,并用所谓"流动性过剩"作为中国通货膨胀、股市甚至经济变化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年中,股市和楼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专家、学者们纷纷对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解释.很多人都认为,目前经济的火热根本原因在于流动性过剩.一般读者对流动性过剩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导致对问题的分析出现障碍.本文从解释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出发,揭示了流动性过剩的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内需不足,直接原因是"双顺差",为了消除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还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从源头上治理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流通体系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政府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不是流动性能力的过剩,是流动性资产的过剩,说明商业银行贷款过程受阻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受阻.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银行业不良资产攀升、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和央行冲销过剩流动性的成本上升以及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等将会加大政府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应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规范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准备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发现和判断流动性过剩的时候,主要依据的标准是价格体系,也就是说,流动性过剩或流动性不足,首先反映在价格体系上.一般来讲,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价格体系全面上涨,但是价格体系上涨,对于不同的价格来讲有不同的后果.价格体系通常分成三大类:第一,消费品价格,也就是我们讲的物价.如果流动性过剩反映为消费者价格上涨太快时,人们就担心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6.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两个突出现象.本文首先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然后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流动性问题是我国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界更多的是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于流动性过剩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而流动性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界也没有很好的结论.对于过剩的判断属于规范研究,而本文将从流动性本义出发,分析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货币供应量超过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数,从本质上看流动性过剩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来分析流动性过剩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后又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和企业产能过剩的表现及成因入手,对"双过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阐明了产能过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双过剩"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景德镇市流动性过剩形成机制不同予全国性流动性过剩,主要原因在于现金净回笼成为发迭地区向欠发迭地区进行流动性过剩输出的重要渠道.根据流动性过刺跨地区流动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尤其强调治理流动性过刺既要加强总量调控,还应充分发挥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