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信息产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信息产权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产出及分配的一组权利束,包括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只有让企业内部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会计信息产权,才能有效激励和监督相关利益主体,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具有不同的产权属性,并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会计信息是一种“私人产品”,会计信息向使用者传递的过程是产权交易的过程。实施对会计信息产权的有力保护,为会计信息的产权交易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提高会计信息供求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产权制度不清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楚,强调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同时,作为企业产权最终所有者的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受到削弱,而代表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监督机构却未能建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受害对象不明确,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高健 《城市问题》2012,(4):95-100
以制度变迁、产权和公共品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权结构变革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并指出这种制度变迁在客观上解决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期以来的供给不足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结合,会计信息依附于企业而存在,企业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实质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间对会计信息的博弈。由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因会计信息供求而产生冲突,解决该冲突必然要求明确双方对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产权交易费用的存在,奠定了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基础,这种博弈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管制和伦理道德产生,缓冲其负外部性效应。契约关系、管制、伦理道德,对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有一定的功效,但要使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达到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均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运用于分配企业剩余索取权,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形成对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以剩余索取权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从理论上探寻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和可能途径,以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7.
会计作为对产权价值进行计量和记录的技术体系.其变迁是由知识积累和产权博弈两个因素决定的。知识积累是会计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但会计制度的变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产权博弈设定了会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产权博弈实际上成为会计知识积累的一个筛选机制.决定了会计制度的变迁。本文就知识积累、产权博弈与会计制度的变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人力资本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产权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功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产权激励和约束是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运用现代产权理论设计一套科学的产权架构,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的特征后,把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引入人力资本产权制度设计,提出了实现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和约束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来揭示其变迁的根本动力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同时,产权制度的每次变革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还揭示了人力资本产权从无到有的运动轨迹,并且与非人力资本产权有统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分享制"是一种产权分散分布于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制度安排,是一种有别于支薪制(资本独享制)和劳动独享制的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