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资产,其会计处理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在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围绕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展开了详实地阐述。  相似文献   

2.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带有投资性质的非金融资产,其确认和计量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了该领域。该文就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及处置涉及到当期损益和资本公积的变动,笔者对其中的处理存在异议,并针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的相互转换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行,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一项资产列报,并允许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的同时,又形成了企业采用成本模式作为后续计量基准模式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单独的一项准则来规范,并在该准则中适当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价值,但同时存在可能增加税负、加大利润波动幅度、加剧净利润与现金流背离程度等负面影响,并且准则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规定比较严格;最后,针对投资性房地产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及信息披露不够充分、规范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制定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范披露、加强监管、引入第三方房地产专业评估机构等相关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晓阳 《商》2013,(24):139-139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理念的转变,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中,房地产资产已作为非常普遍的一种投资手段。近些年来,这种投资行为也逐渐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流行开来,甚至成为了企业的一些新经济增长点。为了顺应经济发展方向,本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原则,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第3号准则《投资性房地产》。这项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以及计量,并且第一次在对该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企业仍需解决很多投资性房地产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二)新准则重点难点说明1.关于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1)新准则选用的计量模式特点。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继计量有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与允许用于某些非金融资产的价值重估模式不同。在价值重估模式下,账面金额超出按成本计量的部分应确认为重估盈余。但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的所有变动都应确认为损益)。公允价值模式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公允价值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难点,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容易被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新准则并没有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企业应于会计期末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企业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公允价值计量,该计量模式的重新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长期股权投资等方面对照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7月《企业会计准则——第39公允价值计量》全面推广实施,推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运用也得到了较大的推动。据此,以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准则实施后实务中的具体表现,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现状做出初步总结,归纳了公允价值计量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促进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这一模式的采用将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业绩。此前普遍预计地产企业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然而2007年的中报显示绝大部分企业仍然使用成本模式。从六个角度分析企业仍然坚持使用成本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1)
文章开始阐述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要求以及分析了公允价值模式的特点及先进性,认为公允价值模式更适合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并结合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现状和准则要求,剖析了其在实践中遇到的瓶颈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已是渐次流行起来。为与实务密切衔接起来,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原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在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性房地产中采用新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能通过"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反映出投资性房地产市价与账面价值的变动情况,但会使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更加容易。应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的操作环境,上市公司需慎重选择计量模式,保障公允价值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既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有利于防止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滥用。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个全新资产构成要素,企业应如何确认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再次重启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多项具体准则中谨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发生了变动,在账务处理时应注意改进。  相似文献   

16.
方娟 《北方经贸》2014,(5):155-155
《新企业会计准则》,再次重启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多项具体准则中谨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发生了变动,在账务处理时应注意改进。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准则》,再次重启公允价值计量,并在多项具体准则中谨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发生了变动,在账务处理时应注意改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转换和处置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借鉴金融工具有关准则完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模式转换问题,在处置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时区别转换前资产性质,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入有关科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第一次颁布了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以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中进行选择应用。时至今日,公允价值模式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现状如何呢?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模式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对推进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得林 《商业会计》2006,(12):15-16
(1)新准则选用的计最模式特点。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继计量有两种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与允许用于某些非金融资产的价值重估模式不同。在价值重估模式下,账面金额超出按成本计量的部分应确认为重估盈余。但是,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公允价值的所有变动都应确认为损益)。公允价值模式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特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取得的,但考虑到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还不够高,公允价值的确认仍然是一个难点,在现阶段的实务操作中容易被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新准则并没有完全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