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林市有21个乡(镇),381个村,总人口122万,其中农业人口111万,总面积409万亩,其中耕地90万亩.1986年种粮60.7万亩,产粮7.36亿斤,比上年增产6.94%,多种经营19.18万亩,收入26000万元,其中香蕉55883亩,是全国星火计划项目.红碎茶是全国生产基地.柑桔、春烟、青皮麻是自治区生产基地.去年全市工业产值(包括市、乡两级)2539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6573万元.因此,人们把多种经营收入、乡镇企业收入、工业总收入称为三个两亿六.去年全市人均收入383.04元,比增41.33元.乡镇企业总数27248个,就业人员10.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力的22%,其中乡办产值4519万元,占总收入17%,村办产值4803万元,占总收入18.1%,户及联户办收入17251万元,占总收入的64.9%.乡镇企业去年上交税金1356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全年盈利2126万元,全市超100万元产值的乡镇企业有35个.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村58个.有十大行业,即:建材,采矿、食品加工、造纸炮竹、五金、成衣、运输、商业、建筑、修理等.已初步形成的专业市场有: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广西经济起飞的重要一翼根据耀邦同志关于五个自治区中,广西经济要先翻身的指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使广西经济翻身的主要一个方面来抓.广西乡镇企业起步晚,尚在初创阶段,有些山区、边远地区尚未起步.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广西乡镇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势头,已成为广西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农村经济总体性的“转型”,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据统计资料表明,广西乡镇企业1984年总收入达149537万元,比1979年增长66%,其中乡镇工业企业总收入,由1979年的31876万元增加到1984年的64705万元,相当于1952年全自治区轻工业的总产值.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广西工业布局,成为广西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翼.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广西财政收入,从1980年到1984年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达23179万元.1984年,广西乡镇企业共拥有固定资产(净值)52126万元;平均每个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由1979年的1.05万元增加到2.03万元.乡镇企业就业人员1984年达497425人.  相似文献   

3.
概况浦北县地处桂南,辖属14个乡镇,耕地面积44万亩,农业人口59万。该县根据所处的山区型经济特点,采取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企业“四轮并转”发展乡镇企业。一九八七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18657个(含村、户、联办企业,下同),从业人数达78461人,分别比一九八二年增长44倍和2.8倍;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7792.64万元,  相似文献   

4.
1987年,南宁市乡镇企业总收入突破三亿三千万元大关,全辖两县一郊的乡镇企业总收入分别超亿元,比1984年乡镇企业总收入增加了24811.2万元,三年翻了三番;提前三年实现了市政府要求在1990年南宁市乡镇企业总收入突破三个亿的计划目标。过去,南宁市所辖的武鸣、邕宁和郊区的乡镇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发展慢、效益差。198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仅有8,268万元,经济较发达的郊区,乡镇企业总收入也才是3,731万元。后来,市农行领导通过随市政府考察团到江苏、南京等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找到了南宁市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两县一郊缺乏骨干企业。二是不能很好地综合利用本地资源,乡镇企业产品大都是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低和技术力量不足。四是银行贷款“撒胡椒面”不抓重点企业,存在着怕承担风险的保守思想。为了改变南宁乡镇企业的落后状况,市农行根据上级行提出的“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对南宁市的乡镇企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确定了南宁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应以水泥、冶炼、砖业、加工、淀粉为主要支持项目。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乡镇企业利润分配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本市1984年乡镇企业利润分配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是去密云、怀柔两县做了典型调查,并走访了市乡镇企业局、市农业银行。一、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984年末北京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4,274个,从业人员7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相当全市职工总数373.5万人的20%。企业总收入37.6亿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63.4%,比1983年增长41.1%,相当农业总产值33.5亿元的112%。总利润为5.5亿元,比1983年增加37.3%。固定资产原值已达15亿元,净值11.7亿元。交纳税金3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总额30.45亿的9.85%。  相似文献   

6.
随着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的日趋完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南宁地区乡镇企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户办企业(包括联户办企业、下同),发展很快.这类户办企业,已成为我地区现阶段乡镇企业结构的重要层次.因此,农村金融部门如何更好地支持发展户办企业,已经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户办企业适应当前农村商品生产的多样性,分散性和季节性,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层次,应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经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以后,我地区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派兴旺发达的新局面.停滞了两年多的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户办企业亦随之蓬勃兴起,据地区企业局统计,一九八四年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到37759个,总收入达17820万元.其中:户办和联户办企业35475个,收入10584万元,分别占企业总个数和总收入的93.95%和59.4%;到今年七月底统计,全地区户办企业收入达13285万元,占乡镇企业总收入的78.3%.就我  相似文献   

7.
“七五”期间,南宁市农行和市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的有关政策,从资金、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上积极扶持南宁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到1990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6.3亿元,比1985年增长4倍多,提前三年实现了市政府要求在“七五”期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三亿元的计划目标。目前,南宁市乡镇企业总收入已经超过全市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以其不可替代的位置,成为南宁市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柳州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状况及其评价我地区乡镇企业从1976年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据1979年到1983年的资料统计,为国家提供1291万元税收,企业在积累资金中用于扩大本身再生产1955万元,用于购买各种农业机械232万元,用于农田基本建设135万元,用于支援穷队搞扩大再生产162万元,用于集体福利(建电影院,扩建医院、校舍、文化站等)249万元.近年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查和整顿,到1983年底,全地区乡镇企业和1979年相比,出现“四减一增”.所谓“四减”,一是企业单位数由1979年的3197个到1983年的1800个,减少1397个,其中公社企业减少178个,大队企业减少1219个.二是企业从业人员由1979年的64305人减少到1983年的36706人,减少27599人,其中公社企业减少9491人,占34.38%,大队企业减少18108人,占65.61%.三是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由1979年的5709.4万元减少到1983年的3981.6万元,减少1727.8万元,其中拖拉机报废占65%以上.四是企业年度实现的利润由1979年的1034.91万元下降到1983年的745.6万元,下降了289.31万元.所谓“一增”,是企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6613.11万元增加到1983年的7718.17万元,增加了1105.06万元.总收入增加,利润反而减少,是由于税收增加,83年比79年增加税收249.31万元.其次是企业承包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玉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到1986年,全地区乡镇企业总数已达122918个(含联营个体企业,下同),从业人数42580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1.03%,17.13%;总收入12.7亿元,实现利润9024万元,上交国家税金49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34%,25.05%,28.49%.全地区八个县(市)的总收入均逾亿元,其中玉林市和平南县超二亿元.可以认为,玉林地区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农村生产力系统,它的发展初步启动了该地区农村内部经济潜力,成为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今后应当沿着什么样的路子推进,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象州县乡镇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开发矿产、林果、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了一定成效。1992年全县有乡镇企业9339个,比1991年增加1953个;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4215万元,比1991年增长61.09%;上缴税金956万元,比1991年增长39.56%;实现利润1442万元,比1991年增加473万元,增长48.81%,乡镇企业已成为象州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象州县乡镇企业发展仍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28个省、市、自治区统计,1983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超过1亿元的县已达209个;其中总收入超过5亿元以上的有19个县,分布在工业发达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4个省市.总收入最高的是江苏无锡县,高达12.8亿多元.总收入超过1,000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钦州地区乡镇企业通过调整和整顿,得到稳步发展,同1982年比较:1983年全地区乡镇企业总收入23345万元,增长17.5%。除交通运输业收入略减外,其余行业企业的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农业企业收入增长1.7%;工业企业收入增长13.2%;建筑企业收入增长30.5%;其他企业收入增长36.1%,乡镇企业总收入超百万元的公社由57个增加到61个,超千万元的公社由1个增加到3个,盛余企业3037个,占企业总数的93.2%,盈余金额1015万元;亏损企业222个,占企业总数6.8%,亏损金额195万元,减少26.3%;全年缴纳税金1521万元,增长93.6%;全年平均流动资金周转6.68次,提高1.69次;平均百元收入占用流动资金16.93元,减少3.15元;人均产值2283元,提高12.23%。全地区乡镇企业实现了增收减亏,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怎样使乡镇企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最近,笔者对地处中越边境地区的大新、天等、崇左县发展乡镇企业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一、三县乡镇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大新、天等、崇左县地处桂西中越边境区、大新、崇左县都是广西贫困县,天等县是全国特贫县。这三个县不仅经济贫困,而且乡镇企业发展起步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这三个县掀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热潮。天等县1992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5105万元,比上一年增长34.87%,实现利润增长49.2%。崇左县总收入达6973万元,总产值达6940万元,实现税利938万元,都比前一年番了一番。大新  相似文献   

14.
荔浦县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制定和完善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激励措施,狠抓管理,乡镇企业取得长足发展。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突破5亿元,比上年增长66.02%;上交国家税金1908.9万元,实现利润3100.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02%和67.68%。涌现了一批自治区、地区级的先进企业,荔浦县被自治区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扶绥县发展乡镇企业取得很大成效。截至1993年6月底止,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达16004万元,纯利润839万元,上交税金671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5.5%、194.4%和167.3%。但与发达县相比,绝对值差距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县乡镇企业如何发展,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的扶绥县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教训中探索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生产建设发展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企业生产资金紧张.据三明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测算,一九八六年全市有二十二个新、扩建企业投入固定资产22176万元的二十八个项目,已建成投产,今年计划产值30109万元,需要生产周转资金8568万元;乡镇企业需增加流动资金858万元.仅此两项需增加流动资金9426万元,企业实际只落实964万元,资金缺口8462万元.各专业银行今年新增加临时性周转贷款指标不多,相当大部分资金要靠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解决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七五”期间,南宁市乡镇企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五年间,总收入年均递增39.7%;1990年,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6.8%,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南宁市乡镇企业发展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区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进入“八五”以来,差距又呈拉大的趋势.据统计资料表明:1991年南宁市乡镇企业总收入6.72亿元,虽比上年增长13.31%,但低于全区34.01%的水平,甚至低于百色、河池等老少边山穷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全区13个地市中名列最末位.农民从  相似文献   

18.
在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条件下,我区乡镇企业虽然经受了严竣的考验,生产经营有所增长。但是,具体分析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生产的再发展。主要是企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一是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总产值增长幅度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4.71和14.21个百分点,其中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已降到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全区已有19个县、市出现负增长。二是纯利润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2.45%,但乡、村两级“龙头”企业实现的利润却减少了1369万元,特别是乡级企业利润减少了1282万元,减幅31.68%;三是乡、村办的企业关闭、停产个数增加,至六月末止企业个数比去年减少1688个。四是亏损企业增加,亏损金额增加,据银行统计,有贷款关系的企业中,有852个企业发生亏损,比去年增加143个;企业亏损金额2748万元,比去年增加亏损774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公司恢复于1984年,从1986年开始,全市保险收入平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至1992年底,保险业务总收入达8781.3万元,比1986年增长5.5倍。承保财产金额由30.73亿元增至64.11亿元。保险种类由恢复初期的3个发展到59个。为全市2977户企业、40.3万个家庭和130万人次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累计处理各种保险赔案27.5万多件次。赔付金额1.8813亿元,帮助1200多个受灾企业和5万多户受灾家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巩固和发展财产保险,为生产和流通服务一是政策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用优惠政策做好企业的支、帮、促工作。为了扶持企业发展生产,去年,我们先后给37个企业,发放贷款、拆借资金2154万  相似文献   

20.
合浦县公馆乡镇企业一九八三年总收入达2227万元,比一九七九年翻两番多,占当年全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68.1%,总收入名列全区首位;产值和利润均比一九七九年增加1.5倍和1.1倍。企业积累和固定资产总值达761万元,四年多来提供税收424.43万元(其中一九八三年上缴税金达161.8万元),创外汇136万元;安置圩镇知青就业756人,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力2151人(不含日工、计件工)。企业的发展支援了农业,为农业无偿提供了抗旱、购肥和推广良种等资金6.5万元,促进全公社粮食产量由七八年的3893万斤,增加到八三年的5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