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的悖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频繁。通常一个国家的经济发生改变将通过汇率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1995年01月至2015年09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1%对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递系数分别为0.095%、0.071%。使用回归分析、ADF单位根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可知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内价格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倪云虎 《浙商》2010,(8):30-30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是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美国议员还联名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大家就开始关心人民币汇率近期会不会有比较特殊的变化。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我先重申一个一贯的观点:人民币对外升值尤其是兑美元升值是大势所趋、不可抑制的。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21日,中国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又一次调整,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随后人民币不断地处于升值的趋势,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会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央行7月份汇改之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并没有随之而消退,而是再一次增强了。坊间甚至流传2006年中国还会主动大幅升值。但无论如何,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在短期内不会消除,甚至还有可能继续增强。中国应当会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继续改革汇率体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民币存在着一定的升值压力,但人民币升值会鼓励热钱的投机;会引致我国贸易类型的长久变化,即使将来汇率回到初始水平上,也难以使本国企业重新占有市场份额;人民币升值也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应建立在国际收支发生根本失衡的前提下。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应着重采用汇率之外的措施平衡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中间品贸易导致的重复计算夸大了真实贸易的规模,使得实际有效汇率测算中的重要指标~贸易权重的准确性深受影响。本文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通过引入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重新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增加值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Ti VAREER)与传统实际有效汇率(STDREER)的上升趋势总体一致,但在大多数时期内,人民币Ti VAREER的升值趋势较STDREER更加显著;Ti VAREER主要受国外价格水平和双边名义汇率的影响,全球价值链贸易权重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减缓人民币Ti VAREER的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汇改以来,持续的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一直是影响当前汇率改革和金融稳定的难题。然而从近两年开始,尤其是2014年以来,人民币会打破升值预期的预测屡见不鲜,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民币汇率预期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汇率预期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基于各国学者对汇率预期理论的研究,通过建立适应性预期假设前提下的非抛补套利模型试图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适应性预期进行检验。一旦人民币汇率通过了适应性预期检验,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人民币汇率仍然会保持其升值惯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理论认为汇率是外汇的价格,价格取决于供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贸易顺差持久而大量的积累,必然产生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升值又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影响进行分析,认为人民币小幅、适当、可控的升值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是必要而有益的,而汇率的小幅上升并不会对我国的贸易顺差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2015年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3.66%,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3.93%;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5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87%,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6.16%。实际有效汇率更能全面反映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