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而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本文以新型城镇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简略探析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战略目标,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城融合战略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分析了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有效衔接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慢、体制机制和城市功能不完善等,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同时从城镇化承载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基于产城融合战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5月2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推动落实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广东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和福建省厦门市、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分别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发展、都市圈规划建设、新型城市建设作了交流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胡祖才同志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的政策指引,地方政府应当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本文以沈阳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培育新动能为研究内容,利用SWOT分析对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科学谋划发展布局、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等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对策,为沈阳在新时期的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生态不文明现象,指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丽丽 《商》2013,(14):175-175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在县域地区的金融服务作用,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潜在机遇。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推动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两个阶段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十三五"时期,天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2019年城镇化率达到83.48%,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城镇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东丽区等6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投融资模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国际环境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新约束等都对天津市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概述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总结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政府既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又要缜密决策、稳扎稳打、注重实效。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的前提下,按照整体布局、统筹规划,经济领航、产业支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城乡统筹、互利双赢,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基本要求,认真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莱阳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它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成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师凯伦 《商》2014,(4):160-160,260
加快新型城镇化,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在实践探索中,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其引领作用发挥的内在机理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发展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不足,商业性金融不愿涉入以及融资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面临资金瓶颈制约,具有独特优势的开发性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相适性。各地政府要坚持"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创新融资机制,完善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开发性金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与引导效应充分发挥,更好地突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瓶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产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文章以云南滇中产业聚集区为例,以产城融合为视角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作为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颖 《财经界(学术)》2014,(20):113-113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产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文章以云南滇中产业聚集区为例,以产城融合为视角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作为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推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融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为切入点,结合宁乡县发展特色,以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为基本线索,提出了宁乡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1)
新型城镇化重点关注"人的城镇化",而产城融合作为在城市化和产业化割裂发展背景下提出的战略,可以很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本文在研究分析城镇化中存在的人口问题后,从产城融合角度提出了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了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外部挑战进行论述,提出加快呼和浩特市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它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而流通产业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主要着力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将大有作为。本文在阐述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城镇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工业产业化、信息网络化"四化同步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黑龙江省的发展趋势。针对黑龙江省"半城镇化"现象突出、"三农"问题困扰、缺乏核心产业支撑、信息平台搭建滞后等问题,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是:加快配套制度改革的步伐;农业现代化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升级传统工业;加快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