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地方高师院校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培训基地,作为一名未来教育者的教育院校,高师院校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育有开拓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教育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地方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本文对师范生如何养成和培育"工匠精神"做一刍议,以瞻远性的眼光对师范生初入教学实践岗位提供的微小帮助.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自2016年初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了职业教育界的大讨论.“工匠精神”是工匠们穷尽一生,在实践中反复摸索、探究而形成的宝贵精神品质,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达到一定境界的体现.本文将进一步理清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内涵,找出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养的关键切入点,分析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晰工匠精神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效用,为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是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以"工匠精神"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当前地方工科院校的根本使命。文章从对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出发,提出注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在对"工匠精神"与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关联耦合性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探求用"工匠精神"培育和提升工科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不懈追求和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不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精神,从而达到培养企业真正需要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对待职业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调查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养现状,阐明"工匠精神"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针对如何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职业素质育人格局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意义深远。本文阐述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内涵,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内涵,更是专业技术从业者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最高目标。当前,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革新的不断调整和深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职业态度和职业品质,更能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影响,最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工匠精神"外化于行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重要的特征就是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别是实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在实践中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品质和不断改进工艺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指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对于进一步建设质量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还面临着传统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和制度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为了深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必须强化弘扬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完善弘扬工匠精神的教育体系,健全弘扬工匠精神的制度保障,筑牢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他们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的不仅是专家,更需要各行业的能工巧匠,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培育能工巧匠传承使命。实现中国梦,一方面需要培养优秀人才,一方面需要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我国中华传统精神,应贯穿在职业教育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正确指导和教育中职学生通过"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创新意识、三观、提高专业水准,凝心聚力,为祖国培养出具有传承"工匠精神"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正记本刊记者苏苏利冕"工匠"的主体是广大职工,作为全市300多万职工的"娘家",宁波市总工会在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的培育方面必然年拥有独特优势。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苏利冕,请他谈谈关于"工匠"的一些热点话题。记今年"两会"上,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工匠代表,如做木工的鲁班、解牛的庖丁、织布的黄道婆等等;到了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更是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大国总理再提"工匠精神",可谓意义非凡,使"工匠精神"一时间成了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培养工匠精神的教育责任。消防工程技术专业也要以工匠精神的培养为重点,主要通过实践、专业文化建设、竞赛三个方面,结合教师自身的学习发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时下热词,在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这个词语,它体现的是一个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是一个工匠对技术技能的执着追求。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正是技术人员,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让他们在三年的中职学习中能够学有所成。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管理学、经济学为一体,体现在“工匠精神”方面,我们更应该培养其刻苦专研的精神。本文针对课程讲授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针对性教育模块等培养模式,让学生从“做中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研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把"工匠精神"贯穿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策略,主要是:以立德树人涵养工匠精神;以技能竞赛磨炼"工匠精神";以典型示范引领"工匠精神";以培养模式护航"工匠精神";以课程内容融合"工匠精神"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着手,在分析"工匠精神"引领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灵魂的理念,将"工匠精神"融入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将"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教学评价的标准,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与行业、企业形成"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德育活动、课堂教学的始终,让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成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