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新荣 《特区经济》2007,219(4):101-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话题。它不但成为解释企业持续发展的理论,也被奉为探求组织发展的有效方法。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信任资源不足是我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中信任型社会资本的现状分析,提出民营企业应加强信任型社会资本的挖掘和建设,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2.
柔性社会资本和刚性社会资本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资本。在民营企业发展不同阶段.这两种资本起着不同作用。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柔性社会资本和刚性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集中阐述了民营企业要实现新时期大发展.必须实现柔性社会资本向刚性社会资本飞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柏锐 《辽宁经济》2007,(6):49-49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的主力军。随着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生存中的重要性。对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层面障碍主要有管理模式障碍和管理创新障碍。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要持续成长,必须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实际出发实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内源性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民营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吕列金 《特区经济》2008,(4):161-162
民营企业在高速成长中出现一系列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把民营企业看作一个组织共同体,从网络、规范、信任三方面探究其成长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不断积累和更新社会资本,由传统的关系性社会资本向现代契约性社会资本转变。这样才能实现提高人的才能、增强人的积极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困境,提出民营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以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统筹社会资本配置,形成经济新的增长点,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内部困难。  相似文献   

6.
论多层次资本市场与民营企业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民营企业必须走集成创新之路,而资本市场则是民营企业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平台.因此,构建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基本思路是:稳步推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主板市场;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积极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进入二板市场;从民营企业实际出发,重点培育区域性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层级以多种形态普遍存在于各种团体和组织中,然而现有研究却很少关注董事会团队的层级结构。在我国"关系本位"与"权威服从"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权力层级导致的个体互动差异对团队的影响尤为突出。本研究基于组织层级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采用非线性中介检验方法,以2011—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索董事会权力层级通过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董事会正式权力层级会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战略,而非正式权力层级会阻碍创新战略,正式权力层级与非正式权力层级之间存在替代作用;创新战略对民营企业成长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创新战略在董事会权力层级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非线性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民营企业优化董事会权力层级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成长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供给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但是,它们在向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供给中普遍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严格的标准,这主要体现为对成熟的大企业的追逐和对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的歧视,我们称其为规模偏好。 一、规模偏好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企业组织结构演进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篇论文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资本、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文章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为何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常常宁愿忍受一定的效率损失,也不愿引进新的组织结构?我们的分析表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家对外生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家引进与新的企业扩张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的激励。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成长缋效是内生于一国(地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的。这与福山的“社会资本丰富的国家更容易实现组织创新”的假说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管理陷阱”。而要走出这些管理陷阱,小、中、大型的民营企业可分别选择管理方法创新战略、决策模式创新战略和企业文化创新战略。实现持续成长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06,(5):32-32
作为宁波制造业排头兵的奥克斯集团,是和宁波民营经济一起成长的杰出代表。奥克斯良好的经营业绩、市场形象以及管理特色,离不开其强大的人才支撑和富有特色的人才战略,更使之成为研究宁波民营企业人才战略的一个范例。纵观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正如奥克斯一样,它其实已经跨越了物质资本的稀缺阶段,加上新经济条件的推动,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突显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有效地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力资源,实现企业无形资本(人力资本)与有形资本(物质资本)的合理组合,实现民营资本的保值增值,确保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2.
张弘 《特区经济》2007,219(4):104-106
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地增加,但民营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呢?民营企业应该如何形成一个良性的持续发展的状态?本文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以彼得熊的创新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中国民营企业要持续成长必须先制度创新,只有制度创新,民营企业才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忧"与"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企要“脱帽”主持人:在中国每天都有无数新生力量——民营企业正在成长。成长企业百强榜正好体现了这点,过去三年中,中国最具活力、成长最快的企业也都是来自民营企业,在表象背后,我们的民营企业真的成长了吗,成长后的民企会再是“私企”吗?郭凡生(慧聪集团总裁):我们从中国大量民营企业做不大、做不持久的现象中怎样破解当中的问题呢?这应该是我们企业家应该讨论的重要方面。到底中国企业缺什么?缺钱吗?我们看到很多有钱的企业破产了,很多没钱的企业却成长了,说到底还是制度的问题。我认为国有企业的垮掉和今天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不仅是…  相似文献   

14.
资本经营作为市场经济中一种高层次的经营手段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经济特区一些发展较早的民营企业有较多认识和运作之外,大量的民营企业对资本经营缺乏理解和认识。各级政府在培育资本市场开展资本经营时,也几乎没有把民营企业当作资本经营的主体,民营企业家也很难有机会得到资本经营的理念和运作的教育,这就使得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在进行筹资、融资、资本运作时,自身存在着种种弱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科技资本视角对温州民营企业分化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科技资本内部差异与企业分化的内在逻辑演变。研究发现温州民营企业整合诉求与科技资本运行的社会张力明显;企业科技资本内部整合机制严重缺失并诱发中轴化倾向;科技资本在企业分化中的症结集中在科技保障机制层面;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科技资本与民营企业分化存在一定的隐性变动。  相似文献   

16.
赖英群 《魅力中国》2008,(2):107-108
我国民营企业大都采用的家族治理模式,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治理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资本所有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主要包括治理主体的创新与治理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基于SD方法研究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萍  王建帆  陈斐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32-135
经济发展历来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相继强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后,社会资本因素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采用SD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建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宏观概念基模———"滚雪球"基模以及社会资本的成长上限基模来分析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后期研究的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资本翅膀     
2007年最热的词儿大概莫过于“股市”和“资本”。牛市冲天.全民炒股.“资本”这一时髦词汇似乎也在诠释着中国的成长。从中国建设银行回归A股.到中国神华的惊人涨势.再到中石油引发的申购热潮,盘子一个比一个大,募集的资金一个比一个多;而阿里巴巴、巨人网络这些民营企业在海外股市的精彩表现,也让人们着实领教了资本的魔力。  相似文献   

19.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民营企业的成长环境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这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应该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但是就目前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而言,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瑞安为例,通过分析制约民营企业成长的环境因素,探讨政府在民营企业成长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浅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阶段性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应该是一个依据企业规模和成长阶段而动态调整的过程。本文借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旨在提出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为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排除制度性障碍提供理论支持,实现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