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关注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企业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吴主荣 《东北之窗》2010,(20):21-22
国际化不仅要求企业在品牌、供应链、公共关系上的外部条件。更要实现从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公共关系等问题上“内部”国际化。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血统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企业形象塑造对于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注重企业形象维护,同时还需要公共关系管理来为其提供支持。本文简要就实现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公共关系管理在塑造企业形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我国企业实现企业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产业》2007,(6):91-91
企业在运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无论哪种危机,一旦发生,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都会产生恐惧和怀疑,在企业公共关系上导致危机。而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系统运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1.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从企业内部与外部入手。在企业内部改革企业领导体制与经营管理方式,来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在企业外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切断国家与企业(当然不是所有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直接联系,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不是依赖国家,而是依赖市场来进行经营活动。另方面,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运动离不开市场,商品生产经营者也必须通过市场来发生各种经济联系,这也要求我们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使企业置身于一个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环境之  相似文献   

6.
李凤祥 《中国经贸》2009,(24):227-228
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上通常所称的财务报告是外部报告。相对于外部报告,内部报告是由企业内部编制,在企业内部传递,为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所使用,满足企业决策与控制需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报告。内部报告包括内部报表及相关资料。内部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需要所编报的成本费用表、资产使用状况表等,其种类、数量、格式等都可根据公司管理的需要而设计。应当明确的是,对外报告的报表与内部报表的界限划分受主观影响较大。如果企业自愿披露一些会计准则强制披露以外的报表,那么,对外报告可能包含上述内部报表。同样,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必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所谓外部报告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报告也可包括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7.
张永明 《魅力中国》2014,(24):83-84
良好的公共关系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劳资双方和谐,凝聚员工力气,赢得社会认可。本文以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从公共关系的作用和功能入手,就民营农业企业如何开展公共关系管理进行了探讨,在提出强化公共关系研究,完善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李杨 《中国西部》2010,(7):86-87
中公教育认为,企业发展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外部目标,一个是内部目标。外部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做慈善;从内部讲,我们一定要让员工快乐,然后让员工传递这种快乐,带动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影响整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成快乐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林锦 《魅力中国》2014,(7):315-315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于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具有重大的作用,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黄英杰 《魅力中国》2013,(11):314-31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新的企业制度的形成,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外部关系也在随之变化。所以,搞好企业的外部关系无疑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企业外部关系是什么呢?主要是指企业与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要搞好外部公共关系,企业就要积极运用自己的实力和形象去影响外界环境,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公关技巧,来处理与各部门及公众的关系,使外部环境变得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宏秋 《江苏经济》2003,(10):66-67
企业客户涵盖内部员工客户和外部目标客户。客户满意就是内部客户满意和外部客户满意。要达到内部员工客户的满意,企业就必须做到公司对内“员工第一”。要赢得外部目标客户的满意,企业就必须既要做到经济意义上的客户满意,又要做到行为意义上的客户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刘立杰 《理论观察》2008,(5):166-16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组织和管理员工为企业而工作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外部社会对企业员工个体所产生的生活压力。员工个人要想应对这种压力,保持自身在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就必须为企业而工作以此获得企业所提供的薪酬。第二是企业内部对员工个人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是企业对员工个人目标的满足能力和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关系在管理学意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运用传播媒介实现双向沟通,从而达到二者互利共赢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公共关系的依法管理,或者称之为公共关系的法律规制。公共关系的法律规制存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的含义:在静态层面,公共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由法律明文规定并强制遵守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交往,如果企业在管理沟通上存在问题,势必会影响到领导层与员工层之间的沟通,员工不能准确地理解领导所下达的指令,领导听不见员工想反馈的问题,导致公司的发展在内部环节就产生阻碍,非常不利于公司的团结,不利于公司提升实力,更不利于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如果企业得不到发展,不仅领导阶层蒙受损失,员工也容易丢掉自己的工作。所以对于企业的管理沟通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对症下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朱立君 《特区经济》2010,(1):298-299
薪金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公平性交易,员工关心其薪金是否受到公平待遇,而这种公平性是员工通过内部一致性与外部竞争性来察觉的,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薪金措施缺乏内部一致性与外部竞争性。本文建立企业员工薪金制度的回归模型,以确定具体的企业员工薪金标准,从而实现企业员工薪金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所谓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实现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之时,正是国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成之日。然而,企业实现自主经营需要形成外部条件,企业实现自负盈亏也需要内部实现形式,而这个外部环境的形成与内部实现形式的选择都受制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体制。因此,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必须转变目前对企业这种管理体制,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它是制约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悦 《中国经贸》2023,(5):64-66
内部控制是保持企业内部运营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现代化企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不仅需要企业拥有良好的外部经营实力,还需要拥有优秀的内部运行能力,这样才可以将企业正常运转维持起来。目前,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外部管理环境和要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入剖析,制造业企业所采用的内部控制措施与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从而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降低,需不断优化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良好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不仅仅以单纯发展经济为目标,而是以全面均衡的经济发展为导向,同时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基于包容性增长的企业管理创新应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内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建设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和促进员工价值创造力的提升;外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强调企业对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包容和对社会责任的包容。  相似文献   

19.
郑海锋 《魅力中国》2013,(22):289-289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而公共关系对一个企业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本文主要通过实例,说明公共关系对企业的作用。如通过利用公共关系,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正确把握机会。实现企业发展更加稳固和快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葡萄酒行业在近几年的急速发展,行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进一步的加剧。而各个品牌企业要保持和提升现有消费者的忠诚度,抢夺竞争对手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而挤占其市场份额,就需要与市场进行有效的沟通,此目的无非是要通过品牌企业的营销传播来实现。因此,葡萄酒品牌企业在制定一系列营销传播计划的过程中就须关注本身方案及其执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