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穷富之间     
关于财富与人的话题,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假说:在一个系统内,初始状态有富人也有穷人。然后,我们将系统内的所有财富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小时以后,这样的平均就会被打破。比如有人拿着分到的钱去下馆子,而有的人用分到的钱去开馆子,一个小时之后,财富就又不平均了。几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还会是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10%的人拥有90%的财富,90%的人拥有10%的财富。天下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穷人,但富人永远是少数,穷人永远是多数。天下财富会在哪些人手里?如何成为10%的那种人?如何握住财富之手?这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刘玉 《理财》2013,(3):34-36
有这样一个假说:在一个系统内,初始状态有富人也有穷人。我们把系统内的所有财富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样?可以想象得到,只一个小时以后,这样的平均就会被打破。有人拿着分到的钱去花个痛快,而有人用这笔钱去做生意,不久,财富就又不平均了。几年以后,原来的富人还会是富人,原来的穷人还会是穷人,又回到了初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晓哲 《理财》2012,(2):15-16
富人与穷人的最大区别也许不在于富人生来富有。而在于富人拥有利于积累财富的好习惯。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35岁以前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决定着你将来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习惯有利于积累财富呢?笔者为你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财富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财富,一种是精神财富。有的人富,却“穷”得只剩下了钱;有的人穷,却活得充实富有。读了下面这篇文章,你觉得文中主人公是穷还是富呢?  相似文献   

6.
全球飞变,我们的志趣也是飞变。但有两点不变:一是我们绝多数人喜欢赚大钱、发大财,再就是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喜欢听穷人变富人的故事——当然,我们也喜欢听别人赔钱的故事:穷与富、幸福与不幸福,永远是相对的。新书《金融制胜》一书就讲述了资本市场大喜大悲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李傲屹 《金融博览》2008,(11):52-53
香港首富李嘉诚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足够的保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富变穷,对于脆弱的人,甚至会成为致命打击。不能维持富足的生活状态正成为众多富人最为担心的风险之一。如何做好保险理财这道防火墙,需要好好规划。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性竞争与无国界资源的互利与分配的前提下,未来社会再也不会出现“不会很富有”或“不会很穷”的阶级定位,而是只有“富有”与“贫穷”的分别。换句话说,以后的职场生活,只有两个残酷的标签形容你的生活状况,即: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并没有所谓的“差不多有钱或没钱”的定义。M型社会的来临,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中产阶级即将消失。穷者、富者与面临绝种的中产阶级,你会成为哪一类?  相似文献   

9.
穷亦无价     
论穷富,世界上的穷人远比富人多,然而大多数富人却又出自穷人的队伍,正是贫穷激励了他们,从而奋发图强,才成了富人。 据报道,国外一个囊中仅剩10美元的穷汉到微软公司求职,只想谋一个打扫厕所之类的工作。微软人向他索要他的E—mail,他说:“我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哪里还有什么E—mail。”而对微软公司来说,没有E-mail的人简直就是不存在的人。他被微软公司拒绝了。面对贫穷的日子,他没有绝望,他觉得10美元的家底同样可以开辟新的生  相似文献   

10.
穷富之间     
正穷人与富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表面上看是钱多与钱少的问题。但这只是个结果。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最近在与一位理财图书的作者交流,谈到一个较为深刻的话题: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天赋以及后天努力的不同,本来就必须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即便我们必须要"均贫富",在一个时点上把世间所有的财富均等给每个人,但经过一定的时期,人类最终又分化为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最终沦为穷人的人拿着所分到的钱去餐馆去享受美味了,而最终成为富人的人正是拿着钱去开餐馆的人。原本的穷人如果不做思维方式的转变,最终还是把分给他的本属于富人的钱还给了富人。因此,由于禀赋的差异,世间的财富绝不会均等,我们追求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朱妃 《云南金融》2011,(4X):47-4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GDP增速平均保持在8%以上。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人均收入分配状况不容乐观,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富人更富而穷人更穷。我们今后的发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注重公平呢?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GDP增速平均保持在8%以上。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人均收入分配状况不容乐观,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富人更富而穷人更穷。我们今后的发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注重公平呢?  相似文献   

13.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官本位在中国根深蒂固,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在中国私有产权缺少保障,有古话为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是说,皇权不但可以随意地剥夺产权,甚至可以随意地剥夺人权,“穷不和富斗,富不和贵争。”就是说在富人面前,穷人的私产就没有保障了,在官员面前,富人的私产又没有保障了。  相似文献   

15.
富人的思维     
《大众理财顾问》2014,(3):93-93
正富人的思维和穷人不一样——不是想我可能失去什么,而是我会获得什么。富人看重机会,穷人关注阻碍。富人看见潜在的增长,穷人看见潜在的损失。富人关注收获,穷人关注风险。穷人基于恐惧而选择,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搜索问题。中层阶级的人的思维相对乐观一点,他们会说:"我的确希望那东西起作用。"富人会说:"那东西会起作用,因为我要让它起作用。"富人预期成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富人相信,即使情况变成最糟,他们也能把它赚回来。穷人预期失败。他们相信事情应该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投资》2005,(10):77-77
穷人如何致富?富人如何自处?穷人与富人如何共处?——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杠杆的力量     
"难道真的谁都可以成为富人吗?我看到许多人努力一辈子都还是穷人,尽管他们都想成为富人。"兰兰还是不太相信赵丹栗说的话。赵丹栗抛出了一个让众人有些吃惊的观点:"大部分人不能成为富人是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富人,不想过富人的生活。如果他们真的想成为富人,他们就可以成为富人。事实上,成为富人是一种选择。"他进一步解释道:"关于财富与人的话题,有人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假说:  相似文献   

18.
当今,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贫富差距:富人富到了疯狂,穷人穷得令人寒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人们对有钱的富人称“万元户”,那时,绝大部分人都是贫穷的。如今富人的标准不同了,有说法称:“十万元不算富,百万元才起步,千万以上才是富。”尽管富人的标准大幅提高了,但是,8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2005,(10):47-47
中国是个精明的民族,自古就有“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的说法。这些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大多都不愿去实施。随之而来的就会落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尴尬境地。如何才能留住财富、完成有限的资金来积累增值呢?  相似文献   

20.
有理财专家形象地形容:“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穷人为钱工作,而富人让钱为他工作。”如何能够使财富为自己工作,是富人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普通人追求的目标,更是理财机构的生存意义。在当前的中国,银行成为人们理财的首选之地,其中银行卡则成为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