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在社区内开设一家小型托老所,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健康等养老服务……余女士一心想办成的这件好事历时近3个月,眼下仍处在“多磨”阶段。一方面社区设施条件和养老需求有限,而另一方面社区养老床位数达不到30张床位的审批线又无法中办,余女士的社区托老所陷入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2.
何娜 《物流科技》2022,(6):72-74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居家养老要落地,助餐服务必须跟上,助餐服务是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维持生活乃至生存的基本保障,送餐服务是助餐服务的一部分。文章以石狮市社区居家养老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影响石狮市社区居家养老送餐服务的主要因素,并致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互联网+平台+物流”送餐服务模式。希望能够为提升社区居家养老送餐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用餐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美国、德国,荷兰等国的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饲都超过90%。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科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  相似文献   

4.
目前吉林省农村残疾人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农村残疾人尽管有低保、新农合医保和新农保等政策保障,但是居家养老还是存着养老负担过重、缺乏专业性照料、社会福利社会保险没有“特惠”倾向等影响养老生活质量的问题。对此,建议政府可通过“普惠”加“特惠”强化对农村残疾老人的生活保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改善重症残疾人的晚年生活。此外,残联组织应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残疾人家庭的专业照料能力,提高残疾老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近日.笔者到蚌埠市郊区农村走亲戚时.一些农村老人对笔者说:两年前.政府实施的“银发帮扶工程”,让城市社区里70岁以上老人受到了关爱。公益性岗位的助老员,登门为鳏寡孤独老人等提供贴心周到的无偿和低偿服务.他们居家养老,便利无忧。我们农村老人要居家养老,十分期盼政府实施的“银发帮扶工程”能下乡。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已经达到49.7%。如何在“未富先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中国“9073”养老模式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中根据2022年在保山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可及性对以社区为本的家居照护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以及支付能力与社区居家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有显著的相关性,支付能力对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的选择有“U”效应;能够在养老院、社区卫生机构附近享受家庭护理服务并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表达不便行动不便的失智失能老年人以及家庭经济及购买能力较强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因此,可通过增加老年保健与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老年综合服务区域及平台、贯彻落实“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等措施,推进深化可持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8.
张慧  赵海林 《中外企业家》2012,(10):122-123
居家养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不断发展变迁的产物.本文实地调研了S社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站,通过了解并参与其运作机制得出:当前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社会化服务环境的不足、资金不足渠道单一仍是制约我国居家养老发展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推动我国居家养老的发展可以通过发展日托服务:居家养老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易行的养老模式,应该作为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去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南京市鼓楼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现状,统计结果表明,仅有10.8%的老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参与率比较低;参与的内容以助餐、助洁、精神慰藉和助医为主;参与者对服务的总体评价较好;老年居民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参与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未来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矛盾的主要途径,本文首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然后分析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筹资机制、服务评估、队伍建设、养老设施等方面,探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的途径与对策,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璐 《城市问题》2012,(8):91-96
通过对扬州市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现状的调查,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上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诸如资金得不到保障、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等。认为在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工作开展的初期,政府的推动、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从制度供给、政策制定、财政投入和公共产品提供等方面对空巢老人居家养老工作给予支持,负起政府应该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牛志东 《乡镇论坛》2014,(26):27-27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老龄办通过开展“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给予示范点扶持奖补资金和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7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被评为“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带动了全市基层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目前,全市1000余个村(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为近30万名老年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在我国,社区养老仍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上海等地走在了全国前列,但也只是“雏形”。本文以鞍山市铁西区新陶社区为例,对城市社区养老问题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南通市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城市之一,其养老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南通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发展出发,分析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基本情况,从“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市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办法、“五微三有”老人微自治管理模式、智慧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规划以及南通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变革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也弘扬了“尊老、爱老、敬老、护老”的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文章通过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农村社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图片为11月4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民族路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教社区老人使用“一键通”手机.为了更好地关爱社区老人.2013年.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依托社区的工作力量.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发放了“一键通”手机.老人不需要记任何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17.
孙逊 《上海房地》2008,(6):32-32
生活在“四二一”结构家庭中的老人,居家养老难以为继,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应运而生。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将有更多的老人进入养老院或老年公寓颐养天年.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6):28-30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进入老年,无论是子女在外求学,还是异地工作等原因,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人幸福的安度晚年,应该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福利养老、老年公寓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五种模式。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等原因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不能解决现有的老龄问题,这一切便促生了一种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年服务体系除有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设计的房屋改造外,还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政护理等全方位服务。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顺应老年人的多重养老需求,同时也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悦华置地     
悦华置地社区休闲养老服务计划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满足社区中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需求,四川悦华置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集团旗下成都鑫悦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清河阳光社区休闲养老服务中心"。麒悦茶餐厅公司特为社区老人提供老人托管、营养套餐等服务,努力把麒悦·清河阳光社区休闲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成为舒适祥和的温馨家  相似文献   

20.
崔海晗  王黎 《乡镇论坛》2014,(29):26-27
8月21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民政局向72个社区发放“一键通”呼叫器,611位老人领取了这款“手机”,这标志着樊城区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一键通”呼叫系统全覆盖。笔者看到,一个和汽车钥匙差不多的呼叫器上一共有4个按键,分别是开关机键、生活服务键、亲人通话键和急救键。老人们可根据不同需求按下按键,“12349居家养老一键通”服务中心平台工作人员便可快速定位老人的位置,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清洁卫生、米面配送、就医陪护等多项贴心服务,堪称老人的“数字保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