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刘琼 《中国品牌》2011,(2):54-56
质量、安全性和价格是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本土品牌与外国品牌最大差异 在Nigel Hollis看来,中国品牌更注重的是后端的营销,而较少重视前端品牌建立的工作。"应该在各方面找到‘Meaningful Difference’,即有独特意义的差异性,包括功能、情感上的,这样才能把消费者和品牌进行‘绑定’。"  相似文献   

2.
李溯婉 《大经贸》2004,(4):54-56
3月底,整个羽西公司归属欧莱雅的交接手续将全部办理完毕,不知道宝洁看到这一幕后会是什么滋味。也许,比宝洁更失意的是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化妆品牌。  相似文献   

3.
“狼群”来袭,本土品牌能否HOLD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利 《广告大观》2011,(11):53-54
缘起:近年来,外国企业并购中国本土品牌的事件逐渐增多,有人认为这是本土品牌的发展机会,但也有人看成是"群狼"来袭。究竟是福还是祸?一幕幕并购案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笔者希望:大家能够冷静看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为民族品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陈萍 《中国品牌》2010,(7):41-41
以"扩展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品牌文化价值"为主题的"2010全球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暨全球金品奖颁奖典礼",将于2010年12月11日至1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大经贸》2011,(4):90-91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因抄底收购美国化妆品牌而倍受关注的民营儿童日化企业青蛙王子集团,经过这几年的梳理和培养,正着手进一步优化本土和境外的市场组合。专业儿童护理产品,作为企业的核心业务,也将在这一战略中获得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陈萍 《中国品牌》2010,(8):42-43
以"扩展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文化价值"为主题的"2010全球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暨全球金品奖颁奖典礼",将于2010年12月1113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商业科技》2014,(5):14-16
外资化妆品牌似乎正在曾经机遇无限的中国市场遇到麻烦。2月?日,乐敦制药宣布将解散在中国负责化妆品进口销售和经营美容院的当地子公司“媛碧知商贸(上海)”,成为继去年12月底美国化妆品品牌露华浓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今年1月法国欧莱雅宣布旗下品牌卡尼尔退出中国市场后.又一家宣布退出中国的国际化妆品品牌。  相似文献   

8.
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与检验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喜爱与购买本土品牌和境外品牌的影响作用。结论如下:第一,在中国现有环境下,消费者越是误认为一个本土品牌是境外品牌,就倾向于越喜欢这个品牌;越是误认为一个境外品牌是本土品牌,就倾向于越不喜欢这个品牌。第二,本土品牌知名度对于本土品牌原产地困惑和消费者喜好本土品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不过,境外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第三,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有负向影响,对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品牌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余霞  程珊 《品牌》2011,(6):1-2
中国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出现在我们视野中.一批本土日化品牌在与跨国日化公司巨头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退出市场.随着网络的普及,一部分曾经被遗忘的本土日化品牌慢慢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营销策略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被消费者称为“国货精品”.本土日化品牌是怎样利用网络传播这个环境进行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本文将以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昭贵”作为范式,来研究本土日化品牌的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品牌个性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费者提供功能利益、情感利益和自我表达利益。本文在Aaker提出的品牌个性驱动因素系统基础上,针对化妆品牌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化妆品牌个性驱动因素系统,并对系统中的每一因素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1.
董婧 《广告大观》2009,(12):38-42
台下,很多来自美国本土的品牌营销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专心致志地听讲并快速地记着笔记,他们不时拧紧眉头沉入思考,继而抬头凝视着台上从容演讲的中国嘉宾,互动对话时间他们一个个或善意或尖锐或带着一丝质疑的语气的提问,让我们有着时空错乱之感,中国同行给他们带来的坦率与自信震撼着会场上所有的与会嘉宾……这一幕,发生在2009年10月20日至21日在美国芝加哥洲际酒店举行的"2009全球品牌峰会上(2009Global Brand Summit,简称GBS)"。  相似文献   

12.
陈阳 《网际商务》2011,(2):31-33
从代工到塑造品牌,是本土运动品牌的一次华丽转身,但是由此本土运动品牌却被逼到一个无法回旋的境地,再来一次华丽转身。然而有了几十亿规模的本土运动品牌将如何转身呢?  相似文献   

13.
蒋军 《中国品牌》2011,(5):80-81
90后李宁在整个品牌规划出来以后,在传播上,也在走一条"摇摆"的道路。林志玲代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经意间,志玲姐已经代言中国本土运动品牌老大李宁有段时间了!不知道李宁请来林志玲代言为了什么,但其广告已然充斥着电视屏幕。70后的志玲姐对80后甚至70后也确实"有感觉",但对90后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姚永斌  武惊夏 《品牌》2008,(4):29-33
<正> 2007年3月1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揭晓,中国家电业的传统强势品牌荣事达喜登榜首。据中国品牌研究院院长郑展威透露,"全国重点保护品牌"主要根据是从每个省份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华老字号和省级著  相似文献   

15.
赵展慧 《商业文化》2018,(15):40-42
5月10日,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当天,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办。近千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话题展开对话。在这条转变之路上,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如何优化政策法规环境?来自相关部委和地方的官员共同探讨如何从供给侧发力锻造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极大的带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用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催生和壮大了一大批本土运动品牌.在后奥运时代,本土运动品牌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旨在研究当前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对这些品牌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中国消费者普遍存在本土品牌偏见的形势下,政府需要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序列中,构建中国本土品牌安全战略体系,包括本土品牌质量战略、本土品牌塑造战略、本土品牌干预战略、本土品牌自用战略四个子战略系统。在具体实施中,政府部门、企业自身、专家学者、大众传媒等多种社会要素需要发挥积极作用,重视信息沟通,保证协调运作;建立本土品牌发展联合新闻发布制度,使消费者及时获知本土品牌发展变化信息,进而促使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12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揭晓,中国家电业的传统强势品牌荣事达喜登榜首。据中国品牌研究院院长郑展威透露,“全国重点保护品牌”主要根据是从每个省份的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9.
玩转电视     
在过去的6年里,国内彩电市场可以用"翻天覆地"形容,不只是平板电视逐步取代了CRT(显像管)电视,还包括本土彩电制造商们境遇的“今非昔比”:它们曾在CRT时代依靠渠道和价格打得外资品牌灰头土脸,但迈入平板电视时代后,关键部件的生产掌握在日本、韩国、台湾企业手里,价格战就缺了底气,而且本土和外资品牌的渠道差异也不大了。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9,(15)
自1978年中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品牌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品牌发展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困扰中国品牌发展的重要问题,选取适合品牌定位的根本在于其背后的中国文化,并将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这是塑造中国本土品牌国际化的有效举措。本文分析了中国本土品牌国际化的传播现状、文化基因的重要作用及品牌核心价值,并对其背景下中国本土品牌国际化的传播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