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升级是涉及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产业升级不仅仅涵盖产业经济层面问题,也涵盖着社会就业层面问题,如何把握产业升级和稳定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假定就业对产业升级构成一种约束的角度出发,探讨就业对宏观和微观产业升级的约束效应,从而力图得出在就业约束下,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之后,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随着外资的日益增多,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进一步更有效地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引擎,不仅以其自身的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当前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力军。创意产业的就业效应主要表现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一方面,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了强大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直接促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具有渗透性和产业关联性,从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及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实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升级效应具体包括学习效应和结构变动效应两个方面。本文首先利用出口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学习效应,除一般贸易方式部门具有绝对技术效率优势外,其余结构性部门和整个出口部门均属于低绝对技术效率生产部门,但高技术产品出口部门及其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部门在推动三次产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学习效应。其次利用分解技术和VAR模型研究了结构变动效应,发现在长期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结构变动有更显著的反应,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最后从制度建设、贸易方式、商品结构、贸易主体和产业集聚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剧增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中国经济受外国经济体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对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通过脉冲效应分析得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升级对劳动规模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我国就业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统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解决就业问题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平 《当代财经》2003,(3):117-120
体制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是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要通过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从而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产业集群理论,以就业区位熵作为识别和判断某产业集群就业创造能力的指标,对江苏省不同时期的主要产业的产业集群的就业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佰成  王晗  王姝 《财经科学》2020,(10):38-52
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重要的调控手段之一,在经济新常态纵深发展过程中,政策实施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被赋予更多要求。总量型货币政策暗含一般性假设,即其作用对象为同质化的,但众多研究表明:不同产业间具有微观异质性,会导致货币政策调控结果存在差异,因而有必要研究货币政策作用于产业间的非对称效应,进而探讨其对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本文放开了线性假设,使用非线性方法研究货币政策的产业非对称效应,并在实证研究中引入因子增强思想以解决代:不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均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经济下行区间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产业的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而在经济上行区间,作用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产生差异性调控效果的原因主要在于财富效应与供需力量对比;当前我国经济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第三产业将承受更大的波动,采用稳健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经济重回上升轨道,促进产业内部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本土市场的互动效应、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与本土规模市场的终端需求效应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互动效应能够引导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需求发现通过市场规模的相互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运营支持,终端需求效应通过参与式合作有助于发展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能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快本土市场发展,鼓励本土企业根植于国内经济的创新,推动本土企业与外来资本联合研发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洋产业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旺来  周达军  刘洁  汪立  朱婧 《经济地理》2011,31(8):1258-1263
海洋产业已成为目前浙江省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以浙江省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各种方法与理论,结合浙江海洋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浙江海洋产业所占GDP比重和就业比重变化,考量浙江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阐明浙江海洋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指出海洋产业是浙江省吸纳就业的主力,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是若干不同规模的都市圈在实现产业布局和功能整合下形成的空间交互与叠加的经济区域。城市群产业升级主要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及资本积累等方面,需要从要素投入、产业布局、空间异质性等多重维度进行考察。基于经济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城市竞争力、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因素对其产业升级均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现非均衡特征,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建议中原城市群在产业布局方面重点关注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间接效应作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在城市群层面进行分工,构建城市群层面的价值链和价值网络,进而探索出一种精明、紧凑、和谐发展的内陆型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描述和分析国有与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在各地区、各产业间的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控股权性质企业定向增发前后资本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1年上市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来定量分析各地区不同控股权性质上市企业定向增发的产业升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国有与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皆未能显著提高各地区克拉克指标,但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对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明显增长效应;并在降低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升了该地区第二产业增长率和所占GDP比重。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除稍微提高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外,未能显著影响到各地区产业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胡元礼  张宇 《经济管理》2004,(11):15-17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针对当前产业升级理论缺乏中观层面的运行机制探索,站在产业层面上,利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围绕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运作的不同动因,深入诠释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以勾勒出一个中观层面的产业升级研究轮廓与框架,为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通过产业价值延伸效应、产业价值整合效应、产业价值竞争效应和产业价值集群效应四个效应的相互作用,形成产业价值链纵向关联效应、横向规模效应,最终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在公司负债的有限责任效应下,财务经理具有只愿意增加负债资本而不愿只增加权益资本的动机,导致实践中公司确定的最优负债水平一般高于传统模型下的负债水平且公司负债融资具有刚性倾向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相对于权益融资为什么财务经理更偏好干负债筹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18.
郑涛  杨如雪 《技术经济》2022,41(2):1-14
基于1997—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时序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如何影响产业韧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高技术制造业韧性具有正向效应,且对冲击韧性的正向效应更强;从中介效应角度,产业升级在技术创新对产业韧性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存在技术创新通过推进产业升级,进而增强产业韧性的间接效应,且对断裂韧性发挥的中介效应强于冲击韧性;从门槛效应角度,产业韧性能够做为门槛变量,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产业韧性的促进作用中发挥门槛效应,高产业韧性水平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产业韧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研究结论为高技术制造业增强产业韧性水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促进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劳动力就业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逐渐的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已成为一大趋势,非农产业也逐渐的成为了劳动力就业的主体,所以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依赖于非农产业,因此,将主要研究非农产业的就业效应特征以及影响其就业效应变动的内在因素,以此增加对非农产业就业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引入交互项进一步说明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区域,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新一轮工业革命条件下,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在追求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