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源远流长,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与法律诉讼相比,当前的人民调解制度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具有更贴近实际、更方便快捷和经济实惠等方面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立法不完善、缺乏程序性保障和调解人员素质偏低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国人民富裕安康的伟大进程中,必须依法确认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处理好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与人民调解的关系、切实加强专业化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加强人民调解理论研究,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人民调解制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存在人民调解组织不健全、管理不善、人民调解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技能有待提高加之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建议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规范基层人员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式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目前,人民调解工作存在人民调解组织不健全、管理不善、人民调解工作缺乏必要的保障、调解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技能有待提高加之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大等问题,建议通过落实经费保障、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规范基层人员调解工作、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等方式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提高认识,把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作为建设和谐云南的重要手段来抓;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企事业单位和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基层力量,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大力表彰先进;应该将普法教育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刘燕峰 《江南论坛》2021,(11):58-59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复杂、频发等特征.浙江省缙云县通过吸收乡贤参与到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组建和推广"正道讲和团"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在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上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纠纷调处的缙云金名片.该创新做法获得了司法部通报表彰,并被新华社《新京报》、浙江卫视、《浙江法制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专题宣传报导.总结、提炼和推广缙云县"正道讲和团"乡贤人民调解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制度长期以来在解决纠纷、普法教育、社会治理及预防矛盾激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研究主体和视角限定于农村纠纷,旨在对于农村人民调解现状进行探究,并针对人民调解员专业素养欠缺、专案纠纷数量庞大、调解协议执行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提升调解员专业素养、构建专案调解组织体系、增强调解协议执行力等解决方案,进一步健全我国人民调解制度,为乡村法治纾困解难,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解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大调解工作,平湖市建立了市社会矛盾联合调解中心。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努力实现"七个转变":由重管控向重服务转变,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由重处置向重预防转变,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网络,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由重部门向重协同转变,注重与相关部门的互联、互补、互动,促进调解优先原则落实;由重传统向重创新转变,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彰显人民调解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调解制度立法和发展,对社会稳定和息诉止争的效果近几年逐渐显现。如何利用好人民调解制度,以及在人民调解过程中广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维护人民调解员威信和公正形象则是人民调解制度是否能够实现初衷的关键。现实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问题是笔者在工作中关注到的,提出一些拙思设想,是本文之用意。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制度在社会转型期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挑战。如何对其进行改革完善,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一直是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实践中人民调解发展出了多种形态,其中的法院附设人民调解的模式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因其高效、便捷、中立、专业等优势,被认为是化解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并得到大力推广与发展。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主导模式使其面临中立性的疑问,纠纷解决能力仍有待提高,如何能与医疗责任险有效结合仍需继续探讨。未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应转变为官方推动、社会自治型的纠纷解决组织,着力提高其纠纷解决能力,加强中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人员配置、调解程序和技术方法等制度要素上予以大力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诸如,矛盾纠纷种类的多样化、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化、矛盾纠纷形式的新型化等多种因素汇集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从民间纠纷的新特点阐释人民调解的现状,以期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越来越多的新型纠纷涌现,对其妥善解决,不仅要求调解员具备基本的调解素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反观中国现今的人民调解员现状,调解员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新型纠纷解决的社会需求。即使某些地方会涌现出个别的明星调解员,但因其时间、精力和影响力的辐射范围有限,也如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源上使职业人民调解员的需求和供给保持平衡。因此,推进调解员的职业化培养已迫在眉睫,这对加速发展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提高中国人民调解的质量和成功率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孟德花 《时代经贸》2012,(16):40-40,43
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诸如,矛盾纠纷种类的多样化、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化、矛盾纠纷形式的新型化等多种因素汇集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新特点。从民间纠纷的新特点阐释人民调解的现状,以期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坑梓镇司法所连续几年被评为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该所“花开四朵”——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防止民间纠纷激化有功集体,全区“二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5.
《江南论坛》2008,(7):F0003-F0003
无锡市司法局是主管法律服务市场监管、维护社会稳定,为民提供法律服务的政府职能机构,主要担负着全民普法教育、人民调解和“大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劳动教养,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考试和司法鉴定等职能,今年以来,该局党组一班人着眼于大局,站在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更高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必须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建立矛盾预警预测制度,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中,各地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纷纷组建并推出如农村、社区的和事佬协会及电视台老娘舅栏目等各类调解组织形式和调解方式方法,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统筹化解矛盾与纠纷,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拟从分析这类老娘舅、和事佬的社会调解功能入手,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3)
伴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大陆涉台商事争端日益增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妥善处理大陆涉台商事争端,灵活度高且对抗性弱的调解方法尤显重要。建议自调解员的选任、调解组织的完善、调解依据的补强、调解工作成果形式的改进等方面入手,提升人民调解的实效,同时规范行政调解,伸张仲裁调解,创新司法调解。  相似文献   

19.
《经济前沿》2006,(12):I0008-I0009
200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来到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进行现场调研,张苏军高度赞扬人民调解“六约模式”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值得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0.
阳少文  张建国 《经济前沿》2008,(8):I0008-I0010
深圳宝安区司法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争做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先锋;加大专职化、专业化人民调解模式推广力度,争做维护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服务手段,争做服务政府、群众的新典范,为创建和谐宝安、效益宝安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