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色列是世界上气候干旱、淡水水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之一。全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淡水资源总量仅为3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的1/30,是我国人均的1/7。在以色列,滴灌和喷码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没法方法。滴灌系统是通过塑料管道和滴头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最需要水的根部,这样农民可以用少量的水达到最佳的效果,水、肥的利用率可达80%至90%,农业用水减少30%以上,节省肥料30%至50%,同时还节约了传统薄溉的沟渠占地,使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面对淡水资源匾乏的残酷现实,以色列…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在淡水资源缺乏的荒漠上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奇迹引起世人关注。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及其成功的经验在哪里?以色列是世界上气候干旱、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国家之一。全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仅为3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量的1/33,是我国人均量的1/7。在以色列,滴灌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漫灌方法。滴灌系统是通过塑料管道和滴头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最需要水的根部,这样农民可以用少量的水达到最佳的效果。以色列根据不同作物和栽培方法还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喷灌设备。这种封闭的输水和配水灌溉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水、肥的利用率可达  相似文献   

3.
我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水是农业资源中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约2400立方米,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列世界第109位。从用水量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3%左右,约4000多亿吨,是第一用水大户,又是缺水大户。由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输水渠道大部分是土渠,加上工程老化失修和配套不全,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3∽0.4左右,与发达国家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节水的潜力很大。我国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节约的水量(约400亿吨),可…  相似文献   

4.
我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在特定的地理和气侯条件下,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而我国北方(包括黄、淮,海、辽流域)水资源量又仅占全国的9%,其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2%。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表现于城乡各个方面,但以城市最为突出。据1982年调查,我国北方地区共有180个城市缺水,平均日缺水量达1200多万吨。青岛市1981有98个企业、50多种产品因缺水而遭到限产或停产。1982~1984年因此每年少缴利税6380~14800万  相似文献   

5.
珍惜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柴福军温新明陆朝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北方部分地区只有400多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数的1/25。我国农业每年缺水达300亿立方...  相似文献   

6.
崛起的中国资源新战略(下)何贤杰3.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十分紧缺和水源污染水环境恶化是当前中国水资源的重大问题。中国目前每年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11000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实际用水量每年已达5000亿立方米,约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人均古有地表淡水...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一)中国水资源供给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中国水资源年径流量仅为27110亿立方米,人均年径流量仅为2151立方米,比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还要低。中国北部地区尤其缺水,人均年径流量仅为750立方米。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尤其匮乏,人均年径流量仅为355立方米,淮河、黄河流域稍高,但仍远低于国际可接受的1000立方米水紧张下限。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2300立方米,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每公顷平均水资源占有量27000立方米,只有世界每公顷平均水平的2/3。预计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  相似文献   

9.
一、辽宁省水资源危机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多年平均迳流量为32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0.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6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约900立方米,亩均占有水量700立方米,皆为全国平均占有水量的1/3。据统计,辽宁省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按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西部和北部地区是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地区。目前,我国有18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的标准,其中有10个省低于维持生命的最低保障线。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对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的国家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节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张岳当今世界普遍关注水危机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干旱缺水。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21世纪中国淡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总体紧缺,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人均淡水资源不足2200立方米,水源普遍受污染。因此,必须在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据统计我国在1980年前除台湾以外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年用水量为57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523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49亿立方米。根椐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和工业用水总量将要达到138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将达1264亿立方米,(考虑了单位电量用水比目前可下降20%的因素)城市生活用水123亿立方米。因此,在水资源贫乏地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在我国北方有的城市提出“挤农压工保生活”,也有的提出“挤农保工压生活”的水资源分配原则,总之,挤农是普遍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一、2000年世界水资源总量和总需水量据1985年联合国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估计,每年太阳的能量,使地球表面上(86%由海面,14%由地面)500万亿立方米的水升入空中。同一数量的水,化为雨或雪降回地球。幸运的是,海面和地面不是按同一比例降回。只有约110.3万亿立方米的水降至地面。真中71.5万亿立方米的水又蒸发掉。因此,这一太阳能循环,每年将38.8万亿立方米经过蒸馏的水,由海洋运至大陆。为完成这一自然循环,水作为“径流”,又重新返回海洋。按此计算,全球1985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90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发展战略的北京,属于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的缺水下限。但是,北京市农业用水量从2001年以来持续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沙漠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其农业特点:一是极度缺水,人均淡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3%;二是降雨小、波动大、且分布不均.从南到北常年降雨30~1000毫米.大部分地区不足200毫米,且雨季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高速发展 ,水的供求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2010年后 ,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时期。2010年我国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 ,供水总量6670亿立方米 ,缺水318亿立方米。这表明 ,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2030年 ,我国将缺水400亿立方米至500亿立方米 ,缺水高峰将会出现。21世纪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水资源的日趋紧缺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从人口的增长上看 ,2030年左右 ,我国人口将…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北大仓”黑龙江省近年来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建设一大批旱涝保收田,打破了农业“靠天收”局面.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水资源。目前黑龙江社会总用水量为2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总量为208亿立方米,而灌区水稻灌溉用水量为2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96%。为此,黑龙江积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进度,着力做好灌区节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就辽宁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措施,谈几点意见。一、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据初步预测,到下个世纪20年代,我省要达到目前南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必须以年平均9%的速度递增。为适应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总产值直以5~6%的速度递增,即由1990年的29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250~1670亿元(1990年不变价)。粮食产量由目前的150亿公斤提高到200~21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375公斤提高到410~4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766元提高到2480~3310元(1990年不变价),年平均递增4~5%。把我省农村建成经济繁荣昌盛,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实,居住环境良好,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健全,治安状况有保障,社会全面进步,现  相似文献   

20.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北京的工业能否在节水中求得发展,节水的经济效益如何,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北京市工业用水节水发展的几个阶段北京市工业用水节水从1949年到1985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63年,北京的工业从无到有,初步建成冶金、发电、化工、机械、造纸等工业。工业用水量从3000多万立方米,迅速增加到6.39亿立方米,平均年增长率26%。这一期间,可供利用的水资源量,大于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的需用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