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碳经济转型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增长逐渐脱钩的过程。本文以GDP碳排放强度为切入点,分解了GDP碳排放强度的两个因子——能源效率、能源碳强度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程度,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韩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的背景,比较分析三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轨迹和驱动模式,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的目标,即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降低40%-50%,可再生能源比例增至15%,中国如果要达到减排40%的要求,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增长速度要达到每年20%-30%左右,而目前,我国可再生资源所占的比重还不到3%。由此可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上升发展空间无比巨大,新能源领域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将是中国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能源消费增长却长期出现相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到2002年之前的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但是,从2003年开始能源强度不降反升,于2005年达到1.43吨标准煤,万元GDP,提高9%。随后国家通过下达“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等一系列政策,能源效率下降的趋势才得以扭转。  相似文献   

4.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暧,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全球已经共识。但还必须打出推进低碳经济的组合拳。第一拳应该是“结构拳”。就是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因为它是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上涨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工业生产消耗的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结构节能”应该成为我国实现节能目标的首选。第二拳应该是“政策拳”。着力点是对现今一系列政策法规进行清理,一方面可以发挥政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10年翻一番。然而,从总体上说,如此辉煌成就的取得依赖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呈现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特征。为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要提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努力降低CO2排放量;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清洁能源,以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三是要发挥财政和金融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四是要树立低碳经济意识,努力实现人们能源消费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市场扩容、贸易环境改善、产品价值链优化等发展契机.如何利用这些契机,推动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福建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低碳贸易是一场涉及外贸增长方式,出口产品结构以及新外贸规则的一场贸易经济革命.福建省作为一个沿海省份,贸易出口额对GDP的占比较重,因此低碳贸易通过作用于我省贸易出口,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省的经济增长.运用DEA方法,对福建省对外贸易的低碳政策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得出了低碳贸易背景下,福建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率较高、技术效率不足、规模效率不佳等结论.结合福建省低碳贸易发展的现状,从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设立完善的市场平台、加强“碳金融”体系的建设、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拓展新兴市场等方面,提出福建省加快低碳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伯强 《经济研究》2022,57(1):56-71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向世界作出“到2020年要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的承诺。所以,向低碳经济的全面转型就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必然要求。百色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为主,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能耗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高碳”特征明显,因此,“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给百色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百色市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经贸实践》2008,(2):9-9
“十一五”前两年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为7.38%,后三年单位GDP能耗必须平均下降4.77%,才能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任务. 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促进结构节能,2008年要全面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拉姆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化石能源的储量因素,通过研究化石能源耗竭对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冲击,分析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探讨经济转型路径,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随着化石能源逐渐的耗竭以及环保压力的日增,我国依赖能源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碳转型,具体而言,即是要提高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保持合理的消费增速,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由依赖于化石能源转向依赖新能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河北既是一个能源大省,也是一个能耗大省,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2006年河北省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17亿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位;万元GDP能耗1.895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目前河北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征仍很突出,GDP居全国第6位,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2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4位。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河北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才能打好打赢这场节能减排攻坚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力企业投融资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工业投融资问题是电力“十一五”规划凸显的八大问题之一。 依据中国社科院经济预测中心的预测,2020年我国进入工业化阶段,这意味着未来10多年中,我国工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往往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年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了GDP的增长。我国的资源国情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水电、核电、风电所占比重较少,电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我省“十一五”期间圆满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指标分解方案,全国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6%,我省按一类地区,节能指标确定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8%。无疑,我省“十二五”的节能降耗工作将迎来严峻的挑战,能源监察工作也必须完善、提升、拓展和强化。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远远超过了原计划的7%。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量也在上升。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是造成“十五”环保指标没有完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应雄 《经贸实践》2005,(6):35-37
2004年,浙江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拉闸限电,煤电油运矛盾持续突出,是浙江能源形势极度紧张的一年。尽管如此,2004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300亿元,同比增长14.5%,浙江已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省份。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的重要一年。展望2005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势头仍将延续,GDP增长预计不会低于11%;浙江能源形势仍将持续紧张,仍将继续拉闸限电,仍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但有望比2004年稍稍好转。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对称性特征与压力,应将低碳规制作为降低消耗、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工具。借鉴美日两国的低碳规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融合的经验,中央政府应加强低碳规制战略的顶层设计,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和发展目标,通过中国特有的"发展型"地方政府传导到企业,微观上则应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节约型低碳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广东人均GDP达到3509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是广东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决定今后广东未来几年发展的方向,关系到我省“十一五”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省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广东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12,(10):31-31
今年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同比约下降6.4%,较去年同期高出4.4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同时,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0.5%左右,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在9月5日召开的《2011年浙江省能源与利用状况(白皮书)》发布会现场,省经信委副主任蔡INCh'出,今年的节能开局工作比较理想,固然有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原因,但同时与能源“双控”措施的全面启动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0.72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20%以上。“十一五”我省以年均7.0%的能源增长支撑了年均11.8%的经济发展,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这是本刊记者从目前举行的全省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的。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日本科技发展综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日本进入经济恢复增长的第5个年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超过日本政府预期目标(2.1%),达到2.5%。2006年是日本科技政策“大年”,4月份日本开始实施第3期科技基本计划、发布《技术战略图2006》,5月份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