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鄢梅子 《金融会计》2004,(12):40-41,43
对公通兑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及通讯手段,为未在本机构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客户办理付款,并将付款事项实时计入客户账户。与传统支付结算业务相比,对公通兑业务有如下几方面创新:一、不再单纯“凭印鉴支付”或需要“手工折角验印”;二、不再只能由本开户机构为客户办理付款业务;三、实现付款业务实时入账。通过比较看出,对公通兑业务的创新主要在于其解决了“实地验印”问题,即不再单纯以审核客户付款凭证上加盖印鉴与其预留在银行开户机构纸质印鉴卡片上的印鉴无误作为为其办理付款业务的惟一依据。目前各商业银行实现对公通兑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种:电脑验印与支付密码校验。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支付结算中,客户预留印鉴是银行审核付款的主要依据,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折角验印方式逐渐暴露出精准度低、操作风险大、核对速度慢、无法实现通存通兑等弱点,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珠海金联安警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近日宣布:继金联安印鉴识别管理系统在公安系统成功运用后,将重点在银行系统推广印鉴识别管理及对公业务通存通兑系统。 金联安银行印鉴识别管理系统0.2秒即可对各类财务章、法人章进行自动对比识别,还有360度自动旋转定位和去背景功能,实现了从手工验印到电脑验印的印鉴电子化管理,既符合现行票据法和操作惯例,又不需要客户增加任何投资,是印章安全管理质的飞跃。同时,通过对印章的建档、存储、挂失、查询等业务流程的管理和联网,实现了银行对公业务的通存通兑。金联安产品的软件和识…  相似文献   

4.
邹丹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9):105-105
银行印鉴辨别是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核对支付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主要控制手段。其验证的方式是采取票据折角对印即将票据上的印鉴与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折角叠起来看是否能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印鉴。  相似文献   

5.
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防止坏人使用伪造印鉴或涂改支票金额等手段利用支票诈骗银行资金,近年来推出的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等防伪产品已日臻完善,发展到了实用阶段。电子验印机和支付密码在各个银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对电子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银行系统中,印章的识别方法多采用手工操作,将需要识别的印章与客户留下原始印章像进行手工折角对比。传统手工验印工作效率低,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在操作中既占用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又容易让伪造印鉴蒙混过关。近年来,高科技犯罪越来越频繁,利用假印鉴进行猖狂的金融诈骗活动居高不下,大案要案持续不断,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责任人也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严峻的现实对银行验印流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因此,必须对印章进行电子化、科学化的管理,在银行系统中应用印章管理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在国库会计核算过程中,经办人员对开户单位提交的各种凭证都应认真审核是否合法有效,尤其对预算拨款凭证更应逐笔进行印鉴核对,审核支拨凭证所盖印签与开户单位预留银行的印签是否一致,防止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然而,一些国库会计人员对“折角验印”不够重视,错误认为财政拨款是单位对单位,不存在风险。为图方便,只是象征性地目测验印,未能进行逐张折角,逐笔核印,使验印工作流于形式。“折角验印”是银行会计、国库会计工作中一项很细微、很繁琐,但又异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伪造、变造票据、印章…  相似文献   

8.
票据影像处理的关键在于提回处理,在票交所具备影像传输条件的情况下,银行通过自动验印的方式对支票做提回处理,并通过平移、旋转等辅助验印的方式对待验印鉴进行识别处理或辅助人工验印,以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  相似文献   

9.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核对印鉴就成为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控制环节,同时也是业务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  相似文献   

10.
银行验印的第一次革命无需进行繁琐的手工折角目测比对,杜绝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印鉴误判,银行好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可减少2/3的专职验印员,促进银行柜员制实施系统启用简单,不增加开户单位的负担,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利用智能终端与银行现有设备联网,银行可用最少的投资实现支  相似文献   

11.
基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伟娟 《浙江金融》2006,(8):64-64,60
分析会计部位风险的表现形式、特点及成因,如何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基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1.利用票据作案:恶意制造串户,挪用客户资金;撕毁票据,伪造单证;开具假存单、假回单,骗取银行资金等。2.选用印章作案:偷盖银行业务章和他人名章作案,偷盖企业开户的预留银行印鉴,盗用企业资金:私刻、伪造银行印章及企业的预留银行印鉴,盗用资金。3.利用计算机作案:窃取微机操作员、管理员的密码,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作案,转移客户资金。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02,(9):79-79
电脑验印系统代替手工验印,是从根源上杜绝那些企图钻空子的不法人员的唯一的可行之道。随着柜台自动服务系统和电子转帐系统的迅速发展,印鉴自动识别变得越发重要,各大银行  相似文献   

13.
印鉴卡风险管理发展 对公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是其在办理各类银行业务时进行身份认证的主要手段。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印鉴卡偷换、丢失、损坏等管理风险隐患逐日凸显。现有纸制印鉴卡开、变、销和储存、核对、管理等业务内容的风险防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银行对公业务的记帐、结算等业务系统的电子化水平不断发展,而作为银行一项重要业务的印鉴审核工作仍停留在人工比对水平上,完全采用比对用户票据上的印鉴与用户在银行的预留标准印鉴卡上的印鉴是否一致来确认印鉴是否合法,这种印鉴人工化管理影响对公业务整体...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基层银行结算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异地票据结算风险。异地结算业务,相对而盲在途时间长,兑付地点难以确定,犯罪分子转让或提现都比较容易,防堵难度较大。从手段上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克隆票据。作案分子以真实票据为样本,按照真票的规格、尺寸、防伪标识仿制假票据,然后再将真票据的各项票面内容全部照搬到假票据上,凭证向企业单位或银行行骗。二是伪造印鉴。犯罪分子利用到企业推销产品,索要货款之机,骗得企业预留银行印鉴后,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单位预留银行印鉴,到被骗单位开户银行骗开户银行汇票。三是以小变大。诈骗分子一般是在出票银行……  相似文献   

16.
仿真印鉴已构成了对预留银行印鉴的最大威胁,银行必须尽快变革传统的、易被伪造的票据业务规则  相似文献   

17.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有效票据的重要素之一,对票据的防伪、资金的安全支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工作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核对印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作者发现预留印鉴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艳 《金融会计》2013,(12):46-51
审核印鉴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鉴别客户支付指令及合同真伪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操作风险点。本文主要从目前银行实践操作的角度,以银行现有的设备和技术为基础,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复印、打印、扫描复制、激光雕刻等手段伪造印章印文的手法,对预留银行印鉴真伪鉴别的难点及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印鉴卡是开户单位预留在银行、盖有法定授权人印章以及记载户名、账号、地址、启用日期、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的卡片,是办理资金划拨和支付结算业务的重要凭据。开户单位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时有关票据上加盖的印章必须与预留在银行的印鉴卡上的印章完全核对相符,否则银行有权拒绝受理结算业务。人民银行江苏省盐城市中心支行近期结合典型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是单位开立账户申请,提供齐全资料。会计主管审核项目: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申请开立账户人身份等。客户经理或主任审核项目,遵循“了解客户原则”来审查开户资料。二是开户许可证审核要点:存款人名称、法人等要素与营业执照是否一致:账号、账户性质、账户名称是否正确。三是预留印鉴审核要点:印鉴卡要素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