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蒜:每50公斤鱼用0.5~1公斤大蒜拌入饲料连喂6天,可防治肠炎病;每50公斤鱼用大蒜、食盐、大黄各500克拌料连喂一周,可防治烂鳃病、肠炎病。 ——南瓜子:每万尾鱼种用250克南瓜  相似文献   

2.
<正>1、防治鱼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公斤鱼用大蒜素10毫升,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或每100公斤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克拌饵投喂,连喂6天。  相似文献   

3.
傅农 《农家之友》2011,(11):25-25
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3克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皮病、赤皮病及烂鳃病。菖蒲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千克~5千克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药渣和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病、烂  相似文献   

4.
1.烟草 主治草鱼“老三病”和鲢鱼的锚头鳋病、打印病并发病。每亩水面深1米用烟杆2千克左右(或0.5~1千克烟叶),加水5~10千克浸泡后煎熬1~2小时,待冷却后全池泼洒。2.蚂蚁窝 主治草鱼烂鳃病。每亩水面深1米用茶树上的蚂蚁窝1~2只,烧成灰拌入精饲料投喂1~2次即见效。3.菜油、生姜 主治草鱼烂鳃病。每亩水面水深2米用菜油0.75千克、生姜片0.25千克,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煎熬20分钟,冷却后全池泼洒。4.樟树叶 主治鱼虱病。每亩水面深1.5米用樟树叶15千克捣烂,连渣带汁全池泼洒。5.蓖麻 主治鱼赤皮病、烂鳃病。每亩水面深1.5米取蓖麻茎…  相似文献   

5.
1、五倍子 每立方米水用2~3克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 每亩(1亩=1/15公顷,下同)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公斤,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3、水辣蓼 按鱼每50公斤重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公斤混合加水5公斤煎煮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 4、马鞭草 每100公斤鱼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0.5公斤,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煎汁拌米糠冷却后捏成团状,投入食台,连喂5~6天。可防治草鱼、青鱼肠  相似文献   

6.
红霉素治鳜鱼烂鳃病治疗鳜鱼(又称桂花鱼),可在发病鱼池中全池泼洒畜用红霉素,使他水中药物深度达到0.1~0.3ppm,即可达到防洽效果。谢岳成红霉素治鳜鱼烂鳃病@谢岳成...  相似文献   

7.
<正> 大黄是含黄连素的中药,对预防和治疗草鱼的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和赤皮病有显著效果,成本较低。防治方法如下: 一、鱼类发病季节前,每100公斤鱼用大黄100克,煎成汁拌入饲料喂鱼,连喂3天;也可用0.5%大黄或硫酸铜液全池泼洒。 二、用大黄、黄柏、黄芩混合治疗草鱼出血病。每100公斤鱼用大黄250克、黄柏150克、黄芩100克研碎后加1公斤食盐,用水和匀后再拌入面粉,将其粘在嫩草上晾干喂鱼,连喂5—7  相似文献   

8.
正黄鳝体表发红,可能是细菌或者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出血病,病鳝一般表现为体表、鳃、尾部及肠道等出现病灶,发病后往往拒食、消瘦、红肿、腐烂等,体表无黏液,一抓就着。治疗时每立方米使用1克漂白粉或红霉素3万国际单位全池泼洒,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磺胺胍或呋喃西林进行治疗;若是寄生感染引起的体表发红,病鳝多消瘦,体表灰暗,甚至有瞎眼的情况出现,治疗时可每立  相似文献   

9.
<正>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 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  相似文献   

10.
<正> 1.五倍子 每立方米水用2—3g五倍子煎汁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白头白嘴、赤皮病及烂鳃病。 2.菖蒲 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kg,打碎成浆液状,略经浸泡后,将渣和汁一起均匀地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肠炎、烂鳃和赤皮病。 3.水辣蓼 按鱼每50kg重用水辣蓼加铁苋菜1kg混合加水数千克煎煮2小时,拌饲料连续投喂3天。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肠炎病。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浸洗法 ①漂白粉100克,食盐75克,90%晶体敌百虫3克,溶于12.5千克水中,浸洗鱼体3分钟,可治疗鱼体表孢子虫病。②漂白粉10克/立方水,硫酸铜8克/立方水,分别溶解后混合,在水温15℃时浸洗鱼种20-30分钟,预防烂鳃、赤皮、车轮虫、斜管虫、隐鞭虫、口丝虫等鱼病。③硫酸铜500克/立方水和醋酸500克/立方水混合,浸洗1—2分钟鱼体,可杀灭小瓜虫等原虫。  相似文献   

12.
《渔业致富指南》2000,(17):42-42
<正> 一、原发性与继发性烂鳃病的区别 原发性烂鳃病是柱状嗜纤维菌直接感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鳃丝中央糜烂,附着一些污物,鳃盖内表皮发炎充血,糜烂成一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继发性烂鳃病是鱼的鳃丝受到寄生虫(特别是中华鳋)侵害后,鳃丝受损,造成病菌感染所染,主要症状为:鳃丝边缘糜烂,呈淡黄色,中央糜烂较少。  相似文献   

13.
<正>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三大多发病,是当前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病害。2龄草鱼最易发病,且常2种或3种病并发。可采用以下良方治疗,治愈率可达85%-100%。一、每50公斤鱼用车前草、铁马鞭、辣蓼各2公斤,切碎后加适量水煮沸20分钟,再加适量面粉或米粉煮成稀糊。冷却后再与5克研粉的磺胺类药物混匀,拌料喂鱼,连用  相似文献   

14.
<正> 4、小瓜虫病 (1)病原 多子小瓜虫。 (2)症状 在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看见白色小点状胞囊,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水面。因病灶处细菌的感染,使鱼体表发炎,或有局部坏死、鳞片脱落、鳍条烂裂,鳃上皮增生,鳃小片破坏。虫体如侵入眼角膜,能发炎变瞎。最  相似文献   

15.
<正> 1、肠炎病:草、青鱼易患此病,症状是鱼体腹部膨大,体色变黑,腹部显红斑,肛门红肿外突,鱼腹内有许多腔液,肠壁微血管充血,形成血柱或破裂外溢,肠壁呈红褐色,肠内无食、且含许多黄色粘液,病鱼失去食欲,离群缓游,不久即死亡。防治方法:每50公斤或1万尾鱼种用黄胺胍第一天5克,第二天至第六天药量减半,制成适口药饵喂鱼,每天一次,连喂六天。 2、烂鳃病:草、青、 、鲤等鱼都可发生,而主要危害草鱼。症状是病鱼鳃丝腐烂,鳃丝末端软骨外露带污泥,主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央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  相似文献   

16.
<正> 用中草药防治鱼病,方便安全,成本低廉,效果也好。可用来防治鱼病的主要中草药有:一、大黄。按鱼塘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2.5—4克,每克加50克3%的氨水浸泡24小时,然后,全池均匀泼浇,可防治鱼烂鳃病  相似文献   

17.
<正> 笔者养鱼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一些土方法防治鱼病,具有花钱少,容易找,效果极好的特点,现介绍如下:一、草鱼肠炎病。①烟叶:每667m~2水深1m,用烟叶0.5Kg 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并可治烂鳃、赤皮病等;②大蒜头:每100kg 鱼用大蒜头0.5kg,捣碎后与饵料拌和,连喂3天;③韭菜:每667m~2水面可用韭菜2.5kg,切  相似文献   

18.
枇杷叶可防治鱼类“老三病”近几年来,笔者多次采用批把叶土法防治鱼类烂鳃、肠炎、赤皮病等,不仅此法效果好、而且经济实惠。在鱼类发病季节,每千克鱼用500克批把叶与适量的水煮沸15~20分钟,连渣带汁拌米糠捏成困状,冷却后投到食合框内,连服3~4天,使池...  相似文献   

19.
一、水霉病:多发生在水温低于22℃以下的早春,由霉菌侵入鱼体伤口致病。菌丝体在伤口大量繁殖,犹如棉絮;病鱼焦躁不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直到死亡。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在4~5%食盐水浸浴5~10分钟进行预防;(2)发病后每箱(25平方米)用孔雀石绿20克加入10公斤水溶化后全箱泼洒,或用1%小苏打和3%食盐混合液,将病鱼侵浴,当鱼出现浮头时即转入新鲜水中。 二、烂鳃病:此病常年可见,由细菌浸入鳃部引起。病鱼鳃丝腐烂变黑,鳃盖内表皮充血,常腐蚀成圆形透明小窗。防治方法:(1)鱼种入箱前用8PPM  相似文献   

20.
<正> 乌鳢烂鳃病,虽都烂鳃,但有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两种病原,由于病原不同,因而防治方法也不相同。1.病鱼症状1.1 细菌性烂鳃病患病乌鳢 体色失去光亮,不摄食,离群独游,不怕惊吓,鳃部粘液显著增多,鳃片呈灰白色,有些局部坏死。解剖检查,可见肝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