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永根 《经贸实践》2008,(11):40-41
永康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永康市依靠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三大先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永康经济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永康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块状经济模式的五金产业集聚。五金产业占永康整个工业经济比重的90%,年产值达7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永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压力逐步增大、要素成本急剧增加和产业产品档次不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永康工业转型升级,永康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大胆实践,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
浙江永康人文历史丰厚,五金产业源远流长,传统五金工业造就了永康以五金机械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目前,全市有五金企业6万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产品涵盖机械五金、装璜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小家电等一万多个品种,许多五金产品产销量居全国之最。永康经济建设取得喜人的成就,凭借传统五金工业的优势,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基本形成了“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市场,后劲在科技”的经济发展格局。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6亿元,增长10.8%,财政总收入8.01亿元,增长38.1%,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3.
<正>永康市聚焦打造“世界五金之都品质活力永康”目标,启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着力增强五金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筑牢永康市“世界五金之都”的标签,为永康五金“发力起跳”积蓄动能。强化工作模式创新,重塑部门管理模式永康市组建了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指挥部“一办四组五专班”,突破了行政职能划分的界线,构建了三级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兴旺 《经贸实践》2008,(11):42-43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永康市形成了“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市场,后劲在科技”的经济发展特点,“永康五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荣列2008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12,(9):19-20
永康市通过实施“七大工程”,在强实业、兴实体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建设工业强市,工业总产值从5年前的500亿跃升至2011年的1000亿元,成功实现“千亿永康”建设目标。“七大工程”为: “三区建设”工程:打造国际五金名城 一是抓好区域国际品牌创建试点工作。该市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强传统产业技术革新;以产业联盟为抓手,加强新兴产业培育开发;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强五金产业配套建设;以优化结构为抓手,加强产业集群效益集聚,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助动”三方联动的创优创牌格局,力促“永康五金”品牌由“国家级”向“国际级”迈进。2011年,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示范区成功跻身全省产业集群区域国际品牌首批试点名单,永康五金产业由国家区域品牌向世界区域品牌迈进。  相似文献   

6.
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半丘陵地区。素有“五金之乡”的美誉,目前永康市“中国科技五金城”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产业基地。五金产业是永康的主导产业,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主导产品有五金机械、电动工具、保温杯、防盗门、滑板车、化工、建材等。永康是中国最大的五金出口供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滑板车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保温杯生产基地。一、永康市五金产业的发展现状1、发展形势分析。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方向的转移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7.
毛立波 《经贸实践》2008,(11):37-39
永康,百工之乡,传承千年的小五金手工艺,养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永康深厚的五金文化积淀才焕发出工业文明的光芒。30年后的今天,小县城已经成为有近万家五金企业,全国最大的电动工具、衡器、金属安全门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闻名海内外的“五金名城”。然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永康五金业也遭受了新的冲击。站在历史发展的难得机遇时期,永康市委、市政府把经济的转型升级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以战略眼光谋划与推进未来目标的实施。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市委书记徐建华。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3)
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为五金特色深厚的百工之乡—永康,将电子商务更好地融合运用到永康企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使永康传统五金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文章从永康五金产业的发展和现状入手,引出电子商务在永康五金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文章结合本地企业电子商务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就电子商务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从政府、企业、电商从业人员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分析了实施关键点,期待对永康市的五金产业对电子商务的方式和方法运用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永康市素有“百工之乡”、“五金之乡”之称,历史上就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之传说。这种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工商情结,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后,被演泽成为永康以五金制造业为支柱的区域特色经济,五金制造业已成为推动永康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经过“保温杯热”、“防盗门热”和“滑板车热”等几轮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0.
程成 《经济世界》2003,(7):73-73
有“五金之都”之誉的浙江省永康市,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调整,提高了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的五金制造基地,为“五金之都”在新的一轮竞争中抢占了有力的位置。现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制造业呈现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的趋势。发达国家制造也向发展中国家梯渡转移。面对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浙江省提出建设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战略构想。永康五金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产业结构、市场基础,还是企业素质、发展潜力,都已具备了建设现代化五金制造基地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永康市是闻名全国的“五金之都”,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浙东低山丘陵盆地。近年来,该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经济占了全市经济的90%以上,以五金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已经初步形成,具有块状经济特色的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宽阔的空间。目前,在该市外来务工人员达二十余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37%,因此,以工补农、发展特色农业有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现今经济发展中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经济现象,而集聚产业对外转移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文章使用区位熵指标衡量永康、武义和缙云地区五金产业的集聚程度,然后使用2001—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永康市五金产业对外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永康市五金产业的对外转移促进了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对五金产业转移是如何影响永康市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众泰集团,这个组建于2003年的车企新锐,连续6年纳税居永康市首位,短短几年中演绎了五金业之都的华丽转身,成为永康首家“航母级”企业。  相似文献   

14.
赵瑾 《经济论坛》2012,(1):67-69
浙江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与发展,已位居“中国十强品牌市场”首位,也是浙商行业龙头市场.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专业市场的功能与地位逐步下降.如何延续永康五金专业市场的生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经济,服务于浙中市场群整体提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永康五金专业市场转型、提升的动力以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产业集群化,永康市五金产业占该市工业经济的90%以上,其集聚度之高全国少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而推进创新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保护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总部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地区)所追求的新的经济形态。永康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永康五金产业层次,有利于巩固五金产业的核心地位,有利于突破要素制约、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优化结构发展三产,有利于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要转变永康经济增长方式,使永康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通过总部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市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善,构筑一个自己的发展平台,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发展新型服务业等手段,发挥政府的调控和服务职能,完善支撑体系,突出总部经济战略重点,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基本框架,充分利用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国内外闻名的五金市场的优势,来发展区别于其他大城市的具有永康特色的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7.
会展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永康以五金制造闻名,在此基础上,永康振幅政府积极发展五金展会.本文以永康为例,通过对永康五金博览会的状况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卢佩霞 《经济论坛》2007,(18):24-27
体育用品制造业是所有从事体育相关用品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集合体,包括体育器材、体育设备、运动服装等。素有“百工之乡”、“五金之都”美誉的浙江省永康市,近几年,伴着“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和喜迎2008年北京奥运的健身热潮,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成为该市继“保温杯”、“防盗门”热之后的又一“浪潮经济”。这种以健身器材、休闲运动车为主导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的集聚,不仅推动了永康GDP指数的增长,同时也壮大了其五金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永康市作为浙江省十大块状经济五金产业核心区,五金产业有相当规模。近年来,面对欧美的金融、次贷两次危机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重重压力,永康市通过抓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工业有效投资和改善“强工”服务环境等,稳步推动五金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强市建设。全市工业总产值“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7%,2011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企业新产品产值、规上企业出口交货值等均又有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产业集群化,永康市五金产业占该市工业经济的90%以上,其集聚度之高全国少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需要大力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而推进创新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创新保护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