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铁路现行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已表现出对铁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宏观经济背景变化的诸多不适应。铁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应立足于建立以岗位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即实行“岗效制”:生产阶层职工的工资与业务素质、工作效率挂钩;管理阶层职工的工资按职责和贡献与业务素质、岗位绩效挂钩。建立符合铁路企业实际的工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铁路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对改革铁路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工资制度为主,其他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体系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岗位薪点工资制是以从业者的劳动岗位为主要对象,以岗位薪点数为标准,以劳动岗位要素和个人技能为依据定点数,以企业经济效益考核结算获取的工资为定点值,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大小和企业经济效益,按员工个人履职的实际贡献定系数综合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一种弹性工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实行岗位效益薪点工资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企业实行岗位效益薪点工资制的内容和结构及实施岗位效益薪点工资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青岛港务局轮驳公司船员占公司职工总人数的63%,是公司生产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广大船员最关心的工资问题一直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盈利船与非盈利船一个样”现象,船员自身没有压力,潜能发挥不出来。因此,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一、打破传统的工资分配方式,建立新型的工资分配制度 以往的工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不尽合理,固定工资占了较大比例,活  相似文献   

6.
简讯     
吉林省四平市客运公 司为搞活企业、提高经济 效益、转换经营机制、打破 “三铁”,在企业内实行择 优聘用、优化组合、按劳分 配的原则,充分调动了职 工的积极性。 一、改革分配制度 1.站、乘人员实行等 级服务分配制度。将站、乘人员分由三个等级,确定三个分配系数,分别乘以按经济责任制所得部分,为站、乘人员的个人实际工资。 2.修理工人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即把修理工人的劳动报酬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作业条件等紧密联系起来。 3.干部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结构工资由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劳绩工资三个部分组成,构成个人所得工资。 二、…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路运输资源整合和劳动组织改革的需要,就当前铁路运输企业薪酬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现代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总体目标,在科学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企业薪酬制度进行再设计,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企业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8.
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通过薪酬战略来实现人力资源战略,从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通过对薪酬战略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竞争优势作用的分析,提出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及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体系等铁路运输企业的薪酬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有成功的,也有不少效果欠佳的。从调查中看,岗位技能工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搞岗位技能工资时,只注重其本身,忽视岗位技能工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使岗位技能工资孤军奋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一种分配手段,只是分配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从岗位技能工资本身来看,实施基础是工作岗位,保障是考核。因此,没有合理的工作岗位及科学的考核手段,岗位技能工资就难以生存。然而企业工作岗位的制订,是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改制的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员工普遍持有公司股份,大大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公司以改制为契机,将员工薪酬与所作的贡献紧密结合,对收入分配制度作了重大改革,构建了以岗位等级工资为主体,多种方式为补充的薪酬分配制度,寻求薪酬分配定性与定量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