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深华 《当代陕西》2004,(11):24-24
10月25-29日,省委组织部第三批机关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下基层体验生活活动在革命圣地延安进行。  相似文献   

2.
抓住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找到了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抓手;有的放矢,就是要通过下基层找到问题这个"的",才能用好政策这个"矢"。下基层,对各级领导机关是一个把握基层动态、推进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对各县是一个协力解决问题、合力助推发展的落实机制,对机关干部是一个接地气、转作风、提能力的培养机制,对广大群众是一个畅通反映意见建议渠道、促进利益诉求协调解决的保障机制。这些与我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机关干部在下基层中,重调查轻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调查与研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的过程。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升华,没有调查就没有研究。反之,没有研究,调查也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然而,我们许多同志对此认识不足,把调查看成是调查和研究,认为下基层走走看看,查查问问,就是调查研究。从这几年下基层情况看,不论是联合工作组,还是单项调查,从认识上、组织上以至在实际调查中  相似文献   

4.
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切实推进基层工作,培养锻炼干部的一条好途径。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阻力或障碍,其中机关干部自身的心理阻力或障碍,一是一个很值得引起重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机关干部下基层,要真正做到察民情、交朋友、做实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笔者认为,须当做到“七忌”。  相似文献   

6.
润物细无声──江西省委组织部工作组肖田蹲点纪实赖文政,李国生,廖毅今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号召万名机关干部下基层。省委组织部闻风而动,派出6位干部组成工作组,蹲到宁都县肖田乡。在山区1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们日顶骄阳,夜戴星月,访农家、摸实情、指迷...  相似文献   

7.
最近,某处为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组织一次减轻农民负担大检查。检查之前,上级部门又发通知,又拟方案,还指派人员下基层预先联络。可谓兴师动众,声势浩大。基层听说检查组要到了,一边派人准备汇报材料,一边组织填写“政务公开栏”和“农民负担‘明白墙’”,大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就像掉在井里的瓢,看似下去了,但是还浮在水面上。"说这话的是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现代快报》刊载文章指出,现在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在运作过程中却变了味,没下去之前,下属和基层官员都要发文件、下通知、打  相似文献   

9.
某地一同志从基层调研回来,写一总结报告呈领导。领导发现报告中把“下基层”写成了“吓基层”,纠正道:怎么能把“下基层”的“下”字多写一个口呢?该同志一脸严肃道:现在某些人下基层总带一张嘴巴,作指示,发议论,且大吃大喝,这不是“吓”基层吗?这可能是笑话,但却能反映出少数干部下基层时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新学 《发展》2011,(2):48-48
扑下身子到基层 亲历亲为作公仆自2009年5月份,全国“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委组织部紧密结合全区组织工作实际,着力在解决基层困难、加强基层党建、强化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康新春 《发展》2011,(2):47-47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深”人基层,“心”系群众,“情”撒田间,“意”留乡村,先后组织开展了“组工干部调研月”“建国前老党员走访慰问周”“组织部长接待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拓展了下基层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龚亮保 《老区建设》2014,(11):11-13
6月的赣鄱大地,酷暑已悄然来临。然而酷热却更加激起了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机关干部下基层的热情。6月5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第一个“连心”小分队一行11人,在办党组书记、主任章康华的率领下,带着自备的被子和生活用品,深入到吉安县天河镇开展办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连心”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李士春  段晓津  刘小军  唐荷 《发展》2012,(6):130-132
为了保证油田企业数字化改革进程下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西峰采油三区在工作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本文针对数字化改革下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数字化改革下基层党组织设置及运行的基本做法,提高了油田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最近,下乡调查,每到一处,“乡村干部真苦”的叹息声不绝于耳,从乡党委书记到一般干部都感到农村工作难做,由此出现了“基层干部盼进城,机关干部不愿下基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临渭区推行“三联三促三提高,三级联动抓落实”工作机制,区级领导、区直部门及乡镇办领导干部、机关干部联村包户,零距离服务基层,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下基层不是面子工程 当前,全省正在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干部敷衍应付,搞面子工程.具体表现在:有的单位行动迟缓,认为干部下基层是一个包袱,借口业务工作繁忙,人员力量不足,要么不理不睬,要么支差应卯,有的单位下基层满足于大轰大嗡,赠送一点物资,慰问几户群众,表态给几个项目,就认为完成了任务,不摸实情,沉不下去,有的干部不是主动地深入基层,而是抱着"交差"的心态,到农村转一转,看一看,早上去、下午走,蜻蜒点水、走马观花,糊弄单位、愚弄群众;有的干部架子大,下基层热衷于搞层层陪同、既让基层苦不堪言,又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  相似文献   

17.
金台区在开展"三问三解"深化"十大系列活动"中,全面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1000多名机关干部"身"入基层,"心"入群众,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措建起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赢得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数据处理是整个普查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普查数据的质量和最终成果,直接关系到普查工作的成败。历次普查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有科学的普查方案和全面、细致的登记培训,如果数据处理的环节没有抓好.不但影响数据质量,而且影响普查数据的时效性。目前,全省市县二级经济普查业务骨干的综合培训工作已经结束,下一阶段在做好对基层普查员业务培训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上面千条线,下边一针穿。”这是乡镇政府工作的真实写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好基层政府工作,是摆在各级组织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长期的乡镇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使基层工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对机关干部职工实行聘任制,使之外有压力,内有动力。撤区并乡后的兰溪镇,有机关干部职工103名,老中青三大板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千差万别,人浮于事、自由散漫现象相当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政府挂帅的办法,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快讯》2012,(42):79-79
秋去冬来,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又多了起来。本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却有一些人把好“经”念歪了.将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还在机关,“好好准备准备”的通知早已下去了;有的下基层警车开道,记者拍照,陪同班子一套又一套——这种场面中,群众即使被找来座谈或被访谈。也浑身不自在;有的光拣经济效益好的单位部门检查、调研,吃、住、玩极尽高档;有的怀私心杂念,或要求下属单位关照亲朋好友,或摊派价高质次的商品;有的不了解卖隋就发号施令,胡乱指挥,让人执行不好、不执行也不好。这样下基层,只会“吓”到基层的干部群众。下基层的领导千部应端正思想,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实实在在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才不会将“下”变成“吓”。张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