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捍卫了票据的最基本的属性,流通作用。但是票据法不单单要保证票据流通,同时也要兼顾票据债务人的利益,故要坚持相对无因性。本文从对票据无因性的基本理解,谈到坚持相对无因性的必要性,再通过国际票据法与中国票据法立法的对比,对中国票据法相对无因性的未来立法,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任洋 《中外企业家》2014,(7):149-151
首先介绍了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内涵,分析了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的含义、内容、产生基础、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价值,继而引出对我国现阶段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立法情况及现实绩效分析。目前,现行的立法规定并未明确体现票据无因性原则,在实务过程中票据的流通并不顺畅,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票据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票据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票据流通基础之上的,而票据能否流通,就在于票据权利是否具有无因性。票据无因性可以说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现代票据法的最主要的立法原则。纵观世界各国票据法和国际统一的票据法,在贯彻票据无因性方面都是一致的。然而,我国现行票据法存在着关于票据无因生的立法缺陷。《票据法》的修改已列入2005年立法计划,笔者也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连杰 《活力》2010,(10):29-29
票据的无因性是票据的一大重要特点之一,票据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其效用的实现关键在于流通.因而我国票据的立法宗旨就是便捷和安全,因此票据的无因性即是由票据的流通性这一最基本特性所决定的。无因性概念,是德国概念法学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最早发端于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并在其巨著《现代罗马法体系》一书中得到系统阐述,而且得到德国立法的充分采纳。  相似文献   

5.
论票据抗辩     
票据作为在商品经济中长期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工具,以其良好的流通性和信用性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品经济愈发展,就愈需要运用票据这一工具来清偿由于频繁而又大量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债权债务;而票据的被广泛使用和流通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票据的诸多特性中,无因性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元因性也不是绝对的,要受到一些限制,其中票据抗辩便是其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程武 《企业导报》2009,(6):21-2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票据的适用越来越广泛。在制定满足迅猛发展票据市场的需要过程中,借鉴他国对票据无因性原则的经验,分析我国无因性原则的缺憾和适用上的阶段分析,提出适用我国客观实际的票据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对票据无因性原则没有清晰的定位,强制规定票据流转时的交易背景和债权债务关系应当真实有效。但该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瑕疵,且在票据的实际使用上也存在一些不便,与现代票据行为的无因性理论相违背。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该规定不符合票据行为的无因性,且与《票据法》的个别条文相抵触,破坏了《票据法》的内部统一。本文拟从票据无因性的内涵与沿革出发,分析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在此基础上,探讨第十条第一款的合理性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自开展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以来,票据所具有的支付、流通和信用功能得到了认同,它对促进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转移债权,及时结清债务,约期付款,规范商业信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减少现金使用,节省流通费用,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票据法以追求票据流通便捷与交易安全为其立法宗旨,所以票据法中所规定的各项制度都是以该项原则为出发点的.票据善意取得便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和票据的流通性而设置的一种重要的票据制度.我国<票据法>第12条规定的反面解释肯定了我国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试着对票据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及效力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理解票据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0.
融资性票据已经成为企业筹措资金,优化融资结构和发展票据市场的迫切要求。票据融资性功能在现在票据法律制度下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融资性票据的推行需要打破票据融资理论“瓶颈”,建立和完善票据市场配套制度,以适应融资性票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融资性票据的特点,并应用《票据法》的一些规定对票据融资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就我国能否出具融资性票据及票据业务的创新提出了相关见解。最后针对推行融资性票据所带来的风险,对票据市场的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张展世 《企业导报》2010,(3):162-162
票据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信用工具,为确保票据债务人到期能够履行自己的债务,增强票据的信用,促进票据流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均规定了票据保证制度。就我国现行票据制度中关于部分保证、略式保证、支票保证、以及融通当事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票据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信用工具,为确保票据债务人到期能够履行自己的债务,增强票据的信用,促进票据流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均规定了票据保证制度。就我国现行票据制度中关于部分保证、略式保证、支票保证、以及融通当事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不因票据的基础关系无效或有缺陷而受影响,票据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即为有效.银行在票据活动中处于票据当事人地位.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抛开了商品交易或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合法、有效的问题,抛开了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及持票人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只强调票据形式合法,这就意味着银行在票据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比一般非票据关系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在此,笔者拟对其作以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其他国家票据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融资性票据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扩展了票据市场规模,促进了票据市场发展。在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性票据业务早已萌生并客观存在,但我国现行票据法对票据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规定,使我国融资性票据的发行难以实现,限制了票据市场的发展规模。为此,应对我国的票据法律体系加以修改和完善,承认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地位,从而促进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日红 《西部财会》2003,(4):44-45,47
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日渐突出。因此,大力开展票据业务,从政策、资金、利率、内部机制等方面对票据业务进行重点扶持,充分利用票据业务的特点,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自己或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它具有无因性、流通性等特征,决定了票据具有支付、结算、流通、信用、融资等功能。正因为如此,票据诈骗成为一种新的犯罪趋向,并且发案数量多,被骗款额大,查处难度高。我们从近几年的金融审计中发现,利用票据诈骗客户和银行资金的犯罪活动现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票据诈骗日趋猖獗,并呈上升趋势。仅以某行沈阳市分行为例,2000年以来该行共截获银行票据诈骗案件14起(其中2000年1起,2001年2起、2002年1l…  相似文献   

18.
空白票据在实务中经常用到,但空白票据只有具备相应的要件方生票据效力。关于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学术界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本文详细分析了空白票据的构成要件,并对我国票据法有关空白票据构成要件的若干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票据的信用基础薄弱,真实性查询困难由于部分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信用差,影响了部分票据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使市场对所有票据的信用产生怀疑,即使是信用好的企业签发的票据也难以被接  相似文献   

20.
票据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信用和支付工具,其基本特征就是要在多个当事人间流通,因而票据法在保障票据流通的快速性和及时性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票据流通的安全性,以及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票据的抗辨和票据抗辩的限制制度正是实现这一立法宗旨和法的公平价值的重要制度。本文讨论票据抗辩的限制与反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