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宁波经济》2007,(3):37-38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宁波实现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地位的要求 加快构筑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形成较之其它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联系和分工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这是长三角南翼诸城市更好融入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逐步确立和不断提升宁波在长三角南翼都市经济圈中核心城市的地位,是宁波服务服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实现宁波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之间的竞争。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要素集聚效应的充分发挥,都市圈能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是顺应区域发展潮流、打造区域共赢格局的必然趋势,也是转变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湖州是最有条件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今后一段时期启动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城市。实行区域发展的空间倾斜战略,加快湖州发展,促进湖州崛起,必将大大增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4.
《河北经济研究》2005,(9):31-34
以“三区一县”为主的沧州市中心城市经济圈建设,就是把沧州市本级和沧县、新华区、运河区、市开发区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消除相互制约、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行政区划上的壁垒,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空问布局和经济总量,外对京津冀城市经济圈、石家庄经济圈、山东济南经济圈有承接能力,内对沧州区域有较强带动辐射的能力的中心城市经济圈。这个经济圈,首先是整体开放的经济圈,即经济圈区域内每个经济单元都呈开放型,公共设施、都市建设统一规划,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是整体互动的经济圈,即市级与区级之间,“三区一县”之间,“三区一县”与市直部门之问,本经济圈与周边县市以及环渤海、环京津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资源、产业、利益“三频共振”。  相似文献   

5.
宁波都市经济圈战略构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经济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城市空间和经济组织形态。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多以及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了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国内对于城市群、都市经济圈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都市经济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孙克勇 《发展》2010,(4):45-46
经济圈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都市圈”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和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方向。可以说都市经济圈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通过都市经济圈的建设,以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的带动,对加快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并行不悖的趋势,城市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群则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大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超级城市群这五大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的五大增长极;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也凸现出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大、中、小城市有序分工为网络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从而使这两大经济圈成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第六大城市群和第六大增长极。在这种大的背景和趋势中,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来带动省域经济的发展,这是我省适应当前国际化、区域化经济发展趋势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路。然而,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省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必须首先明确我省中心城市尤其是济南和青岛两大中心城市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位置和战略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中心城市以明确的功能定位,这样才能使战略思路的制定与实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6,(9):24-25
加快发展市域经济,打造宁波都市经济圈,这是对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既定战略目标的丰富和提升,也是把握新的战略机遇,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创新。目标内涵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一个十分宏伟的目标,也是宁波未来的美好蓝图。这一战略目标,实质上是把具有国际枢纽港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3)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化加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使区域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最后,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文献指出,区域发展寻求“大市场、大整合、大突破”的强烈发展趋势将可能使产业链-城市链-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有关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等问题将成为近期中国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琦 《开发研究》2006,(1):22-27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均衡的根本性新变化、市场经济大环境转变带来的新挑战,结合西部大开发区域范围大、区位条件差等现实,本文提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速度和提高西部整体发展的最佳选择是建立西部自己的经济圈,而最有现实可行性的选择是: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基础条件较好、区位相对集中、经济联系紧密、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圈、并具有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实力的四川成都、重庆和陕西的西安三大城市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形成“西三角”经济圈,通过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和城市集群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最大限度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区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尽快地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消除区域极度不平衡格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对西三角经济圈的内在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难点和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对策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杭州都市经济圈应该以杭州中心城市为核心,而不能以整个杭州市域为核心,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是具有空间约束力的规划,其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放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上面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州西岸地区是珠三角与粤西、大西南的重要联结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远远落后于东岸地区,存在着经济增长极辐射力弱、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等问题。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等给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西岸地区要发挥广佛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珠江三角洲西岸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建立珠江三角洲西岸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促进西岸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构调整信息》2004,(1):19-19,20
按照“做强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的要求,江西加快省会中心城市建设,逐步把南昌建设成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同时,加快京九铁路、浙赣铁路、出省主通道沿线城市发展,尽快形成若干个区域城市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石琳 《发展》2010,(9):23-23
甘肃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战略决策的提出,标志着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发展的号角在我省正式吹响。临洮县作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镇,必须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近靠兰州的区位优势,通过打造洮河长廊经济带,积极主动做好“四个对接”,努力将临洮打造成为“兰白”地区的”四大基地”。  相似文献   

15.
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省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实现山东中部崛起、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泰安市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错位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相似文献   

16.
产业价值链分工是区域产业整合发展的主导趋势,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对于区域产业整合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分工,以产业间分工,而不是以产业价值链分工为主导。津冀与北京基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工发展十分明显,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具有较强互补性。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相应提出北京主导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琨  刘鹏飞 《中国经贸》2014,(13):49-5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小城镇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为主的都市经济圈逐渐成为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兰州都市圈作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对甘肃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城市流理论与方法,根据2010年甘肃统计年鉴以及201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兰州都市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进行测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都市经济圈中外向功能量普遍较弱,城市流强度整体较低,有些地区由于过于贫困部分数字甚至出现“倒置”现象,都市圈内城市功能仍然较为单一,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清  查祥德 《发展》2011,(12):101-102
本文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后来学者对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补充为切入点,在对甘肃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十六字战略:以兰白都市经济圈为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中部地区组团发展,最后完成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新型城市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杭州市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新型城市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都市经济圈和浙中城市群为重点区域,以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创新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项目集聚区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统筹余慈地区发展在我市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余慈地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省委、省政府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作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的战略决策。这既是我市促进余慈地区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现代化大都市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