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引,从明确邮政企业功能定位、发展混合所有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和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等方面,探讨了“十三五”时期中国邮政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政》2014,(2):12-12
1月16日至17日,2014年全国邮政速递物流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将围绕重点工作,大胆改革,勇于突破,真正实现转型新发展。会议明确,2014年速递物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集团公司整体部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推动转型发展,全力加快业务发展速度;优化能力布局,切实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强化集中管控,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客户体验,突出安全、时限质量和售后服务核心优势,实现转型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提出具体意见。 ——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调整企业组织机构。改革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组织体系与管理流程。取消企业行政级别。企业不再套用国家机关的行政级别,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岗位相应调整。管理人员实行竞聘上…  相似文献   

4.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邮政公司化改革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企业价值观的根本转变”成为推动公司化进程纵深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推手。邮政传统的、相对脱节的管理机制上升为当前公司化进程的主要矛盾,并成为改革的重点。比如,在邮政的绩效管理中,许多单位将业绩作为绩效考评中的唯一标杆,走人了“唯业绩论成败”的另一端。然而从企业价值成长的角度看,业绩并不是公司价值成长的唯一基础。  相似文献   

5.
把邮电劳动工资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本刊评论员当前,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下,全国各地正在进行一场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邮电企业改革也将不断深化。在这一大环境下,加快邮电劳动工资改革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劳动工资改革事关企业运行机制转变,是企业建立激励...  相似文献   

6.
于吉 《当代通信》2004,(7):13-13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就要依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7.
《邮政技术》2008,(3):5
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日前明确了促进2008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思路,其中包括:要深化电信、铁路、邮政、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人,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继续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学家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指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同样可以认为,包括组织选择在内的企业制度选择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前提、活力的基础。简而言之,制度选择是企业的生命线。随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工作的结束,中国电信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逐步提上日程。中国电信作为国家主体通信企业,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顺应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尽快建立起符合经济规律、适应电信通信特点的有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电信企业制度改革的唯一选择,也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中国电信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宋超 《中国邮政》2007,(3):39-40
建立公司制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不同类型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途径。邮政企业实施政企分开、实行公司化运营已是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当前改革关键时期,对地市局来说,创新理念,增强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经贸委将加快国有企业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工作会上说,在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尽快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机制。企业要精简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次。今后,除少数应由出资人管理和应由法定程序产生或更换的企业领导人员外,对所有管理人员都应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要坚决打破"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变过去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建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机制。今后,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强制企…  相似文献   

11.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中国移动作为世界500强企业,要实现“构建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创新作为上市公司脱胎换骨的重要标志,通过一定时期的渐进调整与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具有竞争力、业内一流的“明星团队”。  相似文献   

12.
李克超 《邮政研究》2000,16(6):18-19
以深化基层邮政企业改革为目的,通过对现行经营管理体制分析,找出了制约基层邮政发展的原因,同时针对目前状况,提出了改革管理体制,参与市场竞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承包经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改革不合理的作业方式和制度,与市场经济接轨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什么是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现有的电信企业,这将是我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不断探索和明确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现代企业制度的由来及特征出发,对今后电信企业发展改革思路做一粗浅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广大电信经营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由来及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于古典企业制度和早期企业制度而言的。迄今为止,国内外企业已先后出现过三种较为典型的企业制度,即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布,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大型国有企业,邮政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中国特色邮政事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看,邮政改革属于比较迟的国有企业改革。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邮政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来提高国有资产产出效率。按照政府职能模式组建的邮政企业制度,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人格不健全”、“权责不清”等弊端,这是影响产出效率的根本问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这些特征正好是国有企业体制的不足。从这个角度讲,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邮政改革的切入点,是首要环节,但并不能涵盖邮政改革的全部。邮政改革是以“发展”为目的的自我完善与革新,是一个动态而持续的发展过程,其内涵要大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但在改革初期,可以讲邮政改革直指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党建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的政治优势,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既是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华 《中国邮政》2010,(6):52-52
江西邮政速递物流专业化改革至今已有三年的时间,改革初期,我们的队伍专业化不强、网运能力薄弱、市场份额不到30%。作为百年品牌的邮政企业,速递物流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程序、运营机制都深受传统国有企业的影响,我们既不能一味地继承陈旧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彻底地将传统摒弃,只能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燕 《中国邮政》2014,(1):16-17
中国政府已经将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十二五“乃至更长8寸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提出了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的“五大战略”,同时也印发了《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和《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指引》等文件。中国邮政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深刻领会“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内涵,按照上述“两个指引”文件的精神,研究制定出自己的、可行的实施路径和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驻马店市邮政局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面对改革发展对队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近年来持续、深入开展了以“五个一工程”为主题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20.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进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过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邮政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要求我们努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转型,通过提升审计理念、拓展审计职能、整合审计资源、创新审计方法和强化审计管理,提高审计工作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