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合肥将投入2.0162亿元用于农网工程建设,并计划完成肥东县撮镇、肥西县三河镇、长丰县岗集镇新农村电气化镇建设,建设41个新农村电气化村。新农村电气化是指通过农网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加强农村电网的安全管理和用电服务,改变过去农村常发生的低电压现象,降低农业生产用电的损耗和费用。在“十一五”期间,合肥市肥东、肥西、  相似文献   

2.
新的农村电网改造、扩建,继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用电需要。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要保持快速发展,农村的供电能力就要保持较快、较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长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研究了农村电网改造现状,以期为农村电网建设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洪俊 《辽宁经济》2003,(12):82-82
海城市农电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化“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的理念.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的力度,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千方百计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不断强化行风建设.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用电环境.有力地支持了海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局连续7年保持省文明单位荣誉.2002年7月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了双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梁德 《广西经济》2006,(8):56-57
西林县自2000年1月开始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和实施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至今年7月止,6年多来共为全县8个乡镇18622户减轻农民负担650多万元,平均每年减负100万元以上。西林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开展的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总投资5448万元。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10千伏台区任务189个,10千伏线路建设与改造103个项目,由原来主干线23条249公里增加到82条522.73公里;新建古障镇至县城北35千伏线路40公里工程项目,35千伏输电线路由146.64公里增加到191.38公里,使农网改造覆盖范围内的农村居民18622户真正得到实惠。今年1至7月,全县农村用电量为1492.44万千瓦时,比农网改造前的1999年增长79.3%。  相似文献   

5.
农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德政工程。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菏泽市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实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以来,在省电力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广大电业职工、农村电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励精图治、顽强拼搏,截止5月28日圆满完成了三年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全部任务,并于7月14日通过了省集团公司组织的整体验收,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上半年完成提前一个月,纟国家要求年底前完成全部农改任务的时间提…  相似文献   

6.
今年,宁夏将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投资7.06亿元,其中1.6亿元重点解决28个塞上新居、109个设施农业、118个生态移民的用电问题,加快宁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10):14-15
今年,宁夏将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计划投资7.06亿元,其中1.6亿元重点解决28个塞上新居、109个设施农业、118个生态移民的用电问题,加快宁夏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本在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基础止,着重阐述增加农民收入对策选择。一、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速农业化进程。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四、实施科教兴农方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强化农村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张发基 《发展》2000,(1):25-2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自实行"两改、一同价"以来,我国农村电力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后,农村电力面临新的任务和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原县域电网设备基础差,网架结构不合理,电力设备普遍老旧,多数属于淘汰产品,技术性能差,农网一、二期改造资金有限,与所需改造资金相比,缺口较大,所以,改造标准不高、改造面有限。而且,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完成改造的农网, 又出现了新的用电瓶颈。此外,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经历了较长的改革进程,不能说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所有这些因素限制或阻碍了农村电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山经济》2007,(12):34-37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稳步推进。近日,丰润区政府研究室对该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方新利 《魅力中国》2013,(25):343-343
随着电网建设的升级发展,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电网建设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对加强农村配电网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期促进农村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农村电力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这是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政策是对农业内部的解放.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乡镇企业发展政策是对农村的解放.解决了基本实现小康问题;那么.这一次就是对农民的解放,解决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今年,海南电网确定了“一心三化”的农电发展新思路,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实现城乡供电管理一体化、城乡电网建设现代化、农村供电服务精细化,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农村电网。海南电网去年已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省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而且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客服系统覆盖至全省农村的省级电网。现在,全省城乡10千伏配网规划工作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5.
西部月历     
《中国西部》2010,(2):18-18
贵州 今年将投资115亿元对电网进行建设改造。贵州是我国"西电东送"南线重要电源省,但本省农村电网输电容量不足。在南方电网支持下,贵州电网公司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总投资330亿元左右,全面建设和改造贵州电网。建成后将完全满足农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6.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本文在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基础止 ,着重阐述增加农民收入对策选择。一、调整和优化农产品的生产结构 ,发展高效农业。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发展乡镇企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四、实施科教兴农方针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五、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强化农村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我市共有乡村人口520.6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67.8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3%左右。农村劳动力28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140万人,占49.7%。从事第二产业的89.5万人,占31.7%。从事第三产业的525万人,占18.6%。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民族的绿色“心脏”,是人类的哺乳业,农业是定天下的全社会产业.农字号问题是天字号问题,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农业,勿忘农业。实践证明: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没有农业,便没有发展的一条硬道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0%的国上面积在农村,80%以上的人口是祖居农村的农民,农村人口占全世界农村人口的1/4多。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9亿多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的三个基本手段(种植业、养植业、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缺一不可,这是我国的国情、农情,也正是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廖永丽  余敏 《魅力中国》2014,(20):394-394
农村电网建设发行工程是一项规模大、注入资金多、任务艰巨、涉及面广的为民工程德政工程。龙泉驿区检察院针对贪污农网改造资金等案件中存在的问题,派员深入到全区19个乡镇供电所进行了专题调查,认真分析滋生职务犯罪的原因。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检察建议和加大了监督力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一、二期农网发行项目的工程施工已全面结束并投入运行,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也于去年12月开始实施“同网同价”。  相似文献   

20.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非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由2003年的21.7%上升到2004年的26.8%,提高了5.1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