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并提出了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价值均衡观,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刘大帅  孙刚 《价值工程》2006,25(3):65-67
盈余管理现象在理论界、实务界都受到广泛关注。而盈余管理是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现象在理论界、实务界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及企业盈余管理与企业契约的交互作用,指出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并通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契约关系,为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会计信息会影响债权人的决策,因而企业作为债务人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对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产生影响。对于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上市公司,银行是否识别盈余管理行为。近来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使用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的有效性。在会计信息利用上,契约往往更为注重其他方面,本文探讨的有企业背景,市场有效性,审计报告,审计单位等。这些更大被债权人所识别,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产权经济学契约理论为框架,从企业内部契约和外部契约方面评述了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文献,从有效契约观和机会主义观的角度评析了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文献。通过相关文献比较发现,与发达资本市场上的企业相比,在内部契约方面国内企业管理者基于分红计划而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占主导,外部契约方面,为达到监管部门政策要求而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占主导,且国内与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相关的研究结论基本都支持机会主义观,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也不足。并指出了我国研究尚存在的差距以及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报酬契约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盈余质量特征会影响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报酬契约的选择,反之,管理者持股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也会对盈余质量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可靠性和及时性较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授予管理者较多的股权;管理者持股对盈余及时性产生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盈余可靠性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凌春华  陈龙水 《企业经济》2002,(10):69-70,90
一、企业盈余计量的产生及企业盈余管理制度的确立 1、企业盈余计量的产生 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是人力资本要素与非人力资本要素相互订立的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其中作为非人力资本的企业出资方(企业所有者)与作为人力资本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契约是这一系列契约中最主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动因的契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盈余管理定义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存在的必然性可以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的产生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基于此,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牛广君 《活力》2011,(18):78-78
盈余质量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因为盈余质量的研究既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的分析手段.又可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还能为经营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信息。而契约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契约不完全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进行定量衡量,使用不完全契约、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发生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动因,及其发生后对企业盈余质量、财务绩效、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社会责任缺失会降低其盈余质量和财务绩效,提高其资本成本,应进一步提高相关信息披露及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