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儿童产品的广告创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产品的广告诉求对象既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家长。由于两者的消费心理存在着极大差异,使得儿童产品的广告创作与一般消费品广告创作有所不同。儿童产品的广告创作应该把握儿童的广告接受特点,明确广告诉求对象,针对诉求对象分别制定不同的广告策略,同时在广告创作中要注意避免不利于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少斌 《当代经济》2010,(13):34-35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广告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刺激、对消费知识的传授、对消费资金导向的论述,说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广告给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人文品格是现代广告的一大表征。其涵义包括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可持续消费观。赋予现代广告以人文品格,既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是现代广告健康发展的需要。坚持服务至上、强化人性诉求、注重品牌塑造、彰显公益理念是塑造现代广告人文品格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广告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注入了科学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从而丰富的发展了现代广告创意策略。应用较为主要的广告创意策略:USP广告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广告定位策略等可以使广告创意臻于完美而获得创意工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刘桃良 《经济师》2012,(6):52-54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诗词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前人主要是从文学角度解读和研究唐诗宋词,成果丰硕。根据唐诗宋词丰富的思想内容,从广告方式和广告作用的角度,分析唐诗宋词中的广告文化现象。以挖掘和强化中国广告文化元素,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结合,把古代诗词融入广告创作,强化和提升中国广告的魅力和地位。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子钰 《大陆桥视野》2011,(4):64-64,66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是对广告任作家能力的挑战,它要求广告作家要思考而不能乞求于灵感,要遵循一定的创意原则.现代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注入了科学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从而丰富的发展了现代广告创意策略.  相似文献   

7.
阳林  刘卫华 《经济论坛》2002,(18):46-47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新世纪。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有序,在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方面,广告可以说为无数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广告也日益成为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商品的重要向导,引导人们卷入一个又一个消费浪潮。“跟着广告走”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所特有的消费心态。在儿童消费品市场,广告商品更是“小皇帝”们追随的对象。儿童是一个不成熟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无法严密完整地体会一般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他们很容易被广告的表面内容所吸引,广告对他们极易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儿童广告更加复杂,因为它必…  相似文献   

8.
现代广告创意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人情感的需求而在嬗变中升腾,从单纯的产品告知、造势转向构筑情感世界,巧妙地将厂告与艺术糅和在一起,着重开发、提统产品所蕴含的生活情趣,以简洁隽秀的语言,鲜明独到的画面,贴切传神,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寓意深刻、意犹未尽的超然胜境,赋予产品以浓郁的情感色彩,将无生命的产品演绎成情感的载体或是时尚的象征,使受众因此产生联想、回味、追忆、感慨、惊奇、赞叹等丰富的心理活动,不知不觉走进广告营造的温馨世界,接受广告输出的理念,在新的消费意境中体验全新的消费感受。“维纳斯…  相似文献   

9.
广告为消费者塑造了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这种"性别范例"是性别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表征。广告塑造的"性别范例"有传统的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也有体现现代社会新型两性关系的"性别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也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10.
理论分析显示广告支出与消费增长相互依存,广告可以通过诱导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刺激消费,消费增长也会促使企业增加广告支出。笔者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81年~2009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发现:广告支出、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广告支出是城市和农村消费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广告对消费的刺激效应不断下降,呈现出长期均衡的趋势。从宏观整体的视角来看,企业广告长期投放应保持理性,广告支出应维持在相对稳定合理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提出,在当今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消费领域出现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广告消费、一次性消费和独我消费,导致经济恶性循环、政治动荡不安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变形.面对日益严重的异化消费现象,生态危机开始产生并随之迅速蔓延,人类据此提出了低碳消费理念.实现由异化消费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变、政治和谐稳定、生态和谐发展及国际格局的分化重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丽霞  周艳 《经济师》2007,(8):46-47
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定义、特征入手,阐明广告创作与民俗文化结合的必要性,论述民俗文化对广告创作个性特征、文化精神意蕴等方面的影响,挖掘具有相同民俗文化心理的广告受众在情感、价值观、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明确广告的创作原则、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重要构成因素,是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创作的成败,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广告语言的研究愈来愈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它的创作视角多种多样,只有规范广告语言,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广告作品,从而促进广告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26-227
广告作为一种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战略形式,在发展壮大企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虚假广告盛行,而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的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同时也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并且对社会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国法律对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规定还不完善,部分商家、企业、明星唯利是图,同时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不成熟。鉴于此,应通过借鉴相关国外法律法规,完善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5.
熊蕾 《当代经济》2004,(7):33-34
在注意力等同于经济资源的时代,整合媒介资源进行高度密集的广告投放已经成为社会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广告能否吸引眼球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随之也滋生了某些违规操作和擦边球现象。针对广告如何在消费文化中健康发展的问题,笔者试图追溯西方商业广告发展历程,探讨现代企业在广告观念把握上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消费社会,人们的消费对象由物转为其所代表的符号价值。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大发展,同时也使广告开始承载社会公共伦理建构使命——通过符号传递一种新的消费文化、消费价值观。然而广告对符号的过度传播使整个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念发生了异化。因此,我们应对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广告传播伦理重新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的工业社会对消费的控制,从而产生了消费伦理问题。本文将对马尔库塞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科学技术根源与消费的当代启示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社会消费理念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各种理论在中国广告市场得到广泛实践。这些广告理论与消费形态是否契舍,决定了广告理论能否正确地指导实践、引导消费。中国当代消费形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并呈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广告理论以适应新消费形态。  相似文献   

19.
徐波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87-188
广告作为传播消费信息的特殊形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市场营销认为,消费者是市场营销的中心,所有市场营销活动都要围绕消费者进行。广告是通过信息传播使消费者对广告主所宣传的产品产生预期的积极反应,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生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影响。中国现代广告也不倒外,它明显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礼仪风俗和文学艺术观念等内涵,随时左右着国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当然也左右着广告的发展变化,而且还渗透于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之中。由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所决定,它既可促进现代广告的发展,亦可对现代广告起阻碍作用,为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尽量减少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促进作用,从而创作和发展具有民族品牌个性、形象清晰鲜明的本土化广告,并在此基础之上走“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