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丽 《中国经贸》2011,(6):66-67
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此次危机事件缺乏有效的事前管理,而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此次事件的危机处理,给出危机管理的相关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突如其来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全国老百姓震惊和愤怒。三聚氢胺奶粉事件初露端倪时,三鹿公司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最弱势群体——奶农:按照他们的说法,罪魁祸首是“不法奶农为多获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氢胺”。于是,弱势的奶农默默地承受了这些“指责”。  相似文献   

3.
从拒不认错到突然承认奶粉质量和三鹿有关,再到副总裁的公开鞠躬道歉,短短一周的时间,三鹿奶粉事件可谓波澜起伏。三鹿从高调否认到低调认错.颇具戏剧性。现在的问题是,三鹿已经道歉,并承诺回收问题奶粉,不惜代价救治受害婴儿.消费者会就此罢休,给三鹿一个改错的机会吗?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09,(1)
悲情缘由 "三聚氰胺事件"让三鹿品牌一夜间名臭全球. 在"三聚氰胺事件"未曝光前,三鹿奶粉的产销量连续十五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可称是真正的中国"奶粉大王".三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农村销路很好,据说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千家万户,成为三鹿的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突如其来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全国老百姓震惊和愤怒。三聚氢胺奶粉事件初露端倪时,三鹿公司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最弱势群体——奶农。按照他们的说法,罪魁祸首是"不法奶农为多获利润向鲜牛奶中  相似文献   

6.
胥美亚 《发展》2011,(3):88-88
2008年3月,三鹿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因生产含过量三聚氰胺的奶粉造成全国1000多例婴幼儿患肾结石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企业在社会安全、法律等各方面存在责任问题的关注。三鹿奶粉事件凸显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健康长久的发展,必须承担起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一、三鹿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及问题(一)三鹿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一是三鹿对政府的责任。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设计中,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政府是第二责任人。作为老牌国有企业,三鹿应做的是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严把奶粉质量关。二是三鹿对股东的责任。三鹿集团有权对集团股东的职权进行合理分配,对企业产品运营的深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将产品流水线等相关问题公开于股东。三是三鹿对员工的责任。三鹿是拥有上万员工的大型企业,赋予企业的责任不仅是员工平等机会、待遇的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毒奶粉事件让三鹿破了产,国内乳业也整体遭到重创,洋奶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3年增加了将近7倍。然而,最令人遗感的是,三聚氰胺却并没有从老百姓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从三鹿事件爆发至今,每年都有与三聚氰胺奶粉有关的事件发生。2008年10月,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的有关负责人对发现三聚氰胺超标的乳制品如何处置曾明确表态:凡不符合三聚氰胺临  相似文献   

8.
林楚 《中国报道》2009,(4):30-32
2009年6月1日,各界高度期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将正式实施。 不久前,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告一段落。 3月底,中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相似文献   

9.
从三鹿奶粉事件的严重后果来看,"问题奶粉"给不少食用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身损害,这在法律上已经构成了产品责任侵权行为。产品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我国学术界对于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争议很大。我国现在采取的是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产品侵权事件,文章结合此次问题奶粉事件,探讨了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三鹿奶粉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此次危机事件缺乏有效的事前管理,而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回顾此次事件的危机处理,给出危机管理的相关评价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琴 《魅力中国》2014,(8):340-340
由于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在社会上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就三鹿奶粉所涉及到的刑事犯罪如何定性的问题,许多人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论述,来阐明其该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2.
引言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突如其来的三鹿奶粉事件让全国老百姓震惊和愤怒.三聚氢胺奶粉事件初露端倪时,三鹿公司曾最先把矛头指向了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最弱势群体--奶农:按照他们的说法,罪魁祸首是"不法奶农为多获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氢胺".于是,弱势的奶农默默地承受了这些"指责".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10,(3):8-8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曾经让“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就在消费者、商家渐渐有些淡忘的时候,问题奶粉没有完全销毁,重新回流市场的消息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14.
武大洲 《中国经贸》2008,(21):54-55
尽管就事件本身的处理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接下来的民事赔偿仍然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性的问题。近日.来自新疆的3名志愿律师张元欣、阮浩文、龚峥嵘,就三鹿奶粉事件的受害人赔偿问题向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提出建议书,建议增设民事赔偿指导协调组,鼓励各地消费者在一定层面上的集体索赔。  相似文献   

15.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很多社会问题,在诸多敏感问题都被分析透彻的前提下,本文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再次分析三鹿奶粉事件,力求揭示此类事件的弊病所在,并为了节约社会成本提出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6.
河北三鹿"毒奶粉"事件,又是一起震惊世人的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安徽阜阳发生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人们记忆犹新,红鸭蛋、雀巢奶粉碘超标阴影犹在,如今又是"毒奶粉"伤害儿童……  相似文献   

17.
张宁 《中国经贸》2008,(19):55-55
今年9月初,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奶粉的历史。自此,三鹿奶粉中含有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目前.事件还在逐步升级中。三鹿的隐瞒不报、患儿发现数量逐渐增加、查出不合格奶粉企业的增多等。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称有22家企业69批次奶粉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包括蒙牛、伊利等名牌,蒙牛、伊利的股票立即受到投资者的抛售,股价一落千丈。雅士利的问题奶粉出口到了孟加拉、缅甸、也门3个国家.香港食环署也发现一款伊利雪糕中含三聚氰胺。9月18日,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均检出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扩大到整个奶制品业。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初,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奶粉的历史.自此,三鹿奶粉中含有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事件开始逐渐浮出水面.目前,事件还在逐步升级中.三鹿的隐瞒不报,患儿发现数量逐渐增加、查出不合格奶粉企业的增多等.  相似文献   

19.
三聚氰胺事件1周年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事件被曝光,它对婴幼儿奶粉乃至中国乳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因此引发了国产婴幼儿奶粉的灭顶之灾。三鹿黯然离  相似文献   

20.
曹建海 《中国报道》2008,(11):111-111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合格GDP的思考。如果拿这些不合格的奶粉产量,与改革开放前进行比较,并从数字中得出想当然的结论,肯定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