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尴尬.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商业化与飞地化.这些反过来又在摧毁它的发展基础乡村性.这就使乡村旅游陷入了其发展的"围城"之中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自己摧毁自己.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尴尬和其"围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社区(当地)居民能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其中社区(当地)居民受益的主要机制有低成本运营的制度化、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投资途径多元化、乡村旅游生态化.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在我国的体育和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乡村体育旅游在体育旅游中占有很大比重,我国有着丰富的乡村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但受乡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体育旅游需求不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没有自己的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旅游政策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体育旅游难以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开展乡村体育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要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项目,并有著巨大的旅游市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乡村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治国  苏勤  陆恒芹  潘轼  冯书春 《经济地理》2007,27(6):1046-1050
乡村旅游在国外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旅游形式,相应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也反映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动态.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立足点集中在乡村旅游相关概念的建立;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乡村旅游的计划、组织和政策等几个方面,具有研究内容丰富性、方法手段先进性、区域尺度二元性、政策引导规范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一个新的亮点,显示出了蓬勃地生命力.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郭亮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试图为郭亮村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以期对郭亮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层开发,品牌建设迫在眉睫.文章从乡村旅游、品牌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入手,针对辽宁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辽宁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品牌化建设及品牌推广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备受世人注目,正从国内旅游市场走向国际旅游市场这个大舞台.然而,乡村旅游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或不足已经制约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当前乡村旅游在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和谐为特征,这必将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带来了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与思路的转变.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关系为线索,在全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要求:城乡统筹是目标,生态提升是基础,产业融合是支撑,以人为本是核心.最后结合案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和怀旧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消费文化,世界各国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引发了中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拓展开始成熟,规范.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文章依据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所具有的景区依附性、资源与产品的互补性、客源市场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提出了景区带动的发展模式,进而探讨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得到了与之相对应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与体验也逐渐深入到对乡村的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体验上来,越来越接近于传统浓厚的乡村本质.而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的众多发展模式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本文通过这些典型模式的问题以及需求空白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旅游模式需求应对空白中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即面向低收入群体,提供最本质乡村体验的传统乡村深度体验式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1.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竞争力提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和新增长点.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湖南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竞争力提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业应运而生.西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乡村旅游近年在西安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西安市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SWOT理论从宿城区乡村旅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从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要素、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拓展宣传推广渠道等方面对宿城区乡村旅游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又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四川省内江市白马镇双河村为例,通过分析当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特点,从中找出它们互动发展存在的间题及解决的对策,研究结果以期为当前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丁鸿  吉根宝 《当代经济》2009,(22):106-108
江苏乡村旅游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如何提升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力,培育竞争力,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连锁经营的可能性,并从差异化、品牌、组织化人力资本、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江苏乡村旅游连锁经营建设途径.期待相关结论能有利于江苏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形成规模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国乡村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无数个具有浓厚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地区相继开发成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一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旅游空间,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农民经济来源,大大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象征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和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相关模式,为开拓新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西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享  袁婷 《当代经济》2017,(35):32-33
乡村旅游在中国的兴起,迅速影响了全国旅游发展的格局.江西省依托乡村旅游开发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各地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同质化现象却逐渐影响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合理分析和有效解决江西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江山市为例,通过“点—轴系统”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在阐述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江山市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该理论提出了江山市乡村旅游集聚的重构方案,即形成以重点旅游发展轴为纽带、以块状聚集为特色、以旅游增长点为载体、以大旅游品牌为中心、以旅游空间网络化为目标的发展格局.还提出“一核一轴三组团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集聚结构,有利于高效实施旅游节点和轴线的建设,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也对该理论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鸿 《经济问题》2007,(7):126-128
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就乡村旅游的定义、起源、发展动因以及乡村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双向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以下启示: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要重视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对乡村旅游的重要调控作用;要强化目的地居民的参与性;要重视乡村旅游者的体验性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6)
佛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岭南乡土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契合度大,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佛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佛山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阐述了佛山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最后,结合佛山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了从古朴村落、乡村美食、乡村商品、乡村民俗和乡村农庄(民宿)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五大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