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拍卖》2014,(10):30-31
上海,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发源地之一,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是其市场的发展却不尽人意,2013年,上海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40.50亿元,仅占全国11.54%的市场份额,如何改变局面?如何振兴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拍卖》2014,(10):32-35
在2014上海艺术品拍卖论坛上.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主任承载发表了以“回顾与展望——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振兴之路”为主题的报告.系统分析总结了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并对未来如何发展做了可行性的探讨。该报告反映出上海拍卖界同行勇敢正视自身问题.寻求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决心与态度,因报告过长,本刊进行了编辑与删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14,(11):68-70
上海艺术品拍卖论坛已经过去一个月。本期,我们对到会嘉宾的发言进行梳理筛选,取其精华,编辑整理出”上海拍卖人眼中的上海艺拍”一文。由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执行副主任祝君波,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涌在线CEO赵涌.上海经营师协会会长蔡淳华和上海青莲阁总经理崔海乐分别对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上海艺术品拍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坤阳 《中国拍卖》2010,(10):22-25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和买家群体源源不断地涌入,使艺术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国内藏家如何准确了解和把握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规律?为此,《中国拍卖》杂志社趁2010年秋拍之际,采访了北京华辰拍卖甘学军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龚继遂教授和香港苏富比程寿康先生,分别从国内外拍卖前沿和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运付 《财贸研究》2002,13(4):37-39
艺术品的拍卖是当今世界艺术品交易过程中一种应用广泛,十分特殊的有效模式。本文从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现状入手,介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构架及其发展状况。意在使人们共同关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使其逐步走向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6.
赵力 《中国拍卖》2008,(5):12-15
历史地加以观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2年-1995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草创期;1996年-2002年为第二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稳定发展的时期;2003年-2007年为第三阶段,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加速发展的时期。而在2006-200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经营机构的数量、经营范围的种类、拍卖业绩的提高等诸方面继续保持快速拓展的态势,在经营模式上也与全球艺术市场进一步接轨。  相似文献   

7.
林晓伟  李非 《国际贸易》2015,(1):11-14,35
设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深入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举措。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标志着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正由点带  相似文献   

8.
西沐 《中国拍卖》2012,(7):40-41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进入2011秋拍后,迅速出现了回调与分化,在资本的推动下.价值发现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不断走向多元化、多极化的格局。但拍卖市场的行情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局面,传统藏家与资本投资的角色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在更迭.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正在拍卖行业的催生下...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财会》2013,(10):36-36
为贯彻落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相关政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关进口税收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品拍卖是—个重要的行业和方面.上海市在这方面曾走在全国前列.早在1 992年,受邓小平《南方谈话》影响,上海就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艺术品拍卖行,在1 993年6月首次成功地举办了艺术品拍卖,被业界誉为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引发了全国艺术品拍卖的高潮迭起.上海市领导历来重视文化产业,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的创意城市.不久前发布的上海"十二五"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重点扶持的十大创意门类,也包括了艺术品经营业.这是很有见地、很有前瞻性也很符合上海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9日,佳士得拍卖行宣布,上海市政府已批准成立佳士得拍卖(上海)有限公司,可从事艺术品拍卖和拍品进出口等业务。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首家外商独资艺术品拍卖公司诞生。此前三日.苏富比拍卖行也宣布,委任原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桂华为2012年9月正式成立的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总裁。短短几日之内,世界拍卖业两巨头在中国的动作自然而然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那么.佳士得落户上海.究竟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6日下午,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生事务中心合办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人才需求"圆桌会议在自贸区管委会会议室举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陆靖、我校校长孙海鸣出席会议并代表三方为经贸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我校副书记、副校长陈洁、副校长俞光  相似文献   

14.
季涛 《中国拍卖》2013,(12):34-34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领域.北京与上海一直存在着竞争。上海是国内最早尝试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城市,1993年.上海朵云轩拍卖行成立并进行了第一次拍卖.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文物艺术品拍卖行。当时,几位后来北京知名拍卖企业的创始人都还在朵云轩现场观摩学习呢!然而今天.上海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就远远地落到了北京的后面。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9月18日,国务院批准并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强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新一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分析海南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与优势,提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应打造临港产业区、贸易物流区、金融综合区;重点发展航空旅游、海洋经济、热带农业、离岸金融及健康医疗产业;完善海南自贸区监管制度,以增强海南经济实力,拓展区域经济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拍协艺委会2008年会上,艺委会成员们探讨、分析了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态势。委员们认为,2007年是市场回暖,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的一年。2007年,全国各类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达到813个专场,拍卖成交总额为220.80亿元人民币。与往年相比,2007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专场数量、成交总额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商务财会》2013,(11):87-87
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改革,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9.
8月26日至27曰,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带队专程到上海调研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备工作。刘玉亭表示,上海市工商局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措施安排符合改革方向,有操作性。国家工商总局将全力支持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反假冒贸易协定》等国际条约赋予了国家因知识产权保护需要而限制货物经自由贸易区自由过境的权力。"一线监管放开"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不是过境中转侵权货物的避风港。中国应当考虑借鉴《反假冒贸易协定》中对于经自由贸易区转运或转装货物的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对于意图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中国市场的过境货物进行海关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