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地市中心支行实施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一)日趋完善的会计集中核算为实行综合柜员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工核算,到经历了初期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四集中系统、会计核算大额支付系统、会计核算小额支付系统的不断改版和升级,不间断电源、  相似文献   

2.
2002年,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实行了“四集中”方式;2004年演变为“集中核算”方式。改变了基层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主体地位,即以中心支行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县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心支行的一个会计营业网点;2004年大额支付系统推广上线,2005年邮政两网互通:2006年人民银行取消业务库、小额支付系统上线,国库横向联网系统即将推广。这些措施使得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逐步萎缩,业务种类逐渐单一化,业务量逐年减少。基层人民银行已逐步具备实行网点柜员制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世军 《甘肃金融》2003,(5):35-35,44
人民银行实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中央银行加快支付结算网络化、电子化、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会计核算层次,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差错和经济案件发生,保障会计联行资金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人民银行将全面推广应用ACS系统,届时中心支行将不再具有核算主体资格,其核算功能进一步弱化,核算流程进一步简化,必将在人员配备和工作效率方面对中心支行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改进内部控制与管理、切实防范会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人民银行中心支行需进行综合柜员制改革,以迎合会计核算数据全国集中趋势,实现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金融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柜员制是相对于传统的双人临柜复核制的服务模式而言的,要求柜员单人临恒,独立办理各项业务。柜员制具有操作业务直观、处理业务快捷、责任明确、劳动组合优化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已普遍推行。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在现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如何解决岗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打破会计核算业务的传统界限,  相似文献   

6.
为务实推进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将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模式引入人民银行县支行基础业务岗位,基于在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核算、国库核算等业务逐渐单一且业务量骤减的情况下提出的设想,其前提必须是将现行的业务系统整合为统一的业务核算系统。本课题组通过对内控制约、业务流程、素质要求、安全性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职能的变化,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越来越重要。2006年上半年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全国投产后,尽管人民银行会计营业部门的业务量大幅减少,国库部门的业务量却并未减少,反而逐年递增。国库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与分工不合理、核算流程不顺畅、核算手续不科学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为了减员增效、提高服务水平,商业银行很好地利用了综合柜员制,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岗位分工方法和会计账务组织进行有益的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红红媛 《新金融》2000,(2):26-27
推行综合柜员制既是新形势下银行实现集约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优质服务,培育优良客户群体的客观需要,对于银行的机构设置、经营管理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顺利推行不仅要求实行银行内部组织形式上的变革,同时也要求其技术支撑条件的相互配合,关键就是要重新设计构建适应综合柜员制要求的新会计核算系统,全面提高银行电算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行为提升竞争力,对前台会计操作系统进行了重大变革,会计信息进行了全国大集中,简称ABIS综合应用系统,所有业务均需在该操作平台进行,依托这一计算机数据网络系统,实现了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会计电子化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业务操作方式,业务操作由复核柜员制向综合柜员制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会计核算水平。但由于该系统是“人机“配合,共同完成,极易产生操作风险。笔者就基层农行防控风险的现状和难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银行会计业务处理逐步向自动化、无纸化、集中化迈进,但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短板。本文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中呈现的管理条条分割、系统纵向集中、处理规则不一三个实际特点出发,在当前开展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成熟的背景下,针对人民银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构建央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具体路径,即:短期统一标准,中期建立平台,长期流程改造,从而最终型构完整、高效、全面的央行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吴书霞 《海南金融》2009,(12):83-85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其依托城市金融专网平台,实现人民银行与开户单位之间的电子化对账系统,适用范围包括在人民银行开户的所有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内设部门(发行、后勤、会计财务等)。本文从分析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的特点出发,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与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民银行财务会计改革的要求日益强烈.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现行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中央银行会计基础改革的环境,认为目前人民银行并不具有实行全面会计改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过程中引入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两套制度,分别核算"的会计体制,并提出在过渡期内改善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环境的建议,从而最终实现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基础全面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财务会计、国库、货币发行、支付结算、外汇管理等核算系统已覆盖业务的各个方面。但人少事多、业务岗位划分过细、工作量又不大的矛盾十分突出。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从介绍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管理模式入手,探索人民银行县支行实行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以达到内控手段不缺失,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金融服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西安金融》2003,(4):39-39
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基本情况《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是为了顺应金融电子化发展趋势,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由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联合开发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民银行日常核算业务的核算及管理系统。自90年代初在人民银行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养老保险统筹工作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项制度日臻完善,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轨道。但是,人民银行在养老保险基金和管理费的会计核算管理方面仍然使用手工操作, 这不仅增加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导致了各级统筹机构会计核算水平的参差不齐,制约了养老保险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应养老保险工作发展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提高养老保险工作电子化水平。2003年底,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成功开发了养老保险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并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辖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的对账工作是基层央行内控制度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规避操作风险,有效防范经济案件发生和确保双方账户资金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以下简称“对账系统”)应运而生,标志着人民银行账务核对工作迈进了电子化、信息化的轨道,大大加快了对账速度,提高了对账工作的效率。但作为事后监督部门,在使用该系统时仍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银行自2002年在全系统范围内实行"ABIS"操作系统,实现了对外处理业务自动化,同时对临柜人员全面实施综合柜员制管理,农业银行由此实现了对外营业由手工操作过渡到电子化办公的质的飞跃,显示出了农行的实力,提升了经营层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从基层行尤其是偏远山区行实行综合柜员制后的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尽快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银行门市综合业务柜员制简称综合柜员制。它是集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门市业务为一体,以计算机作为帐务操作载体,由柜员单独临柜,独立处理业务并经后台复核确认的会计处理方式。它是对传统会计核算处理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笔者结合本单位去年五月份以来实行综合...  相似文献   

19.
《金融会计》2011,(4):29-34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金融机构对于中央银行提供会计服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人民银行进行了会计核算方式的改革,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加快了会计核算电子化、网络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内联网的建立和会计核算及国库会计核算等重要业务系统的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民银行各项业务。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提高了人民银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对人民银行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银行自2000年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以来,先后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大额支付系统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