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陕西渭南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背景下,实现经济逆势增长,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区域经济次中心,其经验在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展会等活动以及园区等载体进行招商引资,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竞争新优势,在对内对外开放中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
胡强 《民营科技》2012,(11):108
南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市内5A级景区——濠河风景区是南通旅游发展的精致名片,有着良好的城市依托,拥有区位、经济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旅游产品竞争力低、后续发展缓慢等问题。现通过SWOT分析法,对濠河风景区发展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南通区域优势,带动港口发展 南通港地处长江和沿海"T"字形经济发展带的交会点上,是长江下游北岸最临近海域的河口港,也是长江下游唯一处于苏北地区的大型港口.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国家主枢纽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南通港肩负着为南通及苏中、苏北地区经济服务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服务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超常规发展。回顾和总结边疆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固然有许多方面,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举足轻重,功不可没。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各国经济发展缓慢,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工作碰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现实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我们应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超常规发展.回顾和总结边疆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固然有许多方面,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举足轻重,功不可没.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各国经济发展缓慢,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工作碰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现实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我们应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孙同刚 《活力》2010,(6):11-12
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商。近年来,饶河县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虎饶路、依饶路、饶建路,内引外联、四通八达;黑蜂、山产品、风电等国家优先支持的特色型、生态经济型项目固本培源:对俄贸易、旅游经济并蒂花开,饶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饶河县积极应对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晓燕 《物流技术》2012,(23):113-114,176
围绕南通市建成"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南通港独特的区位优势出发,分析了南通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南通港口物流在全力打造港口城市的大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沈庆  田习忠 《价值工程》2012,(27):183-185
招商引资,改善了昆明的基础设施,优化了昆明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昆明在城市形象提升、资金吸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昆明彰显出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优势。然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招来女婿赶走儿"的现象,因此,昆明着力改进招商引资模式,实行"内培外引"模式促进本土企业"二次创业";促进昆明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范志国 《活力》2007,(3):8-9
全方位对外开放,大规模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是先进地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五大连池市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努力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本地聚集和流动,争取更多的资金、更好的项目,更大的市场,更新的优势,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合作,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振兴浙江龙游地方经济工作,全面提高我县对内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浙江省龙游县招商局副局长方玉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