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2008,(9):F0004-F0004
锦溪环五保湖休闲度假区,位于镇区南部,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按照规划,休闲区以“生态、休闲”为主题,按照“水中有城,城中有湖”的理念,着力建设一个功能明晰、环境优美、品位独特的具有“新江南、新水乡”风格的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域。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网(中国乡村旅游网www.crr.gov.cn)”日前正式开通,该网将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广泛的信息服务平台,也将为广大旅游者了解相关信息、寻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网络通道。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启东市立足生态、文化特色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滨海休闲度假为重点,以田园风光、农家游等为特色,加快以“观农村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1家、四星级企业6家、三星级企业1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村3个,省休闲农业主题创意农园6个。着力做好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引导文章,成功激发休闲旅游农业市场活力活动助力。开展“悦江海爱启东”文旅美食消费季活动。  相似文献   

4.
淳安县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目标,整合于岛湖滨水景观资源,倾力打造滨水景观飘带,全方位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推进千岛湖城市绿化进程,提高千岛湖城市品位,提升千岛湖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及城市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各地农政     
山西2020年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到1000家
  日前,山西明确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园区数发展到1000家,规模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00个,规模以上“农家乐”50家。山西省休闲农业总体布局为:四大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四大生态休闲农业区、四大传统特色休闲农业带三大板块。根据目标,到2020年,山西省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量要达到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带动山西省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敏 《农家之友》2014,(2):18-18
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组织,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定的“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园区)”评定结果中,桂林市7家企业、示范区,分别获国家级、广西区级四星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仄林 《浙江林业》2011,(11):12-12
走进森林诸暨,享受休闲旅游。10月16日,2011浙江(诸暨)森林旅游节暨绍兴市第三届森林休闲节隆重开幕。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风学、省政协副秘书长叶子挺、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届节会以“走进森林诸暨享受森林生态”为主题,旨在展示诸暨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和森林旅游业成果,让更多的人走进森林,认知森林,感恩森林。  相似文献   

8.
热带旅游辟增收新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加速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热带旅游休闲农业,不仅能够打造海南“绿色旅游”新品牌、构筑国际旅游岛新亮点,而且能够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让海南500万农民搭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快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休闲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在城市居民消费转型升级背景下,都市休闲农业旅游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偏差普遍存在,而深入探究休闲农业“行意悖离”背后原因,有利于从消费者角度反思当前休闲农业发展的短板问题。方法 文章结合文献与调研资料,从消费者的个体特征、认知情况、出行需求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市民休闲农业旅游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 (1)家庭特征显著影响休闲农业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家庭收入水平抑制悖离、家庭同居成员数加剧悖离;(2)消费者亲近自然的需求会抑制休闲农业“行意悖离”,但满足好奇及教育子女的需求会加剧悖离;(3)出行需求和感知了解程度是影响休闲农业行为与意愿悖离的表层直接因素,个体责任感知及社会风气感知是中间间接因素,家庭情况和社会效能感知是深层根源因素。结论 现阶段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居民消费需求水平,难以满足都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完善休闲农业场所综合服务能力,构建创新性休闲农业旅游范式,营造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发挥沿江优势做强旅游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旅游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精致农业产业”。当前,农业休闲观光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观光农庄、休闲农场、民俗旅游等绿色旅游热潮正席卷全球。江苏省大力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800里沿江黄金岸线热潮涌动。在沿江发展农业旅游.在农业与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一、“开发农业旅游休闲功能”与“把握发展机遇”之间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为旅游休闲农业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功能实现大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一)城市化的加快带来了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对自然环境的疏远,使得人们产生了暂时逃离单调紧张的城市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阐述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确定了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并将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的总体布局规划成“一核心两环三板块”:其中“一核心”指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型创意休闲农业核心,“两环”指洞庭湖湿地田园风光创意休闲农业环和四大山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森林氧吧-康体养生创意休闲农业环,“三板块”指湘西民俗风情山水田园创意休闲农业板块、湘中南湖湘文化创意休闲农业板块、红色乡村旅游创意休闲农业板块.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邹城市旅游形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城市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品住高,区住优越,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但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一个重要原因是旅游形象缺位,基于理论和实践的思考,确定邹城的旅游形象为“母教圣地、休闲之都”。应打造中华母亲园、风水博物馆、休闲之都、怪石趣味园等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4.
沪郊动态     
农业旅游成为市民休闲新时尚到郊区当一回农民,亲身体验回归田园的乐趣,成为当今市民休闲新时尚。今年“十一”黄金周,赴郊区农村旅游总人数约50万人次,其中30万人次直接前往郊区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由市旅游委、市农  相似文献   

15.
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但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休闲渔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快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延伸渔业产业链,融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发展高效渔业、促进渔(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拓宽旅游空间,丰富旅游内容,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心理需求;有利于缓解假日旅游压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不同于农业观光,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新的旅游类型,是目前中国休闲旅游的较好形式。它兴起的内在动力是由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新旅游消费需求。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中国农村发展又给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以反作用力,从而驱动乡村休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旅游形式、开发主题、本质定位这三个维度,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及问题 1、现状 一是已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为主体,以休闲运动为特色,以民俗体验、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为补充的产品体系。目前有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29处,形成以“瀛湖——香溪洞一日游”、“瀛湖、岚河漂流——南宫山两日游”、“安康紫阳民俗风情三日游”三条黄金旅游线路和以“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为代表的核心旅游节庆。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既是湖南省郴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两城”建设的战略攻坚期,也是郴州农业全面转型、“三农”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郴州将坚持“三化同步”、“三新共建”理念,大力开展“五大行动”,着力打造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三大城市群优质农产品供应地、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高素质农民工输出地。  相似文献   

20.
“农家乐”的本源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家乐”,是指以乡村生态景观、农村文化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等为基础,由每个具体家庭作为接待单位,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及购物等体验农家风情的休闲旅游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在生态旅游观念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兴起,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农家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