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谐 《沪港经济》2010,(5):18-25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老掉牙的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再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吴轶 《北方经济》2010,(12):52-53
我国政府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实行一揽子货币政策.这正式宣告了人民币升值的开始.短短3年间,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升值21%,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但金融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舆论对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呼声愈演愈烈.笔者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廖悦 《魅力中国》2010,(32):346-346
最近,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受到世界关注。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如何利用好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然后以一般均衡的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及影响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坚持人民币应该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关系到进出口贸易,还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并影响社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着眼点,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依归,正确分析、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既要看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园园 《中国经贸》2009,(16):132-132
笔者结合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国经济出现大幅下滑.外需减少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我国对外贸易遭受巨大损失。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加大.贸易摩擦不断。2009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进入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如何逐步稳定调整升值.灵活运用汇率政策工具是货币当局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因为金融危机而缓解了一年多之后再度升温。会否升值、何时升值、升值多少已经成为外贸出口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做出了初步判断,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影响,对外贸企业的承受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的路径及其经济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以来,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关于人民币究竟应该采取渐进式升值方式还是一步到位升值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2005年汇改以后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人民币升值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渐进式升值方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走出人民币升值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即在一定的区间内小幅徘徊,其问,欧美国家不断向我国施压,希望通过人民币的升值从中国的经济复苏中分一杯羹。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的复苏,2009年12月,我国出口终于结束了13个月的负增长,CPI、PPI全面转正,通胀预期也不断增强,近期又流出有1600多亿美元热钱流人的消息。这些都引发了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热议。表面上看,在外部贸易摩擦加剧和内部通胀升温的夹击下,人民币升值将是中国不二的选择。然而,升值真的能奏效吗?笔者对此不敢高估。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升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但其“弊”是更为主要的。如何制定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压力,应成为我国加以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升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但其"弊"是更为主要的.如何制定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压力,应成为我国加以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对我国经济的利和弊两个方面为着眼点,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周洁  刘焱 《中国经贸》2008,(22):82-82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人民币升值的对我国经济的利和弊两个方面为着眼点,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泉 《北方经济》2007,(3):118-120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引起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其必然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泉 《北方经济》2007,(6):118-120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引起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其必然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丹 《发展》2006,(12):70-7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已超过4%,同时因国内经济仍然在高位运行,有过热之忧,央行连续的加息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人民币的前景仍将缓缓上升,日趋坚挺。对此,国内外舆论界都非常关注,如人民币升值是否到位、升值的利弊,等等。我认为只要人民币的改革能够以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为基础,保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而言是利大于弊。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第一,人民币升值符合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首先,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与美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政策环境趋紧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效应,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出口企业面临极大挑战.在世界经济衰退和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风险的形势下,是否应该让人民币贬值以促进出口增长呢?本文认为,出口订单减少的原因不完全是由于价格上升,需求不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采取汇率的办法只能是缓解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企业的问题.相反,无论是在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还是在现实基础的层面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升值.  相似文献   

18.
也谈人民币升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对外经济变量,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执行着价格转换功能。中国已正式成为WTO一员,经济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目前人民币升值超过1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的升值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策略应放在对外宣传上,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相似文献   

19.
刘冶平 《中国经贸》2008,(24):74-75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政策环境趋紧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效应,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出口企业面临极大挑战。在世界经济衰退和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风险的形势下,是否应该让人民币贬值以促进出口增长呢?本文认为,出口订单减少的原因不完全是由于价格上升,需求不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采取汇率的办法只能是缓解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企业的问题。相反.无论是在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还是在现实基础的层面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升值。  相似文献   

20.
朴英  王莹 《中国经贸》2011,(20):17-18
目前,人民币升值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因为人民币的升值从很多方面影响着经济。本文就是从进出口贸易、投资环境以及货币政策三方面就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