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经济人”的嵌入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自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问世以来,学术界对人性假设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对“经济人”孤立于社会的个体行为的批判,对此,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基于人的经济行为建立的假设,并不是脱离社会孤立地存在,其利己心、现实的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之间不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正是“经济人”的社会性造就了“经济人”的利己心、现实的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2.
西方管理理论中对人性的探索与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一脉相传,历时百年,形成了犹如“丛林”般的人性假设观点:先后出现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复杂人”、“文化人”、“学习人”、“效用人”、“自在人”等多元化的人性假设。  相似文献   

3.
赵晖 《经济师》2005,(10):154-155
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人性假设大致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发展阶段。每一种人性假设,都带有时代的特征,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然亦有其局限性。我国管理理论应借鉴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重视和加强对人性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人的异质性:"经济人"假设的新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与“有限理性经济人”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经济假设,在这两个假设中,人是“同质”的。然而“同质”的“经济人”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的人既是异质的又是同质的。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异质性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催生了很多新理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中的“人性假设”以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程度是企业化的最深层的价值观念基础。不同的社会化蕴含着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人性假设”预设着不同的企业化。大陆的企业化建设不应盲目照搬西方企业化的模式和理念,要从东方固有的“人性假设”出发。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的基础--谈"文化人"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澍 《经济论坛》2003,(9):43-43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成为组织管理者的共识,而任何管理,都是建立在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对人本质的基本看法,决定了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不同的时代,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不同,人性假设及管理活动的重点也不同。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识到“人是政治的动物”,揭示了人类管理史上的“政治人”时代。两百多年前,英国学者亚当·斯密认识到“人是经济的动物”,于是人类管理便进入“经济人”时代。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经济管理又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假设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首先简述“经济人”假设形成过程 ,经过批判和修正这一假设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我国的经济学界对“经济人”假设存在不同的认识 ,尤其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是否要承认这一假设的问题上 ,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联系“经济人”假设和我国国有企业经理的选拔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不但要承认“经济人”假设 ,而且要以之为基础 ,使之成为制定一系列制度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现代管理理论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性是以人为本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人性假设作为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已经成为各种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将人分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四种,新的观点又提出了"道德人"、"复合人"的假设,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产生了不同的管理理论,也体现了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笔者在总结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思想提出了"中庸人"的假设,力图完善人性假设中的不足之处,以期对管理实践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经济学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构建出符合当前社会实践需要的经济学研究范式 ,对于提高人类经济行为的自觉性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后斯密时代的“管理人”以及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自由人”假设 ,是划分经济学研究范式历史变迁的标志 ,贯穿这三大人性假设的主线是“自由”原则 ,而经济学研究范式变迁的实质则是对不同“主体自由”的扬弃过程。我们应当以“知识人”假设 ,作为构建当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人”假设与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拥军 《经济师》2004,(2):148-149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知识型员工有别于传统工人 ,传统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都不符合知识型员工的人性特点。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 ,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因而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式是 ,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和促进“知识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自从“经济人”假说诞生以来,以其为基石的各种理论不断发展,也进行着学术争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自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人”学说,存在伦理道德缺失的不足。本文认为,应该用“经济人——文化人”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人”学说,因为“经济人——文化人”假设相对于旧的“经济人”假设,充分考虑到了道德约束的个人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为“经济人”主观为自己、客观利他人的必然逻辑提供了社会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逻辑分析的基石。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以来,关于“经济人”争论之波此起彼伏。限于篇幅,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对于“人性假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经济人有孟德维尔假设的、斯密假设的、李嘉图假设的、马克思假设的和奥地利学派假设的。斯密还有道德人的假设。斯密的道德人是有同情心的,而他的经济人则是利己的,对此,他没有解释。后的解释,未能解决问题,这就构成斯密难题。笔者认为,道德人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道德规范的人格化,而经济人则是商品社会的经济规律作用的产物。斯密混淆这两者,是难题的产生原因。氏族不分自己和他人。经济人行为的目的是利己,手段是利他,因此利他导致利己。  相似文献   

14.
时间 《经济论坛》2001,(22):35-36
在管理科学领域中,一切对物、对事的管理都可以统称为间接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却属于直接管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是管理的核心。在西方管理学中曾提出各种不同的对人性的假设。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将流行于西方的几种人性假设的理论概括为四种类型,即“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的假设都是从人的某一方面的需要出发,没有看到人的需要与动机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复杂人”的假设,合理地说明了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假设与人的有限理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有限理性使得经济学只可能是关于经济现象的最一般本质因素及其关系的知识体系。“经济人”是经济现象的最一般本质因素之一,故必然要包含在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之中。人的有限理性还使得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抽象单纯性,这使得能得到普遍认可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只能由“经济人”构成。所以,人的理性有限性是“经济人”假设,尽管高度抽象简化,但仍能成为经济学家最广泛接受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一般认为,泰罗(FrederickWTaylor)的“经济人”假设是纯粹的“古典经济人”,把人仅仅当作工作的机器或附属物。这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仔细研读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及其他著作,我们可以发现,泰罗的“经济人”假设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人”思想,本质上与“古典经济人”已有了相当的区别,是“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人”角度探讨公务员行政伦理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假设与制度设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科学的人性假设是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行行政伦理建设,进行制度改革,必须首先对公务员进行合理的人性假设。基于对公务员以“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探讨公务员伦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100多年来,管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即古典管理、新古典管理和当代管理。其发展演化的内在逻辑是沿着人性假设的思路展开的,从“经济人”假设开始,经历了“社会人”假设、“自我实践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发展到今天的“决策人”、“化人”假设。与人性假设相对应,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决策理论、企业化理论等。未来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也将沿着人性假设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人性假设构成了管理学演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以"生态经济人"假设的抽象概括为目标,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基本视域尺度选择入手,围绕现代"人性"的伦理定位和价值判断,归纳"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探讨"生态经济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维度上人的价值内涵结构、理性目标与特征,提出"生态经济人"人性定位的整体性、价值内涵结构性、理性的时空均衡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兆云 《时代经贸》2007,5(2X):96-97
对人性的认识和探索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逻辑线索。本文通过对管理中人性假设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全面发展的人”的演进,梳理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期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