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炜 《市场论坛》2005,(9):72-74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追述总结桂林佛教文化资源及其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桂林佛教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桂林以山水美景闻名于世,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具有世界知名度。旅游社会教育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德育、旅游智育、旅游体育、旅游美育、旅游环境教育等方面。以教育功能理论为视角,开发旅游的教育功能,其基本要求就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提供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桂林在旅游社会教育方面应有所创新,领先挖掘桂林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桂林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为实施桂林"品质旅游"战略,打造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提供保障,实现桂林旅游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炜 《市场论坛》2005,(10):72-74
旅游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经济活动,而宗教作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旅游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在追述总结桂林佛教文化资源及其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桂林佛教旅游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许汝贞 《商业研究》2006,(11):174-176
沂南县是一处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深厚的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在目前全国旅游开发不断发展的氛围下,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根据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制定沂南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合才  辛艳辉 《江苏商论》2011,(3):125-126,129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郑州、张家界、桂林、北京、苏州和西安等六个旅游城市的基于生物、水域、地理和人文资源等四种资源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模型结果与统计数据较为吻合.并以郑州为例进行分析,认为郑州若要加强旅游综合实力必须优化发展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6.
范晓梅 《市场论坛》2006,(12):119-121
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品味。其中西山是桂林宗教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具有开发宗教旅游的优势。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可以看到西山发展宗教旅游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并且在开发中应注意合理策划宗教旅游项目,注重营销宣传打造宗教旅游品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实现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北省荆州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基础,以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认识、正确评价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它关系到资源的开发模式、开发程度、利用方式和建设规模,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历史文化、游客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对蓬莱市葡萄酒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蓬莱市葡萄酒旅游资源整体质量高,吸引力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崔杰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1):87-88
为了使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资源种类丰富、文化特色明显、品质高、资源价值结构呈"金字塔"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舞阳县具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根据舞阳县现存的主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状况,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对其历史无奈旅游资源进行旅游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1.
卢小燕 《商场现代化》2007,(10):322-323
杨仙岭旅游资源开发区旅游资源储量丰富,类型多样,组合程度高,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搭配协调,具有美学观赏性、科学考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多重审美特征,可将其开发成欣赏山水风光,观赏园林景观,感悟风水文化、体验客家风情、感受乡村生活的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于一身,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2.
宋友开  王文珍 《中国市场》2023,(28):17-20+92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26日到桂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宜居城市,桂林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向外国旅游者推介的5个城市之一,拥有1处世界遗产,3个国家5A级景区,29家国家级4A级景区,1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地理自然景观。采用SWOT+ASEB模型分析后发现:桂林与世界级的发达旅游城市差距还比较大,桂林旅游业还停留在自然山水景观的“走马观花”式游览阶段,旅游产品研发与创新乏力、旅游结构中“组团游”占比超过了90%、游客的文化获得感不强、旅游满意度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排名逐年下滑,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没有充分使用数字经济时代的大数据营销,而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模式。提出世界级旅游城市构建路径:基于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人文文化基因,提升文化获得感与影响力,进行产品创新与开发,由“走马观花”的“观光式”旅游向“下马赏花”的“体验式”旅游转型是解决旅游产业的基础,充分利用数字营销策略,以历史人文、红色旅游人文、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要素为内核,进行目的地营销创新,提升旅游...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说,旅游业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文化性是旅游的重要性质入手,分析了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指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应注重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不断创新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4.
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对于构建河南旅游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民俗旅游,大力开发古都历史文化游,充分利用河南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把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利用河南厚重的"根文化",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让更多文物古迹的价值得到世界的认可,应是建设河南旅游强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统治连城长达五百六十多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作者根据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来挖掘,并对其提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6.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注目的亮点。庐山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独特的宗教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好庐山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打造庐山的宗教文化品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九江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九江的旅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特殊的地理形态、民族构成和历史沿革,使旅游资源极具地方特色。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异常丰富。应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工业观光旅游、森林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走出一条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刘继祥 《江苏商论》2010,(8):134-136
辽西走廊地区面海依山,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造就了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山与海的完美结合,是辽西走廊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最直观的特点。多民族的交往融合,衍生出辽西走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立特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融合、相互映衬,使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旅游资源具有绝佳组合度。另外,辽西走廊还具有交通便利,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然而,目前辽西走廊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周边旅游区的竞争;第二,辽西走廊所涉及各个不同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涣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宣传营销、接待服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提出优化产品,打造辽西走廊区域旅游产品的强势品牌,并认为辽西走廊旅游带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商》2012,(17):193-193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根本性推动,旅游文学作品作为人文资源的一类,是我国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助推剂。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该类资源的界定与价值,从而为旅游文学作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秦皇岛市发展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接下来探究了秦皇岛市在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发展,包括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优势,秦皇岛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文章的重点是秦皇岛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在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这方面,详细论述了山海关作为兵家要塞方面,从激发民族耻辱感的角度,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美学价值,秦文化方面,文学历史及其精神意义这五点论述了秦皇岛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文章另外还设计到了开发滨海休闲文化中心这一方面的论述。希望本文可以以相对完善的论述总结秦皇岛市旅游业开发的历史文化角度的经验,并为未来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