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构建我国央行分支机构绩效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央行分支机构绩效管理改革的深入开展,组织文化因素成为制约绩效管理改革的瓶颈,构建央行分支机构绩效文化,是深入推进央行分支机构绩效管理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央行分支机构绩效文化的内涵、构成、作用机理,对比分析传统行政文化与绩效文化的矛盾,提出构建央行分支机构绩效文化的路径选择与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2.
张德银 《金融论坛》2007,12(4):47-5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利率调整频率的进一步加快,客观上已经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经济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足够重视,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防范和控制能力还相当脆弱.笔者在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的基础上,尽快采取诸如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的管理流程、利率风险的工作机制,以及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技巧等一系列措施,力争将利率风险时商业银行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国内利率调整频率的进一步加快,客观上已经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经济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足够重视,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防范和控制能力还相当脆弱。笔者在深入分析研究后认为,国内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的基础上,尽快采取诸如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的管理流程、利率风险的工作机制,以及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和技巧等一系列措施,力争将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股改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如何进行市场化改造,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然而,现有文献对银行分支机构问题的研究缺乏深入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更少有学者研究银行分支机构设置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本文在委托代理模型的框架下就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规模、层级等因素对银行利润的影响展开分析,并用DEA方法实证检验了2006-2008年我国13家银行的分支机构设置效率,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明显低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且主要是由规模报酬递减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资金支付模式的加速创新以及信用风险管控压力的持续增大,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控与监管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创新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视角,结合青岛辖区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具体情况,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按诱发因素区分为资金头寸类、业务结构类、风险传染类等类型,总结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经验,提出流动性风险管控的不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动态评估体系,就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风险监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蔡卫星 《金融研究》2016,432(6):127-141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143号文放松了分支机构市场准入规制。借助这一外生政策冲击对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数量的影响,本文通过构造工具变量规范而系统地检验了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银监会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放松对跨区域经营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跨区域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正面效应表现在市场份额、净息差和收入结构的改善,负面效应表现在营业成本的增加,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部分商业银行的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估对于广大的投资者而言也非常重要.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新兴的业绩评价系统,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偏重财务指标的不足,增加了评价商业银行长期成功因素的一些非财务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和学习成长等多角度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绩效,并帮助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实施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竹 《西南金融》2002,(6):18-20
本针对辖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收费制度不健全、准入程序不明确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并从完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间业务市场准入管理规程这一层面入手,提出了完善中间业务收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明确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代理证券保险业务的准入管理程序、加强商业银行授权管理以及规范《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业务范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统一法人管理的金融机构,各级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都纳入总行统一考核范围之内,所以在考核分支机构的经营成果时往往容易忽视分支机构自身的金融风险。近期,鸡西银监分局在非现场监测中发现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累大户”问题比较明显,大户贷  相似文献   

10.
沈凡 《新金融》2012,(11):51-54
本文以银监会新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为切入点,从加权风险资产计量和管理角度分析了新办法给银行商业分支机构带来的冲击,重点讨论了内评法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策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索,探讨了对单个客户的定价策略、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关系、持续优化结构以及建立资本约束管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方法,客观评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发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不强,责任性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外部监管治理上整体水平不高。为此,必须逐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外部治理结构,依法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成为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协同推进人民币“走出去”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本文从现实出发,全面评估了两者的适应程度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协调推进人民币“走出去”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总体设想和近期主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磊 《海南金融》2009,(3):84-88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至今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信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信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进行系统评析,最后得出几点启示与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些金融经营者在金融商品交易过程中存在不当销售行为,给金融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然而依据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则,消费者通常难以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在英美法国家,法院通过信义关系理论将金融经营者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认定为一种信义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经营者设定信义义务的约束,相关原理和规则值得我国立法借鉴。我国立法宜应明确以适当性原则以及说明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信义义务规则,确立违反信义义务的民事责任,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可以援引的私法规则。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高校财务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结合新形势下高校特点制定了财务绩效评价原则,详细介绍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改革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十年来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改革开放的循序渐进;改革动力的由上而下;主要在机构调整上做文章;强化宏观调控;重供给,轻需求。市场化的前提是建立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环境;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着力扶持中小企业;改革与改良;改革的绩效不能高估,也不要低估。  相似文献   

17.
设置沿边金改试验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是沿边金改试验区一项重要任务。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不能很好地适应试验区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机构已经建立起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试验区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人民币流动效率、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金融业发展、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8.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in local government remains a pressing problem which has seen a host of public policy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compulsory consolidation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hrough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ratios. In September 2014, the New South Wales (NSW) Government announced a reform program centred on increasing scale in local government to make councils ‘fit for the future’. We apply factor analysis to the financial ratios informing the NSW Government's reform initiative to identify the underlying factors for observed financial performance data. We find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three independent underlying factors account for the adopted measures of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The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 arising from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eforms imposed by the NSW Government on NSW municipalities may only meet with limited successa.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he importance that is attributed to a variety of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depends on the type of use – evaluation versus reward. Survey data, collected on a sample of industrial companies, provide consistent evidence of a difference in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these two uses. 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both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the periodic evaluation than for variable rewards.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production strategy and departmental interdependence on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erformance measures differs for evaluation and reward uses. A production strategy focused on differentiation by product-performanc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financial measures for variable rewards but no effect on their importance for periodic evaluation. Moreover, departmental interdependence decreases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financial measures for variable rewards but not for periodic evaluation. Departmental interdependence also has only a positive effect on non-financial measures for periodic evaluation and no effect on non-financial measures for variable rewards. Overall, the data suggest that it is essentia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uses when study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choic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相似文献   

20.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内容,如何构建合理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是获得客观的审计结论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项财政科技创新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将定性评价的指标演算为量化的评价结论。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绩效审计评价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