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高度紧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民营企业高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让很多企业收到冲击,连雷曼兄弟,通用汽车这样的国际巨头也在金融海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究其原因有多种,但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企业内部控制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现代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越来越强大.  相似文献   

2.
依据2009-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数据,基于2014年"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考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金融化水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企业金融化水平的抑制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东部地区以及重点扶持行业的公司中存在;缓解融资约束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抑制企业金融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著名管理学大师拉姆·查兰(Ram Charan)继2003年推出<执行力>一书风靡全球后,年前又推出新作<逆转力>,在世界金融海啸的严峻形势下,为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提供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传涛 《金融论坛》2002,7(3):36-39
起源于金融业领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转轨经济中凸显出来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两者统一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剖析其源流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进而阐述其实质,得出"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之常态,而"内部人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之异态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入世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快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化进程无疑迫在眉睫,但这一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恰恰是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困扰.作者最后通过以商业银行这一金融企业为载体分析得出,控制"内部人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健全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5.
叶承辉 《新会计》2021,(5):26-30
企业"短融长投"的资金期限错配行为,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自身承担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抑制程度等方面分析资金期限错配现象,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从微观层面探讨其对企业资金期限错配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限制管理者自利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2009年7月8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08年度全球500强排行榜.2009年的排行榜,是全球金融海啸肆虐后,<财富>第一次对全球企业重排座次,金融海啸对企业沉浮的重要影响通过500强排位可以一览无余.就中国企业的表现而言,除了沙钢,很多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7.
内控制度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它源于组织内部的"授信",在西方国家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但在我国金融企业还属于一个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拟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现代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目前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缺陷,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工银亚洲所面临的挑战如果说第一波金融海啸发起于美国,于2008年向全球金融经济体系发起多次冲击破坏的"病毒源"的话,那么欧洲地区将成为2009年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主战场,并且协同仍处于高危风险的美国,组成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互相强化的两大震荡源,进一步加重全球经济的衰退力度。  相似文献   

9.
尹薛颖 《财会学习》2016,(14):224-225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建立与"互联网+"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防范风险,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营改增"是我国为了进行税制改革特别颁布的一项政策,自颁布以来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公交营运企业面临新的政策必须及时调整企业运行的策略,适应该政策带来的诸多影响.基于此,本文就"营改增"对公交营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影响进行探究,首先对"营改增"对公交营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具体分析"营改增"对公交营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工银亚洲所面临的挑战如果说第一波金融海啸发起于美国,于2008年向全球金融经济体系发起多次冲击破坏的"病毒源"的话,那么欧洲地区将成为2009年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主战场,并且协同仍处于高危风险的美国,组成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互相强化的两大震荡源,进一步加重全球经济的衰退力度。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正相关,内部控制在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中发挥负向的调节作用;企业金融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审计业务复杂度进而影响审计定价;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在企业规模越大、受融资约束越高、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企业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后,尤其是金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严峻的形式,遇到的机遇很多,同样挑战也需要面对。在互联网的普及大环境下,人们通过互联网就能够了解到需要的知识,因此对金融企业的服务要求日益上升,但是互联网时代虽然有优势,也有发展的弊端,一些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这给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便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更好的推动金融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缘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海啸引致数万亿资产蒸发,顶级金融机构破产,金融体系基本的融资功能遭到削弱,市场信心受到重挫.  相似文献   

15.
陈虹 《上海会计》2009,(8):12-14
当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世界多家历史悠久的大银行在疾风骤雨中轰然倒地。与外资银行境况窘迫相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却显示出了几分从容。尤其值得骄傲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更是逆势而上,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银行。本文通过对中国工商银行内部控制经验的总结,希望为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郭晓燕 《会计师》2010,(6):63-64
<正>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房地产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也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风险控制与安全提出了警示。房地产企业资金循环周期长、数量大,随之而来的是高风险和高收益,针对这一行业特征来制定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风险入手,分析了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维护金融市场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框架的三个基本要素分析,指出影响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顾澜 《财会学习》2021,(12):195-196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中小企业崛起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规模,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融资,而互联网金融企业此时就应运而生了。现在,金融企业的一些负面新闻出现在各大平台。为了使互联网金融市场更加规范,需要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并且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病症”并“对症下药”。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进行分析,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良性循环及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均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企业的顺利运营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因,希望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全球工厂",但与此同时,要素成本上升、生产管理粗放等一系列问题是制造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内部控制不足.本文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根据我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角度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