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产权导刊》2007,(11):58-58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但是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另外在投资方式上亦采取债权型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资本饥渴是一种普遍现象,资本不足、管理不优成为企业要素组合中十分明显的短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应运而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定义,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简称PE).是指面向特定投资者、通过资金承诺方式募集,对企业进行长期股本投资的基金。基金在投资交易实施过程中通常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具体而言,“私募股权基金”是三层含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国内众多被投公司在海内外上市的良好效应和带来的巨额回报,使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吸引力。未来十年,是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的大发展时期,也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资金瓶颈提供了机遏。近日,西安高新区经贸局邀请光大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郎巍,就企业如何利用银行网络的财务顾问服务、积极开展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等问题进行了讲解。  相似文献   

5.
尚毓嵩 《魅力中国》2014,(11):295-29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为那些难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供给。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不管是在世界资本市场还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丰富融资结构,实现金融创新领域都有重大的意义。区域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能够加快该地区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关注区域性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为区域性私募股权市场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私募股权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是资本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我国私募股权本土化的历史较短.本土私募自身存在资金规模较小、投资理念滞后、运作方式缺乏国情特色等问题,法律法规、政策监管、退出机制、服务机构等外部环境也不完善.推进私募股权本土化进程,应当注重培育专业人才、革新理念、结合国情,同时要完善私募股权本土化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天津经济》2010,(9):84-84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内涵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吸引了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之一,就是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过程中,也可看到国际著名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身影。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兴起,国外的金融资本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资本也将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外私募股权基金对129家内地及内地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机构数量达到75家,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胡张 《宁波经济》2007,(10):20-20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但目前也有少部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已上市公司的股权。然而现阶段私募基金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存法律空白。我国也没有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认定标准和监管条例。即使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组织形式渗透到经济活动的一个角落,但缺乏明确的认定,以及操作细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基金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金融领域最成功的创新成就之一。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还没有上市但将来有很大希望上市或者拟上市的公司。一支私募基金的设立,其目的就是要获得超额利润。投资计划上市企业的股权,如该企业能成功上市,基金通过出售上市前取得的该公司的股权,则往往能取得投资本金数倍的收益。因此,对于一支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1.
马兆波 《中国经贸》2010,(22):108-108
全球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作为连接产业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桥梁股权私募基金,融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平台的私募股权基金正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提出新的要求。优质股权私募股权的增值服务及理念能够满足我国社会投资与企业融资的需要。对我国企业需要引入股权投资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投资能力与风险意识能力相比国外还存在差距,本文主要从私募股权存在风险类型并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风险进行管理进行研究,给出风险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外IPO市场持续回暖以及境内创业板的开启,创投、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明显增加。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做好IPO,如何才能获得投资人、承销商及审批机构的青睐,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他们从不同角度给急于IPO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28):1-14
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迅猛,但也面临挑战,包括规则的不统一,市场的认可度还不高,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等。对此,应充分认识私募股权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允许机构投资者在一定比例内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时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方向,为其确立统一的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4.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 Equity),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即私募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采取公募形式,即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以采取私募形式,即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在特定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毹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中募集资金。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较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私募股权投资目前对于我国企业的融资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项目的资金筹集、项目选择和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三大环节.其中对私募股权投资整体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退出环节.本文是基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私募股权投资退出问题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预上市公司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的身影.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的情形下,什么特征的支持企业投资价值最大成为一个不仅理论界而且实践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4家PE支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投资价值与企业特征的关系问题.经过研究表明,投资价值与企业经验呈负相关关系,与创新能力和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推动力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汉富美林是国内外知名的私人投资银行机构.主要从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融资:国内外上市顾问;重组与并购财务顾问等业务。  相似文献   

18.
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Private Equity),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即私募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既可以采取公募形式,即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募集,也可以采取私募形式,即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在特定群体,往往是有风险辨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和个人中募集资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股权投资,是通过私募形式对具有融资意向的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近年来,股权投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上市发行的重要融资渠道。在当前货币政策日趋紧缩的宏观环境下,大规模引进和利用股权投资基金对于破解融资瓶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是新兴事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己成为引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资本市场和被投资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其不仅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国民经济发展,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运作模式。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采用IPO(首次公开上市)方式退出时,面临着相当严苛的法律法规制约。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个运作流程中,资本的退出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本论文以私募股权基金的IPO退出方式的法律研究为主要内容,从私募股权基金及其退出机制的概念和IPO退出方式等相关基本理论研究入手,在对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情,提出完善中国私募股权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思路。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涵与特征;第二章论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定义、实质与重要性,进而具体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最主要退出方式,即首次公开上市。本章为后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法律制度的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阐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状及法律障碍,分别指出: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成熟;现行法律对IPO退出机制仍存在诸多过于严苛的限制。第四章介绍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的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私募股权投资的发源地和私募股权投资活动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运行体系。其成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我国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第五章提出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IPO退出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