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羊城晚报》有消息说:“某外资企业将属下20名员工的学历证书送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鉴定,结果竟然有7份文凭是假的,另据该中心近期对企业和用人单位人员文凭鉴定的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一的文凭是假的。假文凭何以如此泛滥,笔者认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盲目攀高,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忽视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是造成这一现象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时下,翻开报纸的招聘信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企业招聘人才(不管什么工作岗位),一律要求专科或本科以上,甚至要求研究生学历,否则免问。这种现象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外资企业尤为普遍。前不久,某报纸刊登一则消息:说某企业连招聘  相似文献   

2.
假字歌     
〈一〉假钱假贷假发票 ,假米假面假广告 ,假烟假酒假商标 ,假资假验假执照。〈二〉假医假药假气功 ,假人假户假离婚 ,假礼假送假人情 ,假书假画假文凭。〈三〉假数假计假翻番 ,假车假证假公安 ,假著假作假主编 ,假僧假尼假党员。〈四〉假牛假马假投保 ,假质假信假招标 ,假官假证假律师 ,假学假考假教师。〈五〉真真假假假是真 ,假假真真真是假 ,何时何地真不假 ?何地何时假不真 ?假字歌@王明礼  相似文献   

3.
10月21日上午,重庆市公安局在石桥铺跃华广场召开公处大会,对朱春平等19名涉嫌制售假印章、假文凭、假证件的犯罪嫌疑人执行公开逮捕。据了解,近年来,伪造、贩卖假印章、假证件、假文凭的“三假”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市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对此,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在我市各地开展了打击制贩“三假”专项行动。在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投入大量警力侦查,破获了一大批治安、刑事案件,打击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缴获了大量制假工具…  相似文献   

4.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现实是,从假烟假酒假酱油,到假唱假哨假文凭,“诚信”二字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人们不禁感叹“世风日下”。诚信需要一种社会环境,虽不是一人一事所决定,但却是一人一事所构筑的。在3·15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组文章,愿这几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能够换来全社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5.
继假文凭、假证书之后,假房产证开始频频亮相。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完善,交易日渐火爆,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时机,将黑手伸向住房二级市场。一旦得手,一个假房产证就能骗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款,不仅给购房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追回损失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传统的管理房产证及辨别房产证真伪的方法,是通过观察房产证的印刷质量、识别房产证上特殊的防伪印刷工艺及其权证编号等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现实是,从假烟假酒假酱油,到假唱假哨假文凭,“诚信”二字变得越来越陌生了。人们不禁感叹“世风日下”。诚信需要一种社会环境,虽不是一人一事所决定,但却是一人一事所构筑的。在3·15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组文章,愿这几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能够换来全社会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一、市场需要“双会人才”:会做人。会做事.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前些年,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都在前几位,而近年来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部发布2004年三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显示,前十位是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建筑、企业管理、文秘、通信工程、金融、财会专业等,财会专业为第十位。市场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仍是大量的,但在实际挑选财会人才时,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经验的、实用型的人才。许多用人单位已经不再对学历进行限制,但80%以上的单位则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传统的以学历等身份条件取人的观念向以“能力”取人的方向变化,这种趋势削弱了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建设。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从政府到民间,加强诚信建设的呼声正日益高涨。但仍然有许多不诚信之事令人骇然:假公司、假文凭、假职称、假名字。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信用经济。于地方而言,诚信是最大的品牌与吸引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于企业而言,诚信是有效的市场通行证;于个人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加强诚信建设,如何在政府的推动下,让市场与日益普及的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众多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记者日前对全国诚信保真查询系统这一国…  相似文献   

9.
我以前也曾冒着风雨寒暑走过不少人才市场,虽揣着高工职称大本学历,但“流行”苛刻的“35岁现象”,多次使我痛失交臂。  相似文献   

10.
《乡镇论坛》2011,(34):42-42
四川绵阳的一名农民朋友来信咨询:我是一名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因为学历低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路边有推销假证件的,就想去购买一个本科毕业证书等找工作时用,请问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兜售假印章、假证件、假文凭(以下简称“三假”)问题比较突出,街头巷尾贴喷制作“三假”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公开兜揽制假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严厉打击各类制贩“三假”违法犯罪活动,净化城市环境,日前,临汾市政府打假办、临汾市公安局联合下发文件通知,决定从3月10日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三假”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打假联合行动战果辉煌,令人欢喜,令人忧。喜战果辉煌,忧假冒伪劣猖狂。你可曾知道,当今社会各领域、各方面无不存在假冒伪劣。从造假烟假酒到造假钞票假文凭,从买官卖官到贩卖人口,从上市公司和庄家联手暴炒到黄赌毒泛滥,文化素养高的比不过酒水平高的,干活儿好的比不上送得好的,君子比不过小人,假冒伪劣与腐败紧密相连。真和假是相对的统一体,真不存在,假便盛行,假被消除,真便永存。当社会上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便有数不清的冤假错案。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假冒伪劣盛行,叫人不能不忧,倘若假冒伪劣…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以及“退一赔一”的性质上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认为“知假买假”者不仅能够在法律上被认可为消费者,而且也在客观上、实质上成了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就应当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应当有获得双倍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胡津浦 《人力资源》2004,(10):28-29
无论人才市场上的选材,还是企业内部的竞聘,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一大堆“背景材料”——经验、学历、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越是与岗位有共性的人就越有优势。这也难怪,谁能放心一个外行做事呢?那些“老外”们往往在职位的竞争中首先落败在纸面案头,连进入初赛的机会都不会有。  相似文献   

15.
苍白的招聘     
《住宅与房地产》2013,(5):38-38
火爆的现场,人头涌动的大厅,笑容与憔悴夹杂在人们的脸上。不要奇怪,这就是人才招聘市场。曾经听过李强老师的培训,他说北京人数最集中的地方不是故宫,不是天安门,而是人才市场。今天我才了解到这话的真实性,一点不假,盐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不是金鹰购物广场,也不是沃尔玛超市,而是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最近,知假买假打假者应不应该受《消法》保护这样一个老话题一再引起公众的关注,各种派别观点针锋相对。笔者认为其中所发议论感性成分居多,讨论的话题过多集中在“知假买假者是不是消费者,他的行为是否属于消费行为”上,而对于《消法》第49条适用要件缺乏必要的分析。为了正确理解法律的规定,真正在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有从理论上再加探讨的必要。一这里所谓“知假买假者”是指购买假货,企图利用《消法》第49条获得赔偿的购买者。《消法》第49条规定的核心在于“欺诈行为”,知假买假者能否根据该条获得双倍赔偿关键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精神快餐     
人才新概念需要才是人才人才市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概念:由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转向“有需要才是人才”。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忙得要死的人(因为工作和学习),另一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自各地人才市场的信息表明,单一技能者高薪岌岌可危!美国职业专家指出: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须5年就会跌入低薪。外语和计算机已经由原先的专门人才转向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两大工具。  相似文献   

18.
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才市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单纯看重学历。更注重其是否具有实际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才具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生具有实践能力。从而启示:高校应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向社会供给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围剿假文凭     
制造、买卖、使用假文凭、假学历非常猖獗,并且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硕士以上的文凭居多。据统计,全国有六十万人使用假文凭,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为此,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坚决消除掉假学历、假文凭,让我们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引言。诚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伴生的,但却是维系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需求。诚信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要靠道德的培育,更要靠游戏规则来约束。如今,从商业贸易到金融市场再到文化体育,假烟、假酒、假文凭,黑嘴黑哨,银广厦、……一系列的失信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假冒伪劣产品横行和缺少信用保证已产生了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有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市场交易缺乏信用体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到20%是无效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