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鹤怀 《英才》2012,(1):156
最伟大的学者,就是能够通过一个平庸的现象,发现改变世界秘密的人。牛顿通过一颗掉落的苹果,悟出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热水壶中的热气,联想到了蒸汽机;莱特兄弟也是希望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才产生了制造飞机的冲动……  相似文献   

2.
上帝的苹果     
约翰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查看了一遍他的履历,很不高兴:“让你在人间活了六十年,怎么一点成绩也没取得?”约翰辩解说:“主啊,这也不能完全怪我,是您没给我机会呀。如果您让那个神奇的苹果砸在我头上,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就该是我啦。”上帝想了想,说好吧,我们不妨就试验一次。上帝手一挥,时光倒流回了三十年前的那个苹果园。上帝摇动果树,一只红苹果落下来,正好掉在约翰的头上。约翰捡起苹果扯衣襟擦了擦,没几口就把苹果给吃了。上帝又让一只更大的苹果落在约翰头上,约翰又把那只苹果给吃了。上帝叹口气:“可怜的人啊!”决心再给约翰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3.
也许在你眼里,别人拥有美貌,拥有金钱,拥有地位,而自己什么也没有.其实,生活也给了你别人没有的东西,只不过你没发现或没利用而已.生活只给了牛顿一个苹果,沉思中的牛顿因那个苹果奠定了自己在物理学上无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孙春艳 《经营者》2007,(19):80-81
虽然不能期望每个被落下的苹果砸到脑袋的人都像牛顿那样发明"万有引力",但管理者应该培养发现和识别、运用"意外"的市场机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天堂与地狱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都是瘦骨嶙峋,一脸饿相。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山东省乳山市苹果产区崖子镇的果农来说,今年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因为人手缺而为苹果的分拣与包装发愁了。该市劳动就业办公室早在苹果收获前就提前为他们"预订"了分拣与包装的人员,从而使得果农在销售苹果时既顺利又增收。以往,果农在苹果收获后,要对苹果进行分级与包装,但是由于人手少、苹果产量多,使得对苹果的分级很难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给果农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7.
哲人说:上帝在关闭一扇窗子时,又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子.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现象:如果一个人双目失明,你就会发觉他的听觉较一般人要灵敏得多;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双手,你就会发现他的双足竟会变得灵活无比,除了行走外,还能帮他吃饭、写作、做家务.而且世上还不乏用口衔笔足做画,功成名就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8.
细节的响声     
打赌 一位经济学家在演讲时说遗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种设想,我有一种设想,交流之后,每人就能拥有两种设想。管理者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集思广益,就会有多种办法提供选择。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9.
九州  孙元 《中外管理》2012,(10):120
人们通常不喜欢"暴脾气"上司,当众发火,总被视为领导力的败笔。但也不要以为,永远温文尔雅的上司,就一定会深得人心,脾气好得过了头,便成了道貌岸然。所以说,关键在于真实。"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那么就注定不会有完美的人。真实的状态和情绪表达,不仅不会催毁你的领导力,反而会助你得到下属的青睐。和我们日常中的感觉不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牛顿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其万有引力与宇宙物质的结构无关,作用强度十会微弱。所有宇宙物质均表现出是引力能与质量匹配成的"内质能体、外引力壳"结构体,贯穿这一结构的引力能,即是宇宙物质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11.
写诗、作画、谱曲,需要有创作灵感,同样,做生意也需要有灵感。所谓灵感,也叫顿悟,具有“长期思索,偶然得之”的特征。像瓦特看到水沸时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在澡池子里发现了浮力定律,鲁班由于草叶把手划破而发明了锯,这些故事都是灵感思维的佳话。可见,灵感的美妙与威力。在经营上,靠灵感思维而致富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2.
有着"股神"美誉的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发表过著名的"致股东们的一封信",信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石油勘探者在向天堂的路上遇到圣徒彼得,彼得说:"你有资格住进天堂里的石油职员大院,但是我们已经满员,没有办法让你挤进去."勘探者想了一下,就对石油大院大声喊道:"在地狱里发现石油了!"于是大院里的人们挤开门,蜂拥而出冲向地狱.彼得非常惊讶,请勘探者搬进大院.但是勘探者迟疑了一下说:"不,我想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那个发现说不定是真的呢!"  相似文献   

13.
有一则故事说:一位刚过世的人,来到了去往天堂与地狱的转运站。转运站的管理员趋前迎接这位新客人,并向他说明乘车的方法:“你看,那边有两个站牌,一个开往天堂;另一个开往地狱。如果你认为自己这辈子的优点多于缺点,那么请排往天堂的站牌;若果是缺点多于优点,就请排往地狱的站牌。”这位新到的访客稍微思索了一下,很笃定地走到天堂的站牌下等待。缺管理员微笑着跟他说:“恭喜你!稍后将会有专门的司机开专车送你去天堂。”不久车子到了。穿着白色礼服的司机下车帮这位客人开门。坐进车后,这位客人再三向司机确认:“这辆专车确实是往天堂去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程度,市场经济发达到如此程度,社会文明进步到如此程度,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人依然贫穷?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是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贫富差距、先进落后差距如此之大?同是生产一种产品,同是经销一种商品,为什么有的赢利,有的亏损?这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应该深思、值得深思的问题.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源何在?确有社会原因,更有思想原因.300年前,英国政论家弥尔顿有句名言,叫做"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狱."只要你注意观察思考,便可以发现生活中这类例子很多.  相似文献   

15.
小红经常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骂."王老师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一天放学后,小红说:"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出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剩下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或许表达了人们对史蒂夫·乔布斯的赞美和肯定: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掌握在史蒂夫·乔布斯的手里.我们似乎进入了苹果时代,而苹果与乔布斯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一个哲人说过,一个人,从他充满自信的那一刻开始,上帝就会伸出无形的手不断帮助他. 这让我想起了十九世纪末最负盛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罗素的故事.当卡罗素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演员.但是几年努力的练习之后,指导老师还是不得不遗憾地对他说:“孩子,说真的,你的声音听起来就像风吹百叶窗,你应该放弃演唱这条路!”然而,卡罗素并没有放弃,在他的坚持下,母亲把他送到另一位更有经验的老师那儿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位知名企业家说:“生活是企业经营的‘金矿’,发现‘金矿’关键在于经营者如何去发掘”。实践证明,不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或者普通人,其创新往往离不开灵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树上掉下的苹果触发了他的灵感,企业家因为某种灵感的触发而带来了经营上的成功也比比皆是。美国有个叫杰伊的房地产经纪人,一天他在咖啡屋喝牛奶,溅在腿上,着实给烫了一下,当时他十分恼火,继而他又突然来了灵感:就不能给咖啡杯、牛奶杯之类开发生产一种既漂亮又合用的隔热装置吗?每天全国有数以千万的人要喝煮过的咖啡和牛奶,岂不是很有市场。于是他抛开房地产,很快用铝箔纸板设计开发出一种“爪哇隔热罩”,上市后销路看好。随着广告的宣传,全国各地来订货的客商络绎不绝,现在,杰  相似文献   

19.
“粉红女士”缘何愁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富平县底店乡下沟村的果农们面对累累硕果却愁容满面,因为往年到11月初苹果就已基本卖完,可2001年的此时却还无人过问。3组56岁的果农孙福林把记者拉到他家果园,让记者看他堆满地头的苹果,焦急地说:“我家两亩地今年产了4500多公斤,可至今一个也没卖出去,这可让人咋办呀?”  相似文献   

20.
等待灵魂     
四川,绝对是户外自助旅行者的天堂。一个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背上背包,最好带上帐篷,一路行走。也许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一条旅游线路,很有可能这也是一条通向你内心世界的捷径。有一个小故事让我很受启发,说埃及的挑夫在走了很长一段路后就会停下来休息,不管雇主是否同意,当雇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