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荔 《商》2013,(7Z):122-12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剩余价值理论又是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和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把对劳动力的提高和相对刺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分析,同资本主义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的历史过程结合进行了分析,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的理论的描述真正进入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奠定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积累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扩大再生产使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利润乃至资本,资本又不断地投入生产,从而使生产和生活资料得以补充,社会财富得以积累.本文通过分析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证明了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效率的提高以及产权制度的完善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6,(5):238-239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本文通过介绍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有关劳动着权益的问题,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使经济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途径。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而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本文认为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劳动的一般规定过于抽象 ,对现实经济缺乏解释力。本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背景条件比较 ,来分析在新历史条件下 ,创新性劳动如何成为剩余价值生产 (即利润 )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正>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关于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被描述为: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一般意义上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而且主要来源于劳动者的创新性劳动。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创新性劳动呢?首先,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的今天,生产活动呈现出非物质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产品的轻型化,生产过程的软件应用程度提高,智力和知识等非物质因素重要性凸现。这种非物质化趋势表明智力和知识、信息等人的因素在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 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我们只有搞清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这个范畴的内涵,才能进一步理解创造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我们知道,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价值是由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的,物不创造价值;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在相同的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数倍。依据马克思的解释,创造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是指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基于这一质的规定性,可以对劳动概念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本文详细分析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组成及其去向。  相似文献   

9.
生产价格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重大转折,一方面解决了困扰劳动价值论的经典命题,为剩余价值的分割奠定基础.同时也使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出现一些矛盾,增添了新的内容,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了价值理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主要是三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面对历史巨变,剩余价值理论包括剩余价值范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还适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来源和去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艰苦的探索,作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石和核心。长期以来,国内外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流派,宣称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有名词,宣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价值理论过时论,其目的就是在剩余价值的问题上设置姓“资”姓“社”的障碍。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相关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价值的外在表现,劳动价值论和扩大再生产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剩余价值理论有基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理论,通过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及其资本家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资本论》问世已有一个世纪之久,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探讨了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内涵和存在的必然性。进而论述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资本及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厘清资本、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实质等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深化了对资本及剩余价值范畴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日益深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剩余价值是以价值论为前提的,因而,不同的价值论观点造成剩余价值来源的不同认识。有人认为,应坚持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任何其他非劳动要素都不创造剩余价值。也有人认为,剩余价值既来源于劳动要素,也同其他非劳动要素的创造有关,即不能排除非劳动要素在增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因素。这是因为,剩余价值的载体是剩余产品,而剩余产品量的增加是生产过程中多种生产要素(包括各种非劳动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在当前  相似文献   

15.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主要是三大变化,即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面对历史巨变,剩余价值理论包括剩余价值范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还适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来源和去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艰苦的探索,作出科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运用剩余价值理论考察资本主义的利润分享制,认为利润分享制仍然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性质,并分析了利润分享制对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所以使资本主义世界震惊和恐慌,之所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正是因为它揭示了剩余价值来源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基石.否定了剩余价值论,抹杀了剩余价值来源,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12)
剩余价值理论透彻地分析了资本的来源和财富的分配问题,是经济学中一座伫立的丰碑,揭示了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在互联互通的全球经济时代,剩余价值论依旧与现实经济状况联系紧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发展危机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正确性。当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联系现实研究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源如何配置及剩余价值的分配依然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之所以使资本主义世界震惊和恐慌,之所以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正是因为它揭示了剩余价值来源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基石。否定了剩余价值论.抹杀了剩余价值来源,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就不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但是如今100多年过去了,这一伟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能否经得起当今时代的检验,我们是否仍要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来解释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理论界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