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1995年3月29日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所谓“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设立“小金库”现象是  相似文献   

2.
一、以清理整顿为突破口,摸清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家底2001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关于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我省对省直各部门和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了一次清理,取得一定成效。但银行账户开设、变更、终止等行为不规范、银行账户过多过滥和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在一部分单位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针对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需要,2003年,我省决定对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再次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桐继制定了《安徽省省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继  相似文献   

3.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现象的肥沃土壤,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坚决清理和查禁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但一些地方和单位各类“小金库”仍有增无减。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小金库”的特点及屡禁不止的原因.提出了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重要土壤,它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虽然年年清理,但依然坚挺至今。本文对小金库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类资金,即帐外之帐。小金库的存在绝非一日,清理检查已非一次,为何屡禁而不止?发人深思。小金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具有违纪性、普遍性、隐蔽性、失控性、危险性的复合体,对其进行剖析,或许有助于加深对其客观存在的成因和对禁而不止的理解。1.违纪,是小金库最基本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资金形成来源渠道的非法性。小金库的“小”,是相对于国家、集体之“大”而言的帐外资财,既有…  相似文献   

6.
自从国家实施剥离不良信贷资产的政策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照国家的这一新的信贷政策,认真清理和核销多年来形成的历史旧帐,卸掉了一部分不良资产包袱,使国有商业银行似乎可以轻装上阵了。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剥离不良贷款的同时,还存在着“前剥后增”的现象。对此建议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及早动手 专项检查丁声保邓州市教委为强化全系统财务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理顺经济秩序,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清理“小金库”的专项检查。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都列入这次清理...  相似文献   

8.
一问: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后,国营企业清理检查“小金库”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一、在自查期限内,企业主动自报的“小金库”资金的帐务处理为:企业应将已用于生产和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的“小金库”资金,转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的帐目核算,借记“专项应收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同时,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项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用卡》2005,(1):77-77
12月9日,中国联通与建行联合举行了主题为“无线‘钱’程,尽在掌握——手机银行”业务发布会。该项“手机银行”新业务基于中国联通CDMA 1X网络及其BREW技术,以建行“e路通”电子银行平台为依托,具有手机理财、手机支付和手机电子商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4,(9):17-17
银行之间真的在相互持有次级债吗 ?  某些人指责“银行之间相互持有次级债”的理由是 :建行认购了中行 37亿元的次级债 ,工行认购了建行 2 5亿元的次级债。但实际上这是个重大误解。我们知道 ,我国债券发行实行的是承销团制度 ,银行作为承销团成员 ,还需要将次级债分销出去。  相似文献   

11.
审计案例     
《理财》1997,(6)
审计案例花样翻新的“小金库”我们在对某公司审计中发现,该公司挖空心思,采取各种花招,私设6个“小金库”,合计金额为190多万元,私分10多万元。其手法是:一、帐外储蓄,私分利息。该公司1993年8月从某建行帐户转出10万元到该行储蓄专柜,用于购买一年...  相似文献   

12.
银行档案蕴含有大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些信息对开展银行业务和发展经济都是很有价值的。因此银行档案管理工作是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银行业务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但目前建行档案管理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未走上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很少开发利用。因此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是建行加强经营管理和发展业务的一项必要步骤。 一、档案管理要由轻“理”重“管”转到“管”“理”并重。银行档案管理工作贵在“管”,重在“理”。但是长期以来建行的档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企业“三角债’恶性膨胀程度几乎不亚于基本建设超规模及物价上涨。几年来,国家注入了大量的资金用来清理“三角债”,但始终解不开这条“债务链”,问题究竟何在?1、企业对清理“三角债”工作认识不足。存在“清欠吃亏”的思想。的确,银行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压缩了一些企业贷款额度,有些被人欠的企业怕收回贷款被银行收贷,宁愿推迟还款而不去催收货款;而欠人企业利用预收货款和占用他人资金加以周转和进行生产,不仅不要付利息,存入银行还可以吃利息;有的人欠企业还担心清欠会影响与对方的关系,因而对清欠工作不感兴趣,宁愿被拖欠。人欠和欠人企业各打各的小算盘,对清理“三角债”工作没有积极性,从而影响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金磐石 《金融电子化》2013,(5):21-22,24
金磐石:“新一代核心系统”是建行推动“智慧银行”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利用4~5年时间,依托“新一代核心系统”工程,打造“智慧建行”。  相似文献   

15.
李如君 《财政监督》2011,(24):51-54
多年来,我国"小金库"问题的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小金库"这一顽疾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相当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由于"小金库"问题成因复杂,治理难,根治更难,故彻底清理"小金库"既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现实课题,也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理论课题。本文从法学研究的视角,旨在对防治"小金库"的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完善立法、健全法制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尽管建设银行不断完善和增强银行功能。努力开拓金融业务,但是,在现行投资体制、金融体制下,建行日前仍然是“大一统”下的垄断某一领域的“专业”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远大于经营性金融业务。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建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一、遗留问题的处理,对建行今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严令禁止各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但此种“小金库”现象却依旧屡见不鲜,并且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的腐败现象,致使公民和国家的财产权利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本文通过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的内外原因,就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管理亟待加强□徐改娣1996年,对郑州市多行业的预算外资金审计调查发现,预算外资金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将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或私设“小金库”逃避财政监督。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不准将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或设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但仍有...  相似文献   

19.
“小金库”清理不应忽视的五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几年来财政监督检查的实践看,“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有:①截留应上交财政的各种罚没收入、预算外收入,形成“小金库”;②虚列或虚报费用支出,冒领现金,形成“小金库”;③截留各种生产经营收入,形成“小金库”,以及回收往来款不入账形成“小金库”等。在具体的清理检查中,以下五个方面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20.
“小金库”的确认。确认的标准确认“小金库”,一看来源,是否“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二看用途,是否“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三看管理形式,是否“在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列收列支,私存私放”。这三个条件,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只有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是“小金库”。由此可见,所谓私设“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