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这种自信源于道路的必然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这样的自信,我们应该从历史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从根本制度保障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适应历史发展规律,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到了巨大作用。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被世界所公认,这个模式就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位一体"。把握其内涵,对于全面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意 《现代企业》2021,(2):76-77
近代以来,无数可歌可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仆后继。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整个中国革命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国情,它的革命思想理论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所吸收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中国乡镇企业》2011,(11):6-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  相似文献   

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命题。这是自1978年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大的发展进步,同时也表明了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发展和实践的经验证明,中国的发展壮大,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作出了贡献。坚持走中国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蒋天宇 《国企》2021,(4):18-20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8.
秦宏亮 《活力》2023,(11):10-12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在新时代的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西柏坡精神散发着教育光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西柏坡精神始终指引新时代的大学生以“两个敢于”的精神面对困难与压力,以“两个坚持”的精神勤学团结向上,以“两个务必”的精神奋发图强、赶考人生。  相似文献   

9.
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基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经验和精神成果富含时代特色,激励我们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行。本文以航天精神为核心,积极探索在航天企业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航天精神内化于心,航天力量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既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贯彻两个"毫不动摇"中出现的"两个异化"现象,歪曲了两个"毫不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严重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因而,需要注意汲取国内外历史教训,充分认识和正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意义,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异化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避免重蹈苏联覆辙。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篇章,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改革的成功,需要正确的方向和可行的方法。过去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既坚持了正确的方向,又找到了可行的方法。进入新时期的改革,涉及面更为  相似文献   

12.
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热播,该片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通过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自信源自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执著与追求。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唤起自信、凝聚自信、坚定自信、升华自信的发展史。自信既是中华民族顽强抵御  相似文献   

13.
潘岳 《国土经济》2008,(1):54-59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财政工作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为革命战争时期提供了财力保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奠定了财政基础。其成功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等,这些经验必然成为新时代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为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告诫。“三个务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纯洁、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持“三个务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忧患意识、深化自我革命、增强历史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以来,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近现代史开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历了现代化意识的萌芽、现代化的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创新四个历史演进阶段。本文从现实基础、鲜明指向、应有之义、创新之举、必然选择五个方面,一一对应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铺开。渝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还按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周岁华诞,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90年的光辉历程. 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这次承前启后的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迈向"五位一体";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体现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庄严宣示:"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