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西方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依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其按揭支撑证券总额已超过5万多亿美元,且每年以49.5%的速度增长,资产证券化市场成为美国仅次干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2.
王涛 《新金融》2015,(1):52-55
自上世纪70年代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支持债券MBS在美国上市以来,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我国从2005年开启了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虽经历波折但不断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而监管部门也审时度势,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这都为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特别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金融资产范畴下,通过梳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美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发展进行全面比较研究,为下一步我国资产证券化常态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ccutides,简称ABS)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活动之一.但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人们对于资产证券化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资产证券化有了相当程度的怀疑.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践的全面展开仍然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难点.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正确推行资产证券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任力 《时代金融》2009,(8X):12-14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美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让我们不得不审视现有的金融体系。重新评估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的利弊。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出发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对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对其经验和教训做出简要总结,指出资产证券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不能因为美国的爆发次贷危机而将资产证券化拒之门外。同时比照性地分析了我国在这一市场上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我国目前在开拓资产证券化这一市场中存在的障碍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楠殊 《证券导刊》2014,(50):55-56
2014年,资产证券化的概念风靡投资界。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非常成熟的运作模式,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在金融实践中可以直接全盘复制。那么,究竟什么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有哪些类型?为此,我们将从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发展历史、中国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角度入手,对资产证券化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华 《云南金融》2012,(4X):217-218
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随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自1995年来,我国逐渐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探索。2005年后,我国资产证券化进入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具体种类,并给出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华 《时代金融》2012,(12):217-218
资产证券化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随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自1995年来,我国逐渐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探索。2005年后,我国资产证券化进入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阶段。本文论述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及具体种类,并给出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受到了全球金融机构的追捧,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工具不断的产生,其中资产证券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巧妙的构思得到了金融机构的喜爱,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小的影响,资产证券化被视作是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也引发了人们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我国从2005年开展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以来,不断的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外资银行的加入和我国金融的逐渐开放,也开始利用资产证券化来增强竞争力。但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风险较大。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历程,并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资产证券化发展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始于1986年3月,其后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资产证券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已成为大型发卡银行最主要的营运资金来源.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刚刚起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将会得到快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证券化创新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证券化是指房地产资产转化为可向投资者销售的证券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了一场全面的房地产证券化浪潮.在这一浪潮中,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房地产证券化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方式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房地产实物资产证券化以及房地产投资基金1.至2000年,以各种证券化方式发行的房地产相关证券的市值达4.5万亿美元左右,在美国证券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和阐述房地产证券化创新对美国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在这一基础上初步探讨房地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曾杰 《时代金融》2013,(18):247
20世纪7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即资产证券化,由于它具有促进资金流动和分散风险的功能,所以发展较快。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且也将矛头指向了资产证券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所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建议,最后简要阐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贷款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解析美国信用卡贷款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特点、SPV结构、交易模式和信用增级等内容,结合考察我国信用卡贷款资产证券化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ABS交易结构、探索"类信用卡"ABS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成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具活力的金融创新之一,其发展与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密切的关系.从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推动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资本套利,到1999年6月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次征询意见稿正式将资产证券化列人监管范围,再到巴塞尔委员会对资产证券化处理几易其稿,资产证券化框架至今仍在讨论之中.巴塞尔资本协议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同时,又引发了对巴塞尔资本协议本身的不断修订.实际上在早期阶段,巴塞尔资本监管框架并没有把资产证券化列入,但随着监管框架的不断完善,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处理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缺少了该部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达不到监管的目的"1.资产证券化在监管框架中的相对地位的变化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谭琦  张萍  熊婕 《金卡工程》2008,12(9):95-95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进入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使得我国探索并积极实施资产证券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证券化本身的风险性和我国经济、法律体制不够完善,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有一些问题和障碍,使得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有两大功能,一是增加流动性,二是转移风险。从较为活跃的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而言,其市场功能有从关注银行流动性问题向侧重银行风险转移的功能转换趋势,并在美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2007年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让人有些始料不及,并引发了跨境大震动和世界范围的蔓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功能定位应该确定在哪里?如何加强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的建设?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要有助于把握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中兴起的一类融资产品,资产证券化业务最初起源于美国,后来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大力发展本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目前资产证券化已经是许多国家金融市场中较为常见的融资产品之一。反观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及金融市场尚未完善等原因,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许多金融机构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认识不够深刻。另外,由于国家金融风险防控的要求,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较为缓慢。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被国家所重视,未来其发展空间较大。本文在研究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美国的次按危机,给当前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投下了沉重的阴影。本文通过回顾资产证券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展示了资产证券化在化解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流动性失衡风险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次按危机之后对资产证券化新增的风险自留和信息透明、结构简单的监管要求,实际上已使得资产证券化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稳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监管机构对于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的低标准显然在衍生产品迅速发展的当今产生了许多问题。在2006年底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充当了主要的反面角色。本文旨在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及其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敲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管理与监督的警钟,经济新常态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常态化的稳健发展亟需构建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的监督与管理体系。本文在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其流动性进行综合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教训反思、韩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及日本信贷资产证券化经验的分析总结基础上,运用系统协同理论分析得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系统通过各子系统协同运作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从而可提高系统的整体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最后,本文提出通过要完备制度体系、健全市场体系和和完善风险监管体系,构建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系统化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