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资源.就会走向毁灭。这是循环经济思想的早期萌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稀缺走向枯竭.循环经济理论走向实践.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为循环经济模式所取代。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操作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准则,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Reuse)准则。旨在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Recycle)准则,旨在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它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互和谐,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物资的再生利用 ,依靠法规是很重要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德国于 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法”效果很好 ;日本在 1995年以后陆续颁布了“包装容器再生法”、“家电再生法”、“食品废物再生法”和“建筑废物循环利用法”等基础上 ,又于 2 0 0 0年 4月 14日由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 (草案 )”送国会审批。鉴于我国的“综合利用法”尚未出台 ,有关立法工作亟待加强 ,根据“月刊废弃物”2 0 0 0年第 6期刊登的该法全文简译如下 ,以供参考。第一章 总 则第 1条 :本法依据环境基本法从基本理念 ,就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规定基本原…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新区》2008,(4):30-30
苏州高新区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产业生态经济体系;合理度,并建立起“绿色伙伴”评审制度。三是“吃干榨尽”,综合利用。废气、废物在循环利用中实现“吃干榨尽”,废弃物资源转化已成为苏州高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四是废水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主要作用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拓展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DSD是负责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非营利性中介组织,1993年与各州的环境部长签署协议,并接受环境部长的监督。DSD在要回收的包装废物上打上“绿点”标记,交给包装废物利用企业进行处理或循环利用。DSD机构的宗旨是避免和减少包装废弃物,  相似文献   

6.
1 依法推动废物再生利用成绩显著日本政府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 ,使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方式尽快转变为“最佳生产、最佳消费和最小废弃”的方式 ,于 2 0 0 0年颁布了“建设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译文已在本刊第 3期发表 ) ,同时在已出台“包装容器再生法”和“家电再生法”的基础上 ,又颁布了“食品废物再生法”等法规 ,以系统地促进各行业的废物再生利用。立法前日本对食品废物的实际情况作了分析和调查 :全国年产生食品废物垃圾近 2 0 0 0万t,其中家庭排出 10 0 0万t,餐饮业排出 60 0万t,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化学实验室会涉及化学品的使用和废物处理方面的问题。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废弃物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废弃物和无机化学废弃物、废弃的化学反应试样、存放化学品的容器等。虽然化学品废弃物数量不多,但是成分比较复杂,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危害。基于此,研究高校化学实验室废物循环利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提升高校化学实验室废物循环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工业化国家对环境污染一直采取末端治理方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比环境污染末端治理更为科学,开始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转折。90年代以来,又提出以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污染最小化排放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全过程治理的循环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环祥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根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方针,以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为宗旨,致力于废弃物(垃圾)的固化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积极开发和承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从而为国家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副业作出贡献。该公司的废弃物固化再生利用典型应用技术有:1.纸渣污泥再生制取建材。纸渣污泥是造纸厂废水处理时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短纤维及粘土质,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筑废物清理和利用的有关要求,为解决目前建筑废物的资源化问题,工业和信息部近期开展建筑废物综合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工作。对全国建筑废物的综合利用再生制品生产企业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研究,以便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促进建筑废物资源化,推动建材行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2.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3.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4.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区域化、全球化为目标”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启动器”和“吸附器”的筑巢引凤角色,更勇于担当为企业自主创新披刑斩棘、嵌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的“推土机”,不断深化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场“政治秀”吗?很多去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见过陈林的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虽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当前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要从协会的创立者陈林说起。陈林与人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勇往无前的改革者的光辉形象在他身上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似乎也难寻其踪。他爱调侃、有心机、善于布局、巧借人脉。宣扬改革理念时,他大声但从不疾呼,对现状强烈不满,但更会充分地利用现实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4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行视察永川.他说,永川之行,最为深刻的有五个印象.其中第一就是:森林景观大道标准高、决心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杜枫 《走向世界》2011,(12):36-37
想想看,“剩”也是挺好的一种状态。大龄女孩多半学会了独自走夜路、换保险丝;大龄男更是想得开。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不用看女友的脸色,也不用接催促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吴倩 《走向世界》2009,(16):50-52
从"海上山东"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海洋渔业的一枝独秀到涉海工业、海上大通道建设和滨海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山东人把海洋梦想延续,再次掀起开发蓝色国土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不继 小甜甜案,令人感触。 遗产,就算多得可以成立基金,扬名世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反正名、利、权,都只是虚荣,挣到也是带不走的。虚荣本身没有错,因为没有前进的欲望,就会停滞不前。中国搞改革开放,向人民灌输追求财富的“光荣”思想,现在中国制造“亿万富翁”速度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