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芳 《活力》2013,(13):55-55
“收视率”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目标观众进行抽样调查来反映电视观众收看电视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虽说近年来有业内人士提出不能“唯收视率”,但是综观各大电视台即便是全新的考评体系.其考评标准也永远离不开收视率这个硬性指标。因此,如何提高电视收视率、更好地利用收视率依然是电视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学文 《活力》2014,(15):55-55
近年来.各省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民生电视新闻的播出数量、篇幅和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民生电视新闻.以其关注平民.贴近生活的优势而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众多电视人也将民生新闻的采制播出作为电视台和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沈艳红  霍花  韩家乐 《活力》2009,(1):66-66
2005年初中央电视台率先提出绿色收视率的观点,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收视率与满意度的协调发展。力求提高收视率的含金量和美誉度。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说:“没有收视率,节日的思想性就无从体现:收视率提高了.导向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但高收视率并非意味着优秀和优质,在电视业为追求收视率盲目跟风、节目泛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大环境下.中央电视台提出绿色收视率概念.并这样解释:“‘绿色收视率’就是努力提高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国家主流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媒体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公开,网络人才、设备竞赛,荧屏硝烟未散,报业大战又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策划人殚精竭虑,为了提高发行量或收视率而奔波劳顿.报纸在改版、扩版、彩版印刷,电视人该做些什么呢?无疑还是不断地创新,但这些"新"节日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版?让节目改版变幻可"测".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0,(13):12-12
崔永元曾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究竟有多“万恶”,电视人和广告人可谓是体会深刻。这是一个收视率为王的时代,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硬指标,也是决定广告投放的硬指标,甚至它能决定电视节目和电视制作人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殷彦波 《活力》2012,(18):112-112
近些年“真实再现”手法不断被运用于法制类电视节目中.让许多案情复杂而有趣的案件在观众眼前重演,它不仅增加了收视率,也拉近了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各省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的播出数量、篇幅和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民生新闻,以其关注平民,贴近生活的优势而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众多电视人也将民生新闻的采制播出作为电视台和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马双江 《活力》2011,(14):103-103
一、策划决定电视节目的定位 社会的进步,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受众的日渐成熟,使得电视人逐渐将电视节目的题材视为电视节目策划的首选.是重中之重。一次成功的策划能使一个栏目闪靓荧屏,跃上收视率的排行榜.长期的成功策划就能成就出一个名牌栏目。栏目宗旨的准确定位就是一种战略性的策划。  相似文献   

9.
齐荣丽 《活力》2010,(6):244-244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快速创新.把新闻事实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风靡传媒界。在电视业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你不知道如何才能保证一个新节目有收视率时,讲故事可能是一种最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单位作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职能一般仅限于按照预算进行收支结算。而不注重成本效益。随着现代化媒体多样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人感受到行业内部竞争和外部市场冲击所带来的压力,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已逐渐成为电视媒体单位中财务部门和高层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魏强 《活力》2010,(12):227-227
目前我国各专业频道基本将广告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央视2009年广告收入为100多亿元.占到总收入的99%以上。其他各省地电视台状况也大抵如此。可实际上。由于广告收入与收视率成正比.媒体为追求收视率,只好在节目上大做文章,专业频道节目大众化,带有明显的商业炒作痕迹,  相似文献   

12.
王滨楠 《活力》2014,(2):108-108
电视新闻节目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下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网络媒体手机终端媒体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冲击更加巨大。电视新闻的市场份额和收视群体被网络媒体大量的抢占,面对这样的危机,很多电视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尝试。每一个电视新闻人都在思考电视新闻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3.
杨帆 《活力》2013,(11):58-58
电视新闻竞争激烈。地方电视台走本土化道路,扬地域性优势就是根本。只有贴近观众、贴近生活,强化服务意识,才能使地方台办出特色,从而在媒体残酷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方言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从2004年掀起热潮以来,这类节目在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中一直居高不下,但是随着类似节目的不断出现,此类新闻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4.
薛伟 《活力》2014,(12):83-83
随着微博、微信、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开始日渐衰落。以报纸为例,除了为数不多的有影响力的“品牌报”、党报外,其他绝大多数报纸的发行量都在下滑。2013年底上海《新闻晚报》的停刊,在媒体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除了报纸的衰退,广播和电视也在不断老龄化和萎缩,除了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少数的“个性化”电视台保持较高的收视率之外,很多电视台收视率表现平平。不仅是年轻人,绝大多数的中年人也几乎已经逐步摒弃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信息源的媒体而转向移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胡伟琦  朱天娇 《活力》2011,(2):120-120
在传媒竞争极为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行业竞争.而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三大媒体的战争仍在不断地激烈地上演,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等也在以其新进者的无畏和对新兴人群的吸引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三大传统媒体的生存提出了挑战。随着媒体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意识、社会互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现在是“媒体的品牌运作时代”。对于广播频率运营者来说,品牌就是一个支点,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崔亦宁 《活力》2012,(6):225-225
当前,众多电视媒体对新闻报道的可视性都极其重视.特别是面对各类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冲击,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视性,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是吸引受众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一直以来,我国电视媒体广告效果的评估都主要依托于以收视率为基础的量化指标体系。但是,这种评价体系在一开始就未能全面衡量电视媒体广告效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单纯量化指标在评估上的缺失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8.
张迪  陈莉  初智巍  王炜杰  周立平  彭萍 《活力》2011,(19):50-50
一、提高与媒体沟通能力的意义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面对如此普及而又发达的大众传媒,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型媒体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接受采访,如何组织新闻发布会.是青年领导干部必须应对的问题,是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提高与媒体沟通能力,锻炼快速反应能力,善于运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来推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相似文献   

19.
产品定位型时间选择策略,即在投放广告的时间选择上侧重产品的黄金时间,而不是电视的黄金时间。所谓产品的黄金时间,主要指产品的诉求对象收视率较高的时间段,电视媒体的黄金时间一般指19点至21点,在这段时间只是电视综合收视率较高,而不一定有理想的诉求对象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央视大剧<亮剑>播出后,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率调查显示, <亮剑>收视率最高时达到14点,创下了2005年央视一套电视剧收视率的新纪录.与此同时,一方面不少电视媒体正在热播,一方面这部剧在观众中引起了诸多争论,而焦点都集中在男主角李云龙的身上,赞誉和批评的意见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