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股直通车"等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内地投资人合法境外投资、分享海外市场高成长提供了新的渠道,意义非同小可.但是,鉴于海外市场在市场结构、制度安排、监管环境等方面与内地存在较大差异,加上近期以港股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屡创新高和诸多内外部因素影响造成的波动性加大,目前投资海外市场的风险也在加大,内地投资人对此需有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8月14-20日深港通获批的消息公布,市场反应看似平淡,实际上海内外资金早已提前布局:国内资金主要布局港股小盘股,海外资金则出手蓝筹。不少机构憧憬再次上  相似文献   

3.
2007年内地投资者有了新的投资渠道——到香港去投资。同一家公司的殷价在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的巨大价差,使价格较低的港股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可是投资港股一定会有丰厚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4.
白琳 《中国外汇》2011,(22):47-49
T+0、丰富多彩的衍生产品、遍地仙股……对于众多A股投资者来说,港股市场的灯红酒绿中似乎蕴藏更多的机会。香港自由行开通之后,内地投资者到香港开户更是不新鲜了。内地投资者赴港投资收获如何,是否能如愿实现投资"自由行"呢?  相似文献   

5.
康平 《金融博览》2021,(6):54-55
2021年初,南向资金周规模又跳升到了500亿元的台阶。截至2月中下旬,已共有接近2万亿元的南向资金买入港股。然而,2月24日,香港政府拟提高股票印花税至0.13%的消息传出之后,南向资金逐渐呈现出了净卖出的"撤离"趋势。事实上,内地、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使得A股市场的定价模式、投资风格等的国际化水平逐渐提升,而港股市场也得益于南向资金的涌入,市场流动性获得明显改善,2020年港股成交总额比2014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4,(45):5-5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酝酿,沪港通近日正式起航,新一轮投资盛宴或已拉开帷幕。但由于众多内地普通投资者对于港股投资不尽熟悉,加之“港股通”开户将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低于50万元的散户投资者“拒之门外”,普通投资者对于低门槛港般投资工具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富国中国中小盘等低门槛港股QDII基金也弓l起市场广泛关注,或为大陆投资者分享港股行情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推出在即,港股直通车已然启动,在当前的高估值时代,A股、H股、股指期货到底谁能独领风骚?股指期货到底是避险的工具,还是做空的手段?H股只是崭新的投资渠道,还是分流内地市场资金的罪魁祸首?市场莫衷一是。股指期货到底对市场冲击有多大,投资港股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1,(39):87-87
港股本周二在欧债危机及海外股市影响下,谨慎负面的投资情绪加大,影响港股走势主要因素:(1)周二市场传言欧洲领导人在10月25号欧盟峰会上不可能公布一个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德法对于欧债解决办法看法不一,同时传言欧债救助方案可能推迟至10月26日作出最终决定;(2)美联储19日公布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加剧投资人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虽然4月底恒生指数表现高低反复,甚至一度失守28000点,就连此前唯一上涨的H股B也出现下跌,跌幅达1.18%,牵连港股基金集体飘绿,甚至市场一致认为,在内地及欧洲的制造业数据疲弱背景下,港股市场已经被边缘化.但是有机构表示,港股中还有很多质地优秀仍被低估的品种,存在价值洼地,而投资港股标的的基金,更是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沪港通成为了市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关于同等权益不同市场的折溢价问题,海外大多认为价差的存在是由投资者群体风险收益的差异、汇率预期、资本流动限制、市场运行机制等因素造成的。中国香港地区和内地市场同权个股的折溢价现象长期存在,特别是近两年来内地大中盘股A股折价现象逐步增多,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港股通常以国际投资者为主,在对蓝筹市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香港重提发展人民币股票业务。长期来看,人民币股票业务可能降低内地资金投资港股的汇兑成本及汇率风险,促进南下港股通交易,降低汇率折算对内地企业盈利影响,减少港股基本面与流动性错配,扩大离岸人民币市场和香港证券业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在发展初期,人民币股票业务对市场实际影响可能有限。中长期内,需要不断优化人民币股票业务模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降低可能存在的流动性分割和碎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2.
张梦 《中国外资》2007,(8):36-38
由于内地居民投资海外市场政策上尚未放行,在目前我国外汇储备高企,国家鼓励对外投资的情况下,内地资金要出去还算容易,但投资者的资金要想获利"回归",难度就非常大。  相似文献   

13.
杨丽媪 《时代金融》2007,(11):31-32
2007年上半年,面对在高位震荡的中国A股市场,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开始盯上相对便宜的H股。但因目前政策上的规定内地居民私炒港股属于非法行为,因此,投资H股必然面临种种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杨丽媪 《云南金融》2007,(11):31-32
2007年上半年,面对在高位震荡的中国A股市场,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开始盯上相对便宜的H股。但因目前政策上的规定内地居民私炒港股属于非法行为,因此,投资H股必然面临种种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张明扬 《理财》2007,(12):9-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表示,"港股直通车"迟迟未开通是出于包括需完善法规监管、避免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大量资金涌入对香港的影响等四点考  相似文献   

16.
袁元 《投资与理财》2014,(23):34-35
沪港通开通已经一周有余,除了开通首日国际机构投资者买满了“北上”的额度,显示出“北热南凉”的状态之外,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的投资兴趣与意料之中的热情大相径庭。沪港通开通第三天,内地投资者仅仅买入了价值2亿元的港股,这让磨刀霍霍了半年并日把恒指炒作到历史新高附近准备好好宰一把内地投资者肥牛的港股投资大鳄们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开通,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市场的大门逐步打开.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也与时俱进地布局了沪、港、深三地皆可投资的沪港深主题基金.2017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不断走强,至今涨幅已超过11%,香港股市整体上涨,促使主要投资于港股的沪港深主题的基金净值上涨幅度较大.2017年以来,各大指数上涨情况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8.
李新 《国际融资》2005,(10):32-34
大量企业赴海外上市导致了上市资源流失,内地市场投资价值下降。内地很难有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发达的证券业。到2004年底,海外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约为沪深两市的两倍,内地证券市场大有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投资港股、转战香江是多么令国人激动的话题。两年前,在即将开通"港股直通车"的消息刺激下,香港恒生指数牛气冲天,数月之内直上32000历史高点。以香港市场为主要投资区域、对象的QDII,也出现人人排队抢购,只有配售才能买到份额的场面,这一幕恐怕在中国投资史上都应记下一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可交换债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虽然可交换债兼具"债性"和"股性"双重特质,但受正股股价、发行人发行初衷等因素影响,可交换债投资仍存在市场波动风险,而且由于其条款设置复杂灵活,加大了投资人的决策难度。商业银行在抢占可交转债投资市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策略,深挖可交换债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