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69只股票IPO折价的实证分析发现: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上市首日换手率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IPO折价有显著影响,其中发行市盈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负相关,招股数量与上市首日换手率与该市场IPO折价率呈现正相关,三者对该市场IPO折价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招股数量.浓重的投机氛围存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是我国内地创业板IPO折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影响IPO抑价的因素分为一级市场因素以及二级市场因素两类,并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A股上市的全部股票,将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股票作为一个样本,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作为另一样本,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投机—泡沫假说能够有效地解释主创两板的IPO抑价现象中。其中,创业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证明了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在抑价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主板及中小板股票发行市盈率与IPO抑价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不能证明二级市场的低效是主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田田 《中国物价》2020,(11):74-77
本文从我国设立科创板并实行注册制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出发,通过对比近一年来科创板和同期主板A股上市科技公司的新股发行情况,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科创板注册制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但IPO(首次公开募股)抑价程度不降反升。这一方面验证了注册制通过发挥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作用,有利于提升发行市盈率来降低IPO抑价的理论正确性;另一方面,由于新设科创板是增量改革的试验方式,导致科创板与主板上市企业的战略定位、科技实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实证分析和理论假说结果相悖的假象。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市场经过10多年的艰辛筹备终于拉开帷幕。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发展由此开启。截至2011年10月12日,已有270只股票在创业板上市,其中236只股票存在IPO抑价现象,平均抑价率为44.476%,创业板IPO抑价现象也逐渐受到关注。通过理论综述、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公众持股数以及募集资金净额是影响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投资者从众心理和信息不对称对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国创业板从2009年10月建立后,创业板企业的IPO存在显著的折价现象.本文通过对303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进行统计性描述和比较,实证分析了首日换手率、上市前市盈率、申购中签率、发行规模等方面与IPO折价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彩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IPO抑价理论以及对2010—2012年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且其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募集资金量、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商》2016,(8)
本文以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为背景,选取股票上市首日交易机制完善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最新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IPO抑价理论和我国创业板自身特征,尝试给出原因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交易所选择行为的因素,包括发行上市条件、发行审核上市便利性、发行上市费用、募集资金能力及风险等.选择境内外不同的交易所各有利弊,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所处行业、拓展领域、证券交易所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所.一般而言,剔除审核时间、产品出口等不确定因素外,自身规模较小、募集资金较少的中小企业,从发行上市总费用、市盈率、市净率等角度考虑,应选择境内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从实现最快流通的角度考虑,则可以注册离岸公司选择伦敦创业板、香港创业板或新加坡主板发行上市;自身规模较小、具有高增长潜质的企业从投资者偏好、市盈率等角度考虑,可选择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自身规模较大、募集资金较多的大型企业,从市场交易投资状况、市场容量、资金充沛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境内A股市场、香港主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国内精选市场发行上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我国2007年~2012年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的445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企业、投资者和市场三个主体出发,探究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公司基本面角度来看,上市首日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IPO抑价呈正相关,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与IPO抑价负相关;投资者行为方面,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正相关,上网发行中签率与IPO抑价负相关,而衡量市场制度的招股开始日期与上市时间间隔与IPO抑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创业板IPO现象进行研究和论证.从文章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创业板IPO中并不存在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的情况.而给大家造成这两种情况存在假象的原因是因为创业板股票一直都在创造和维持着一个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局面.本文认为,这种高股价和高市盈率的存在主要是与我国创业板的发行要求过于严格以及投资者的不理性炒作有关.  相似文献   

12.
梁俊颖 《北方经贸》2014,(5):188-188
由于我国创业板市场成立不足5年,还属于一个新生的市场。创业板市场的IPO一直是牵动整个股市神经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创业板市场发行改革的研究很多,其中IPO抑价的影响因素是热点之一;创业板股票与主板、中小板股票的IPO抑价有共通点,也有些方面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很大不同,有它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分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价格的形成机理,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影响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于永生 《商业科技》2014,(20):141-142
本文针对目前创业板市场上存在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现象,分析了企业上市发行价格的形成机理,首次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影响发行价格至关重要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导刊》2009,(8):25-25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IPO办法。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办法》共分为6章58条,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7.
黄凤清 《创业家》2012,(10):32-33
顶着高成长性光环出场的创业板,开板还不到3年,但不少创业板公司的神话已在一个个地破灭。 2012年中报显示,346家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有134家,其中30家降幅超过50%。这当然与全球经济放缓等大背景有关。但在一个市场上,近四成公司业绩下滑,与其"高成长性"的美好设想已相去甚远。更何况,许多创业板公司上市时的发行市盈率高得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市场收益与市场波动对IPO发行的影响以及哪种发行方式是我国最优IPO发行方式。研究结果发现:发行人更愿意在市场收益较高和市场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发行股票;询价发行方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且不易受发行时间至上市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影响,因此,询价发行方式是迄今为止最优的IPO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创业板市场股票的发行定价需要参照国际主要成熟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模型,并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功能定位和特点这两个关键因素,"市盈率增强定价模型"充分考虑高科技企业的高增长特性及其独有的风险特征;发行方式采用适合我国创业板功能与特征的"网上向机构投资者和壁板投资者同等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的角度出发,依照国内外学术界针对IPO市场高抑价现象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基于PE在国内发展动因,探究PE对我国创业板信息技术企业IPO的抑价效应。研究发现,从描述性统计上来看,PE支持对样本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不大,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了PE对样本企业IPO抑价率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上网发行中签率和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本文对企业如何谨慎选择资金来源方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